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為百病之源,幾乎絕大部分的慢性病,其根本都是因為寒氣積蓄,甚至很多的“熱癥”都是寒氣導致經絡不通,而開成的局部邪熱,那么,你可知道人體排寒的通道和方式? 從我們人體各部位所排列的寒氣,其實會開成不同的癥狀,說白了,所謂的排寒就三大類: 1.排背部經絡寒; 2.排身體前部經絡之寒; 3.排肺臟營衛外層之寒; 我們先來看背后太陽經之寒: 人體后背主要是太陽膀胱經,所謂太陽寒水,所以背部太陽經是最容易受寒的,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太陽傷寒,寒邪均從此入,所以這個部位許多人都會有大量的寒氣積蓄在此,通常會出現肩部、背部的酸軟或酸痛,還有頭部,因為膀胱經連接整個頭部,還會出現頭痛,頭脹以及口腔咽喉的疼痛,這些就都是背部膀胱經寒氣堵塞的癥狀。 那么,背部如何排寒呢? 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刮痧,刮痧之法,很多人不知道其原理,其實刮痧之法,主要原理就在于“引陽”,刮過痧的人就會知道,刮痧過后,所刮部位會有很大的熱感,所以刮痧就是通過重復的摩擦刮磨,引身體之陽氣于所刮部位,而逼寒出體,這種排寒方式對于背部太陽經來說,是極為有效的排出寒氣。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曬太陽,陽光是天然的補陽驅寒之法,尤其是因受寒引起頭疼時,因為頭是諸陽之首,陽氣聚焦最多的地方,太陽一曬,會很快排出頭部之寒。 接著來看看,身體前面經絡的寒氣: 前面經絡之寒,最常見的是鼻塞、打噴嚏、流鼻水,還有中焦的水瀉,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癥狀和肺部寒氣癥狀很相似,有一個簡單的分辨方法,就是:溫度。 額頭和鼻尖的溫度相比較,當額頭的溫度較低,基本可以判斷是身體前面的經絡之寒,而如果是鼻尖之溫度比較低,就是肺中之寒,另外一個,若是經絡之寒,多數不會咳嗽也不會發燒,肺部之寒就會。 前面經絡之寒在寒氣排出的同時,腸胃就會出現癥狀了,比如脹氣,大便不暢,前面經絡之寒排寒之法同樣是在于陽氣,比如用生姜,入中焦驅寒從經絡而出,還有推腹之法,艾灸中脘、關元之法,都是非常有效的排寒之法。 - 再來,看看肺部之寒氣: 鼻尖冷,是肺寒明顯的特征,然后就是剛才所說的咳嗽,發燒一類,營衛肺臟被寒氣入侵,而導致的癥狀,并且肺寒出現的咳嗽所呼出的氣體,總是涼涼的,而容易讓人誤解的是,咳嗽其實本身就是一種排寒方式,而很多人把它認識為病癥。 肺部之寒,一個行之有效的物理式排寒法,就是運動出汗,也就是中醫里所講的汗法,汗法不但適用于肺部,同樣適用于背部膀胱經之寒。 我們這里總結出三種寒氣,目的是讓你認識排寒之法,并不是人體就只有這三種寒氣,最重要讓你認識到一個字“陽”,萬物生長靠太陽,萬物驅寒靠陽氣,中醫人一定要深刻認識到“陽”的重要性,治寒之重點所在也。 |
|
來自: 培訓班背包 > 《保健 養生 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