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某,女,49歲,2004年9月求診。自訴頭暈眼花半年有余,甚則天旋地轉,難以自控。飲食尚可,二便正常。舌紅,苔薄黃,脈弦滑。查血壓175/105毫米汞柱,此乃肝腎陰虛,肝陽上亢所致,以天麻鉤藤飲加減化裁。患者服藥5劑后,諸癥不解。 此案治療,氣弱當扶,血亂當撫,肝經風火,宜順宜瀉。扶氣則氣強可攝血,撫血則氣有所歸,順氣則風自散,瀉火則血自降。使陰陽互根,陽生陰長,血壓自平。處方:黃芪30克,生地30克,桑葉6克,菊花10克,夏枯草9克,當歸12克,生白芍10克,丹皮9克,烏藥6克,沉香3克。服藥5劑后病愈。 大量黃芪治療高血壓頭暈,臨床用之不多,但正妙在此一味。此案有肝風內動之象,故以桑葉、菊花平肝息風。用生地、丹皮、夏枯草清熱瀉火育陰,平肝風以制陰虛火動,當歸、白芍和血柔肝。沉香、烏藥順氣降逆。全方起息風平肝補氣和血之功。(王金亮) |
|
來自: dingdinding > 《《日行一善 偏方 小病自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