在一個有限的世界里, 無限的宇宙視野并不是奢侈品, 而是生存的必需品。 開始今天的內容之前,先提個問題:你離太空最近的時刻是什么? 我的話,大概是每一次被眼前的茍且煩得皺眉時,忍不住抬頭對著夜空發呆的那十幾秒。再往前數,就是還沒認全字的年紀,在作業本上歪歪扭扭寫下“長大后我想成為一名天文學家”的時候。 后來明白,這種發夢的勇氣,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只是年少無知、無畏的產物罷了。長大后懂了科普,也迷各種科幻小說和電影,每天看著各種飛船發射升空的新聞,卻覺得那片星空卻好像離自己更加遙遠了。不知為什么,也常常忘記自己其實身處浩瀚的宇宙當中。 但每當想起“旅行者”號的時候,都會有一種很奇妙的感覺,仿佛我的一部分已經和它一起飛出了太陽系,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中就這樣一直走下去。 “旅行者”號金唱片的故事 05:17 那是人類太空探索的黃金時代。1977年的夏末初秋,NASA史上最著名的項目之一——兩架 “旅行者”號空間探測器分別發射升空,無數人在卡納維爾發射角和電視上見證了這歷史性的一刻。
然而,它們之所以能夠成為傳奇,并不僅僅在于“旅行者1號”已經成為至今唯一一個飛出太陽系的人造物,還在于一項宇宙級浪漫的壯舉:兩架探測器上都攜帶了一張 “金唱片(Golden Record)”,一張為外星生命準備的,收錄了各種地球信息的鍍金銅制密紋唱片,而它們能在宇宙中存在10億年之久。 也就是說,如果“旅行者”號有機會被外星文明攔截,它們將有可能通過這張唱片了解我們所居住的星球,認識地球上存在的各種文明。 ▲ 把金唱片裝上“旅行者”號。 這樣一張意義非凡的唱片,如何選擇它所儲備的內容就變成了一項浩大而又艱巨的任務。唱片的策劃人是當時康奈爾大學教授,也是地球上最偉大的天文學家之一卡爾·薩根。他召集了各個領域的翹楚,嘗試從宇宙的尺度上篩選人類的信息,并制作出各種各樣外星生命形態都能夠讀懂的信息形式。 最終,唱片收錄了55種人類語言以及一種鯨的歌聲向外星生命發出的問候、90分鐘的來自世界各地最偉大的音樂、一部關于進化歷史的音頻“地球之聲”,以及118張表現地球與人類的照片。 1978年,卡爾·薩根等6位主要的項目親歷者共同撰寫了一本關于金唱片的書——Murmurs of Earth。從最初大膽的設想,到最后唱片的誕生,所有關于“宇宙級情書”背后的故事,他們都在這本書里給出了解答。
▲ 卡爾·薩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國天文學家、享譽全球的科普大師,第2709號小行星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長期參與美國太空探測計劃,獲得NASA頒發的特別科學成就獎和阿波羅成就獎。 當意識到“旅行者”號一去不回的時候,年輕的卡爾·薩根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想法——我們是不是可以在每架探測器上裝上地球的信息?然而當金唱片的想法公之于眾后,大眾對此的反應褒貶不一,很多人覺得,在茫茫的太空中,這兩個小小的航天器被其他文明截獲的可能為零,做這樣一個項目簡直就是不切實際。 但薩根很清楚,相比金唱片向其他文明傳達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它向我們自身傳達了什么。“很多時候我們會困惑,我們自詡為驕傲的人類文明,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存在?這張唱片代表了我們整體,是全人類融合的未來。”
在此之前,人類向太空發送的信息往往是“我們如何思考世界和感受世界”,然而人類的體驗遠不僅如此,而音樂說不定會讓外星文明懂得我們想要表達的情感。 因為籌備時間緊迫,項目團隊自嘲“我們制作的內容將在宇宙中存在10億年,但卻不得不在一兩天之內做出取舍”。最終選入唱片的27首樂曲,有一半來自世界各地小眾的民間音樂。 所以,當外星伙伴按照唱片鋁制封套上蝕刻的步驟操作時,它們不僅能聽到巴赫的協奏曲,還能欣賞到路易·阿姆斯特朗《憂郁的藍調》,也許會感受到澳大利亞的號與圖騰歌以及中國的古琴曲《流水》背后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 它們會更喜歡莫扎特還是貝多芬?會覺得打擊樂比小提琴更優雅嗎?這一切我們都無從得知。 ▲ 地球之聲 在籌備“地球之聲”的過程中,研究者打遍了各大聲音圖書館和大學的電話,最終東奔西走采集到了50條極具代表性的聲音樣本。這12分鐘里,有球體高速旋轉的聲音,人類的腳步、心跳和笑聲,新生兒第一聲啼哭,海浪拍打地面的聲音…… 聽過后你會發現,無論何時何地聽到這些音樂和聲音,內心都會有一種無法抑制的感動。也許未來的某一天,這張唱片上的一些聲音會因為人類的行為而滅絕,但它們卻因為金唱片,而永遠留在時間的長河中。
一張唱片的容量有限,如何分配聲音和圖像的占比成了研究者們難以取舍的難題。在最終送出的118張照片中,只有20張是彩色的,比如不能缺少色彩的“人類皮膚”和“樹葉的顏色”。同時,所有照片里都沒有出現戰爭、犯罪、疾病和貧困,項目組決定把地球最美好的一面展現給宇宙公民,就像我們注視一生所愛的方式。 那么,什么樣的照片能夠被送往太空?我們從中選出了10張圖像來和大家分享。 1.標準的圓 唱片封套上有如何把音頻信號轉化成視頻信號的示意圖,當接收者按照示意圖操作成功后,轉化出的第一幅圖像就是這個圓形。標準的圓形還可以用來定義后面所有圖像應有的寬高比。 32. 男性和女性的身體剪影 這張照片顯示胎兒在母體中的位置。標注的信息包括雄性和雌性的符號、常見的人體尺寸和一對男女的年齡。這張照片背后本是一張對應的男女正面裸體照片,但是被航天局的官員拒之門外。 33.分娩 我們聯系這張照片的拍攝者時,他恰好出差在外。他二十歲左右的兒子接聽了電話。當他明白我們使用這張照片的目的時,失聲叫道:你們準備把他送入太空!那個嬰兒就是我呀!有趣的是,正在接生的醫生就是嬰兒的祖父。 39.大陸漂移示意圖 這三幅圖分別是距今三十億年前的陸地,目前的陸地和一千萬年后的陸地。中間的示意圖旁邊畫著一只手掌,代表這是發射探測器時地球大陸的模樣。 47.葉子 從近處觀察一片草莓葉,旁邊標出了尺寸的參照。葉子上的水珠并非露水,而是葉面蒸騰作用的產物。外星生命或許能識別,這個物體是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的工廠。 64.巴厘島的舞蹈者 這張作品提供了非常清晰的人臉、雙手、衣物和飾物。它強調了裝飾存在于大多數人類文明之中。 71.體操動作 不妨設想,如果這是唯一一張關于人類的照片,外星生命會對地球人產生怎樣的印象啊!照片顯示了人能夠以和其他動物不同的方式運用。 82.吃、舔與喝的動作 我們想要一張清楚顯示人嘴巴喝水和進食的功能,一番搜索無果之后,決定自己做一回模特。溫蒂負責舔冰淇淋,瓦倫汀手持一個他很討厭的金槍魚三明治,喬治舉起水罐仰頭喝水。它還告訴星系中的鄰居:地球人靠面包、水和冰淇淋維持生命。 83.中國長城 這是物理學家菲利普·莫里森的建議。長城是人類最巨大的工程之一,也是人類最重要、最古老的文明遺產之一。我們希望同時展示長城的雄偉尺度和細節,要找到一張符合要求的照片不容易。 99.人類手掌的X光片 多才多藝的手,在人類文明進化的過程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人體的X光片,表示人類已經把科技應用于處理自己的身體。放射科的技師舉起她的左手,與X光片上的手作對比。 111. 一頁書 書籍幫助人類儲存那些無法靠基因遺傳或直接輸入大腦的信息。如果我們要展示一頁書,應該選擇哪一本?比較了莎士比亞戲劇的首版、精美木刻插圖的喬叟詩集、四百年前印刷的《幾何原本》,最終選擇了牛頓的《世界的體系》。它第一次解釋了如何使人造物體繞地球公轉,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是“旅行者”漫長征途的第一步。 4萬年以后, 旅行了10萬億英里左右的旅行者1號,將駛近離我們最近的恒星AC +793888,那時它也許會成為一艘幽靈船, 代表著已經逝去了的古老人類文明。唯有在它隨身攜帶的唱片中,人類種族和它的母星地球被永遠銘記。 當我們再次抬頭仰望星空時,它們會離我們更遠一些,但只有讓它們走得更遠,人類才會對自己更加了解。
這個秋天,Murmurs of Earth 的中文版《星際唱片:致外星生命的地球檔案》由世紀文景首次出版。書中同樣收錄了并梳理了金唱片中的全部內容,全書配合有近150張圖片,文字如薩根一貫風格,深入淺出又發人深思。 書名:《星際唱片:致外星生命的地球檔案》 作者:[美]卡爾·薩根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