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球前,應盡可能地了解對手的基本情況和特點,比如是直拍還是橫拍、是左手還是右手、是反膠還是正膠等,要做到心中有數。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通過熱身、前期比賽等,了解對手的特長,探悉對手發球、擊球、落點規律和球路等。 總的來說,發球的宗旨就是要充分運用球拍兩面的不同性能,多準備幾套發球,用各種方法提高發球的質量,充分發揮發球階段的主動時機,增加對手接球的難度,使對手回球質量不高,從而為搶攻創造條件。 長膠面“小套路”(不轉短球) 用平常發下旋球的動作發球至對手近網短球是長膠最好的發球之一,這種球我們稱為“小套路”,比賽時頗為有效。我方在發這種球時,往往動作用力往下切,這時球在長膠顆粒未復原前就被擊出,所以球就不怎么轉,這恰恰和反膠是相反的。如果對手憑條件反射,看到我方球拍一往下切,就去搓球,那么就易吃球,因為對手改變這種日積月累養成的下意識是比較困難的,特別是如果我方發這種球的動作較大或較夸張時效果更為明顯。即使對手知道我方發的是不轉球,但由于是短球,且第二跳不出臺,因此一般也不太好接,最多輕挑將球送回,若回球較高時,我方就可乘機一板打死。發這種球不能出臺,發完后即搶攻,用長膠面可輕打角度,用非長膠面可攻、拉或直拍橫打等。 長膠面下旋長球 很多人一直認為長膠無法主動制造旋轉,所以發球都是不怎么轉的球,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長膠能夠發出較強的下旋球,這種球利用長膠根部摩擦,發球時腕力使用要集中,撞擊球猛烈并迅速,出來的效果是球長而飄且下旋。對手常常以為來球是奔球,結果回球頻頻落網。用長膠面能否發出下旋長球是區分長膠選手水平高低的標志之一,因為如果此球發不好就成為威脅不大的奔球或者直接發出界外,前者主要是由于發球時力量使用不集中,后者主要是由于撞擊球過于猛烈。 長膠面左側或右側旋球 長膠也可以發出較轉的左側或右側旋球,只是不少人沒有掌握正確的發球方法,因為長膠不同于反膠,摩擦的方法有較大的不同。發左側或右側旋球的要點是:用輕力摩擦球的左側或右側,切忌不要用大的力量撞球,動作不宜過大,這時對手會以為球不太轉而吃轉。另外,這種側旋球發得好,球會發飄并會拐彎,令對手難于對付。 長膠面奔球 發奔球的目的主要是以變化牽制對手,因為我方“小套路”(不轉短球)發的再好,若干篇一律,對手也會找到規律,把住前臺有備無患。因此,發奔球可破壞對手的判斷,打亂對手的站位,增加對手的精神壓力;有時還可使對手猝不及防,直接得分;另外,突然發對手正手奔球,對單面拉和善于側身攻的對手等威脅也很大。 非長膠面(主要指反膠或正膠)的發球 熟悉長膠的對手往往會抓住長膠發球旋轉有限的特點直接強攻,而不愿作過多的糾纏。因此,我方發球時要增加變化,并能結合非長膠面(主要指反膠或正膠)發球。值得一提的是,當直拍長膠倒板打法運動員用非長膠面發球時,應牢記為其倒板打法戰術服務。比如,可用反膠或正膠面發斜線大角度急下旋,迫使對手只能以搓回接,隨后倒板拱直線至其正手底線,若對手拉回,再磕至其反手位;再如,可以反手發一些下旋較強(防止對手挑)的中路短球,發完后倒板準備用長膠拱,配合直線長球,給對手制造麻煩。另外,直拍長膠倒板打法練習用非長膠面發球時,應該注意汲取優秀直拍反膠或正膠打法運動員先進的發球經驗,不斷豐富其自身發球的套路,提高發球水平。 想帶著球拍周游世界、到哪里都有球打嘛? 乒乓走天下,盟友在四方, 快快加入長膠大聯盟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