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六經根結表
標本與根結的異同 十二經脈的“根”與“本”,“結”與“標”位置相近或相同,意義也相似。“根”有“本”意,“結”有“標”意,“根”與“本”部位在下,皆經氣始生始發之地,為經氣之所出;“結”與“標”部位在上,皆為經氣歸結之所。但它們在具體內容上又有所區別,即“根之上有本”,“結之上有標”,說明“標本”的范圍較“根結”為廣。“標本”理論強調經脈分布上下部位的相應關系,即經氣的集中和擴散,而“根結”理論經氣兩極間的聯系。 標本根結的理論補充說明了經氣的流注運行情況,即經氣循行的多樣性和彌散作用,強調了人體頭身與四肢的密切聯系,為針灸臨床中四肢肘膝以下的特定穴治療遠離腧穴部位的臟腑疾病、頭面五官疾病;頭身穴位治療四肢疾病,以及“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等提供了理論依據。 氣街、四海臨床應用指要“氣街”是經氣聚集通行的共同道路。《靈樞經.衛氣》指出:“胸有氣街,腹有氣街,頭有氣街,脛有氣街。”《靈樞經.動輸》指出:“四街者,氣之徑路也。”說明頭、胸、腹、脛是經脈之氣聚集循行的部位。“四海”即髓海、血海、氣海、水谷之海。髓海位于頭部,氣海位于胸部,水谷之海位于上腹部,血海位于下腹部。四海主持全身的氣血津液,其中腦部髓海為元神之府,是神氣的本源,臟腑經絡活動的主宰;胸部為氣海,宗氣所聚之處,貫心脈而行呼吸;胃為水谷之海,氣血生化之源,營氣、衛氣的化生之源;沖脈為十二經之海,起于胞宮,伴足少陽經上行,為十二經之根本,三焦原氣之所出,乃人體生命的原動力,又稱血海。 氣街、四海、標本、根結等理論為臨床上四肢腧穴治療臟腑疾病,頭部腧穴治療四肢病癥提供了理論依據。 請閱讀本文的朋友幫忙點擊文章下方的[推廣]內容,謝謝! |
|
來自: 杏林后生f4k3c9 > 《針灸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