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穴位,許多人覺得不好找又難學,下面給大家講三個常用的簡單易記住的養生治病穴位,每天按一按,年輕至少20歲,我只能幫你們到這了。 太白穴——胃痛、腹脹、便秘、緩解疲勞 位置:位于足內側緣,當第一跖骨小頭后下方凹陷處。 穴位一點通:將一只腳擱在另一條腿上,會看到腳部中心有一條橢圓形的弧線,這就是足弓。這個弧線的起始點,就是太白穴所在位置。 按摩太白穴的技巧: 按摩技巧1:用手按摩時要注意以穴位處微微感到脹痛力道為度,不必太用力,也不能太輕,每天堅持按揉3~5分鐘,效果也很明顯,貴在堅持。 按摩技巧2:可以通過雙腳互踩起到按摩的功效,最好在吃飯之前按摩,用一只腳的腳跟踩壓著另一只腳太白穴的位置.踩壓3分鐘左右為宜。 風池穴——頭痛、頭重腳輕、眼睛疲勞、頸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 位置:位于后頸部,后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相當于耳垂齊平。 穴位一點通:雙手掌心貼住耳朵,十指自然張開抱頭,拇指往上推,在脖子與發際的交接線各有一凹處。 按摩風池穴的手法: 按摩手法技巧1:最好用大拇指跟中指對著來捏、拿、揉都可以,也可以兩個手同時按揉的或者用皮膚針對準位置,自己來敲的,如果揉風池穴一般的就是在100次左右。 按摩手法技巧2:用大拇指中指一邊一個,來回捏揉,也 可以用食指放在風池穴上,加強力度,另一只手按著頭,起到固定免得在按摩的過程中,頭來回的晃動。也可以用按壓法,把四根手指頭放在自己的頭頂兩邊,大拇指按到風池穴,用大拇指來回的按揉。也可以用四個手指頭,變成爪形,撮到一起,叩打風池穴,這樣可以去風寒,去風熱,而且還能清醒五官。 足三里——防治疾病、強身健體 位置:位于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 穴位一點通: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關節沿脛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頭阻擋為止,指尖處即為此穴。 按摩手法技巧:端坐,手指四指彎曲,按放在小腿外側,將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處正確位置,作點按活動,一按一松,連做36次,兩側交換進行,可多次重復做,注意按摩在飯后1小時后進行為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