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有多少人想到的是現代油漆刷的器件,其實不然,這里說的漆器是一種中國傳統工藝品、美術品,它是用漆涂在各種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這樣的器具就稱為“漆器”。我國早在新時期時代漆器就出現了,伴隨著漆器文化流傳至今。 精美的漆器收藏品 把從漆樹上割取的天然液汁(由水、漆酶、漆酚、樹膠質構成)涂在各種器具上,具有耐高溫、耐潮、耐腐蝕等特殊功能,還能配制出各種顏色的漆,十分美觀。 歷經幾千年的發展,中國漆器工藝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我國的描金、熗金等工藝品對日本等地漆器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漆器是我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和美術方面很重要的發明。 漆器 中國漆文化源遠流長,漢語詞匯中常見漆文化,比如:漆黑一片、如膠似漆,朱門(涂有紅漆的門)酒肉臭,等等,都和生漆有關。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朱漆碗,是中國現知最早的漆器,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歷史,古代蜀地先民七千年前也知道割漆用漆的技能,故大漆又有國漆之稱。莊子曾做過宋國的“漆園吏”,這個“漆園”也許是地名,“漆園吏”也許是管理國家漆事的官吏,總之都與 “漆”有關。 唯美中國漆器 有人問:大漆有毒嗎?大漆屬于天然漆,無毒。不過有些人遇到大漆會皮膚過敏,我記得小時候老家有漆樹,對漆過敏的人都要遠離漆樹。漆工師傅們就形象的稱為被漆“咬了”。這不過就是常見的皮膚過敏不足為奇。生漆不僅能裝修器具還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華佗曾炮制漆葉青粘散,久服可去三蟲,利五臟。當代醫藥也把干漆引入抗癌藥物,主要利用其破瘀、消積、燥濕、殺蟲等功效。 漆器:永不褪色的人間繁華 從戰國到兩漢時期,耳杯是常見的漆器。一個杯子,旁邊倆耳朵。耳杯的官方名稱叫“羽觴”,是一種專門飲酒用的器具。這種飲酒的器具對中國酒文化的影響直到今天。一般詩詞里面寫酒杯顯得太低俗,用“觴”立馬高大上。比如杜甫有首寫老友重逢的詩:“主稱會面難, 一舉累十觴。”你我難得有機會見面,一下子就連干十杯。 耳杯 說一個詞語“流觴曲水”對中國文化稍有了解的,恐怕沒有幾個人不知道這四個字的。“……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這是王羲之《蘭亭集序》里面對這場文化盛宴的描述。 漆器首飾盒 人們使用漆器最主要的兩點作用:一是防腐,一是裝飾。防腐的作用很容易達到,不過它的裝飾功能卻走過了漫長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中慢慢沉淀,慢慢成型,所以才有今天漂亮的漆器,很多東西都是先有實用性再有觀賞性,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的發展,器具的裝飾作用占了主導。 戰國漆器——豆 中國的漆器不斷發展,不斷進步,傳播到世界各地。全世界的漆器都有中國漆器的影子。盡管今天不再用植物漆了,但它是所有漆的源頭。比如汽車上的噴漆,這種用漆來裝飾物品的做法一定是源于中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