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腹療法:每日做挺腹運動數十次,一方面加強腰背肌的鍛煉,另一方面使椎間隙及纖維環、椎間韌帶發生旋轉、牽拉,產生周邊壓力,突出物易于回納,可使椎體關節回復解剖功位,達到適應狀態。
腰椎間盤突出癥這種慢性炎癥疾病令很多人感到恐懼,因為得了它以后如果不能及時發現病情的話,一旦病情厲害起來,會令患者失去行動的能力,變成癱瘓。下面就請專家給朋友們介紹一下腰椎間盤突出癥特點表現。更多治療方法請關注小編健康微信289562678。
1、麻木感:病程較長者,常有主觀麻木感。多局限于小腿后外側、足背、足跟或足掌。這種腰椎間盤突出的癥狀比較常見。 2、腰部活動障礙:腰部活動在各方面均受影響,尤以后伸障礙為明顯。少數患者在前屈時明顯受限。這也是腰椎間盤突出的癥狀表現。 3、脊柱側彎:多數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脊柱側彎。側凸的方向可以表明突出物的位置和神經根的關系。這也屬于腰椎間盤突出的癥狀表現。
通過以上所介紹的內容,大家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特點表現應該有所了解了吧。希望朋友們能夠在了解之后,可以及時發現該疾病的病情并積極的采取措施進行治療。 1.反復搓腰:將雙手分別放于同側腰大肌處,由上向下,再自下而上反復搓10-15次,以雙側腰部發熱為度。 2.爬行訓練:四肢呈爬行狀,先后做弓腰、沉腰動作。然后側身左(右)手摸左(右)足,揚手轉身等動作,最后將雙手著地,作爬行動作,每天堅持30分鐘。
3.飛燕式鍛煉:俯臥于床,先后做雙下肢交替抬舉、雙下肢同時抬舉、上半身后伸抬起、身體兩端同時抬離于床等動作,上述動作各十余次,每日堅持30分鐘鍛煉。 4.團身運動:仰臥于床,先后做屈髖、屈膝、仰臥起坐或仰臥起坐接雙手抱膝貼胸等動作各十余次。此運動可與飛燕式隔日交替進行。 5.退走鍛煉:在走廊或空曠處倒退走,每次30分鐘左右。這種鍛煉有利于改善腰背肌狀態,恢復腰椎生理弓和腰部小關節滑動,可幫助解除小關節粘連。
6.挺腹療法:每日做挺腹運動數十次,一方面加強腰背肌的鍛煉,另一方面使椎間隙及纖維環、椎間韌帶發生旋轉、牽拉,產生周邊壓力,突出物易于回納,可使椎體關節回復解剖功位,達到適應狀態。 需要提醒的是,每個人的個體差異不同,從中選擇適合自己的一、兩個方式鍛煉。如果已經出現腰椎不適的現象的時候,盡早的去醫院檢查,一般治療的越早效果也是越好的。骨骼病癥多屬于慢性病癥,多選擇保守治療的方式,通過外貼幫助內部炎癥,修復周圍受損軟組織,起到一個好的治療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