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秘要 調息,在古代還具有吐納、練氣和調氣等稱謂,指的就是進行呼吸的調整以及鍛煉。在導引功法當中,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同時也是令人體內真氣積蓄、發動以及運行的主要方法。進行調息不僅有助于意守入靜和身體的放松,同時還可以調和氣血、協調陰陽,對內臟也具有一定的按摩作用。 “順其自然,勿聽其自然” 是調息的基本要求,在自然呼吸的基礎上還要進行逐步的調整。無論選用哪種呼吸方法。 均應從形體放松、情緒安寧入手。練呼吸應自然柔和、循序漸進,不能刻意追求,急于求成。常用的調息方法有: 1、自然呼吸法 這種方法指的是不加意念,順乎自然呼吸。這是呼吸鍛煉的起點。 2、腹式呼吸法 在進行腹式呼吸法的時候,由于橫膈會隨呼吸運動,所以會對內臟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令內臟的功能得到增強。吸氣時膈肌下降,腹部外凸;呼氣時膈肌上升,腹部內收者為順腹式呼吸。吸氣時腹部內收,呼氣時腹部外凸者則為逆腹式呼吸。一般認為,逆腹式呼吸更能加強腸胃的功能。 3、臍呼吸法 這種呼吸方法是一種高度輕慢柔和的呼吸方法。當練功進入高探境界,呼吸變得異常微弱,口鼻中空氣出入巳無感覺。只有丹田內有極其微弱的起伏。古人認為類似胎兒兒在母體內之臍帶呼吸,故又名胎息。 4、開合呼吸法 這種方法是在胎息法的基礎上面,去意想全身的毛孔都在隨著呼吸而一開一合。吸氣時,意想自然界之清氣從全身毛孔吸入體內,呼氣時,意想體內濁氣從毛孔呼出體外。此法又稱體呼吸或毛孔呼吸法。 5、 提肛呼吸法 進行提肛呼吸的時候,在吸氣時,要稍微用意提起會陰部;呼氣時,則將其放下。 為了能夠將其與意念活動的配合加強,還可以同時采取數息、聽息以及隨息的方法,這樣便可以排除雜念,恢復安寧。“數息”,指的是對鼻端呼吸出入的次數進行默數;“聽息”,指的是兩耳對自己呼吸的出入進行默聽,不計次數;“隨息”,指的是意念注意鼻端呼吸的輕微出入,不用計算次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