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有機會能夠 讓你遇見30年前的自己 你會對自己說些什么呢? 當52歲的Ferri與19歲的自己再次相遇, 看芭蕾舞者如果演繹一場生命之舞! 如果是偉大的作曲家們呢? 貝多芬 從英雄走向平凡 喲,原來我年輕的時候是個“憤青”,人老了心態(tài)也平和了許多。 早期的貝多芬音樂風格非常具有“英雄性”。誕生于該時期的《悲愴》則是他受到耳聾威脅時的痛苦內心的表白。貝多芬晚期的作品不再像早期和中期的作品那樣感情激烈、充滿矛盾,而給人超凡的寧靜與精神的升華。 早期作品 《第八號鋼琴奏鳴曲》(悲愴) 《第三號G大調弦樂三重奏》第一樂章晚期作品 《第三十號鋼琴奏鳴曲》 《弦樂四重奏》op.135舒伯特 從明朗走向頹廢 年輕的時候總覺得時間還有很多。 舒伯特早期的音樂作品基調明朗,旋律甜美,充滿了對美好生活和美好愛情的向往。晚年的舒伯特由于生活窘迫和在社會中受到排擠和冷落,所以他的晚期作品中能感受到他的孤獨和苦悶。 早期作品 《野玫瑰》 晚期作品 《鋼琴奏鳴曲》D960 第二樂章《老藝人》,選自《冬之旅》 ![]() 肖邦 從沙龍走向悲劇 在巴黎的時光也阻止不了我對祖國的思念,請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在巴黎沙龍文化正值顛峰的時期,肖邦流亡法國。肖邦排斥公開性的演出,卻將一生大多數(shù)的亮相機會留給了無數(shù)的沙龍,期間留下的部分作品,甚至是為配合沙龍文化而作。晚年的肖邦對祖國、民族未來無限憧憬,對故國和親人的深深思念,使肖邦的晚期作品帶有一點悲劇性。 早期作品 《降E大調夜曲》 《B大調夜曲》晚期作品 《F大調馬祖卡舞曲》 如果是你呢? 你會說些什么? 在留言中告訴編編吧 “ 音樂圣經(jīng)網(wǎng) 精彩文章【強烈推薦】50部影響西方音樂史的作品丨樂迷經(jīng)典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