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雜病證治新義》
【適宜】
用于高血壓病屬肝陽上亢者。
【組成】
天麻、鉤藤、石決明、梔子、黃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
【功用】
平肝熄風,清熱活血,補益肝腎。
【主治】
肝陽偏亢,肝風上擾證。頭痛,眩暈,失眠,舌紅苔黃,脈弦。
【方解】
本方證為肝腎不足,肝陽偏亢,火熱上擾,以致頭痛,眩暈;肝陽偏亢,神志不安,故夜寐多夢,甚至失眠。治宜平肝熄風為主,配合清熱活血,補益肝腎為法。
方中天麻、鉤藤具有平肝熄風之效,用以為君,《本草綱目》說:“天麻為治風之神藥”。石決明性味咸平,功能平肝潛陽,除熱明日,與天麻,鉤藤合用,加強平肝熄風之力;川牛膝引血下行,共為臣藥。梔子、黃芩清熱瀉火,使肝經之熱不致上擾;益母草活血利水;杜仲、桑寄生補益肝腎;夜交藤、朱茯神安神定志,均為佐藥。合而用之,共成平肝熄風,清熱活血,補益肝腎之劑。
【運用】
本方是治療肝陽偏亢,肝風上擾的有效方劑。以頭痛,眩暈,失眠,舌紅苔黃,脈弦為證治要點。
【歌訣】
天麻鉤藤石決明,杜仲牛膝桑寄生,梔子黃芩益母草,茯神夜交安神寧。
【來源】
《方劑學》 主編:段富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