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春夏交接的季節 也是最應該注重身體的時候 根據中醫理論 人體內的經絡就像 一個縱橫交錯的交通網 聯系著各大臟腑、溝通氣血 今天堂妹兒推薦12個簡單易學 的日常保健小動作 幫您從頭到腳抵御疾病入侵 點擊圖片即可觀看精彩H5 一、搓:搓面龐,潔臟腑 兩手輕輕的貼住臉頰,向上、向外搓摩,然后手指由內向外輕按眼角魚尾紋處,最后用兩掌心交替在額頭從下向上按摩擦,至臉部發熱微紅即可。臉上有傷口或明顯痤瘡時,要注意避免這個動作。
二、梳:常梳發,頭不白 梳頭時從一側鬢角開始,逐漸過渡到頭頂,再到另一側鬢角。其中,鬢角和額頂是易生白發之地,要多梳幾次。注意動作要輕柔,每天200次左右,感覺頭皮發熱即可。梳子不要太尖利,以木梳和牛角梳最佳;動作力度不要太大,以免刺激頭屑產生。
三、熨:熨雙眼,能明目 雙手搓熱后,用掌心輕捂眼睛,就像給雙眼蓋上一床溫暖的棉被。兩眼自然閉合,眼球先順時針慢慢轉動幾周,再相應地逆時針轉動,時間控制在5分鐘左右。掌心的溫熱,再加上眼球的轉動伸拉,會使眼部代謝加快,氣血充足,視力改善。
脖頸揚起、挺胸抬頭,下顎向前探出;接著收回下顎、微微低頭,再抬頭挺胸重復上面動作。練習時越慢越好,每次8~10次為宜。需要注意的是,患頸椎病的人,動作要更輕柔,量力而行。
五、繞:繞胳膊,活關節 將兩手自然放于肩上,向左轉腰,右臂前擺繞肩關節轉動、左臂后擺轉動,兩肘前后拉開成一字,然后反方向練習。經常鍛煉還有助于消除背痛。開始做時動作可能不標準,此時不要心急,應量力而行、循序漸進。 六、旋:旋手腕,防僵硬 取一根木棍,中間用繩子系好后懸掛到高處;雙手分別握住木棍兩邊,不斷旋轉木棍,使繩子擰緊;接著反向轉動手腕,解開繩子。通過充分旋腕,可刺激心經的神門穴等重要穴位,在舒筋活血的同時還能保健心肺。要注意繩子要結實,木棍粗細、長短適中,表面光滑,以免意外受傷。
七、擴:擴胸膛,強呼吸 雙手各握啞鈴,直臂合于胸前,再向兩側打開。整個過程手臂不要彎曲,這樣一開一合擴展20~30次,讓整個胸腔隨之開合。需要注意的是,啞鈴有不同的重量,要根據自己手臂力量選擇。老年人不適合舉重物,可以用礦泉水瓶裝上谷物等代替啞鈴進行練習。
八、引:牽引腰,老得慢 跪撐在床或墊子上,上體前俯,手臂盡可能地向前伸直,爭取讓下頜能夠觸到床面;臀部盡量向后坐,形成前后兩個相反的作用力,從而充分拉伸脊柱。練習時一定要盡量緩慢,因為快速拉伸只能收縮肌肉,慢引才能牽拉筋骨。
九、擺:擺尾閭,下盤穩 開步輕松站立,先向左擺動髖關節,再向右擺動,然后逆時針繞一圈,再順時針繞動。如此循環十幾次,不僅可以保護髖關節和股骨頭,還可通調氣血。不要在剛吃飽飯后馬上練習。
十、走:多快走,耐力好 快步走時,全身肌肉會變成一個個的“泵”,通過有規律地收縮與舒張,不斷擠壓、促進末梢血液回流心臟,推動全身氣血的運行。快步走屬于有氧運動,時間和強度根據個人身體狀況決定,一般每次以20~30分鐘為宜。
十一、抬:抬小腿,血流暢 身體抬頭挺胸坐直,收緊小腹,慢慢抬起一條腿,使之與端坐著的身體盡可能地保持直角,堅持5~10秒后換另一條腿;也可以雙腳腳跟同時抬起,堅持一會兒再放下,并重復這一動作。
十二、踮:踮腳跟,練平衡 全身放松,雙腳并攏站立,兩腳跟慢慢向上提起,注意腳趾抓地、腳跟盡力上抬;頭部自然上頂,肩臂松沉;然后輕輕地顛動足部。練習時最好選擇土地、木地板、塑膠等有彈性的地面,以免受傷。 看完這十二個抵御疾病小動作 趕緊轉發給你關心的人吧 擁有一個好心情和好身體從現在做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