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經水月周期,并月居經以次推; 無經能孕暗經知,名曰避年一歲至。 釋義:月經一月一至是為正常,如兩月一至稱并月,三月一至居經,一年一至曰避年,一生不至而能受孕者稱暗經。 血從陽化色正紅,紫黑瘀凝熱象同; 黃泔淡紅虛與熱,辨明色澤自然通。 釋義:血色本是正紅鮮澤,如紫黑屬熱、淡紅屬虛、黃泔屬濕化、凝塊屬血瘀氣滯。 臭穢稠黏屬熱證,寒化清徹臭則腥; 混淆五色應內潰,頻下淋瀝藥不靈。 釋義:血有穢臭之氣,質又黏稠多屬熱;質清氣腥多屬寒;五色混雜、臭穢難聞,多屬腫瘤內潰。 經來前后不如期,實熱虛寒辨自知; 淡少為虛無脹痛,紫兼疼痛實何疑。 釋義:一般經期提前為熱,推后為寒;血色淡、經量少、腹無脹痛為虛,血色紫、腹脹痛屬實。 風寒冷濕客胞門,氣血循引喜得溫; 邪與血爭臍腹痛,吳萸湯與溫經存。 病因:血本得溫則行、得寒則滯。由于風冷寒濕客于胞門,氣血循行受阻,引致痛經。 吳茱萸湯:吳茱萸、當歸、肉桂、丹皮、半夏、麥冬、防風、干姜、藁本、細辛、茯苓、木香、炙甘草。 十二味溫經湯:川芎、當歸、白芍、人參、桂枝、干姜、吳茱萸、丹皮、阿膠、半夏、麥冬、甘草。 肝氣不調郁生火,經來肋腹痛非輕; 五心潮熱情煩急,宣郁通經功力宏。 病因:木郁生火,氣血失調,而肋為厥陰通路,小腹為肝脈所致,故經期肋腹疼痛。 宣郁通經湯:丹皮、生梔子、當歸、白芍、黃芩、柴胡、郁金、香附、白芥子、甘草。 木土違和血氣虛,經來腹痛按能舒; 萎黃面色便溏細,柴芍六君乃可需。 病因:肝脾失調,氣血兩虛,經來腹痛喜按喜揉。 柴芍六君湯:柴胡、白芍、人參、白術、茯苓、陳皮、半夏、甘草。 氣滯郁結腹痛生,痛而拒按實行呈; 通調氣血兼行瘀,失笑桃紅四物平。 病因:血澀氣滯,留瘀不行,腹痛拒按為實。 失笑散:生蒲黃、五靈脂。 桃紅四物湯:桃仁、紅花、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 心脾血少任沖傷,補益端須火土強; 經閉血虛宜溫養,歸脾四物悉良方。 病因:思慮勞倦,脾氣虛羸,生化之源不足,心營衰少,沖任不盈,引致閉經。 歸脾湯:人參、白術、黃芪、茯神、遠志、木香、棗仁、當歸、肉桂、甘草。 四物湯:川芎、當歸、白芍、熟地黃。 寒傷沖任阻胞宮,氣血行循滯不通; 大小溫經湯可治,散寒活血有殊功。 病因:寒冷客于胞宮,傷于沖任,氣血凝滯,引致經閉。 十二味溫經湯:見痛經。 小溫經湯:附子、當歸。 心陽亢盛熱侵淫,氣不下行濁肺陰; 消谷由于胃火旺,二黃玉燭兩方尋。 病因:勞心過度,心火上亢,氣上迫肺,心氣不得下通,胞脈閉塞;或胃火旺盛,消谷善饑,津液為熱所灼,大便閉結,月經停閉。 二黃散:大黃、地黃。 玉燭散:川芎、當歸、白芍、地黃、大黃、芒硝、甘草。 隱情曲意蘊胸懷,憂郁難伸氣不諧; 血海滯凝經水閉,逍遙柴芍六君皆。 病因:七情損傷,女子隱情曲意憂郁為懷。經云: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予不月。 逍遙散:柴胡、白芍、當歸、白術、茯苓、甘草。 柴芍六君湯:見痛經。 胞室痰凝血不通,氣機阻滯法難攻; 腹脂增厚形軀胖,加味導痰與啟宮。 病因:積痰下注,血脈留滯,胞宮閉塞。又肥人脂滿,痰濕阻于胞宮,引致經閉。 加味導痰丸:蒼術、香附、陳皮、茯苓、枳殼、半夏、南星、甘草。 啟宮湯:川芎、香附、南星、茯苓、半夏、甘草、陳皮。 |
|
來自: hbjzjlwqhlcyz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