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蓄電池放完電或車載電網問題引起的拋錨不一定能歸因于蓄電池損壞。但蓄電池可能在一些情況下由于隨便某個原因損壞。各種原因可以劃分成兩大類: 一、車輛故障: 1、車輛不休眠 在總線端 Kl. R 斷開后達不到靜止狀態(不休眠),也就是說總線系統保持激活。所以故障應該在各個總線所連的模塊或模塊外圍設備 (例如損壞的傳感器或開關)。還有可能是喚醒線或其所連的模塊/傳感器(IBS)。診斷步驟如下: ①、進行電源診斷,看是否能找出可疑的模塊,若有依次拔掉可疑模塊插頭。若拔后啟動按鈕指示燈馬上滅了(車輛休眠),說明故障點在該模塊或其外圍設備。 ②、查看ISTA是否有不通信的模塊,若有先拔掉看是否能休眠。 ③、從故障代碼,能否發現可疑模塊,若有拔掉看是否能休眠。 ④、以上3步沒解決,找網關依次斷開所連總線(脫針腳),看看是否能休眠,若休眠了,故障在所斷總線連接的模塊上。 ⑤、確認故障所在總線后,找總線中的 節點,讓總線分家,找到故障的總線段。然后依次拔模塊插頭,找到引起不休眠的模塊。 2、車輛反復被喚醒 如果車輛反復被喚醒,故障應該還是在各個總線所連的模塊或模塊外圍設備 (例如損壞的傳感器或開關)上。 診斷步驟:所有車輛不休眠的診斷方法多同樣可以使用在該類故障上。 ①、重點還是從故障碼和電源診斷中分析可能的故障模塊。 ②、還有一招就是測量總線波形,當模塊損壞引起總線喚醒時,故障模塊所在總線的波形可能會不正常,特別是當車輛休眠時的波形或休眠后喚醒的波形。如果波形不正常,可以找總線中合適的 節點,通過波形確認故障的總線段。然后依次拔模塊插頭,找到引起波形不正常的模塊。 3、休眠電流過高 所謂“休眠電流過高”表示車輛至少在一段時間的休眠電流大于 80 mA。 此時車輛處于靜止狀態,就是說,總線系統是未激活的。 其原因可能是控制單元有故障。 在故障查詢時進行一次休眠電流測量,并通過逐步拔出保險絲或拔下相應的控制單元識別可能的故障源。診斷步驟: ①、通過“電源診斷”、故障碼和不通信模塊,查找可疑模塊。 ②、使用50A/1001A電流鉗測量車輛的休眠電流,為了節省時間可以使用服務功能中“ABL Power Down 命令”對車輛進行快速休眠。 ③、依次拔掉第1步中確定的可疑模塊的保險絲或插頭,看看休眠電流是否恢復正常(<> ④、要特別注意一下車輛有沒有加裝,若有拔掉加裝設備的保修或插頭。 ⑤、分別測試蓄電池配電盒通往各個配電盒的正極線,判斷出漏電的配電盒,然后在該配電盒逐一拔掉保險,確認出漏電的模塊或部件。 4、發電機有故障 如果懷疑一個發電機有故障,必須確定 DME/DDE 是否有相關的故障代碼存儲記錄。也必須注意與 IBS 有關的故障代碼存儲記錄。如果車輛在行駛時或者行駛后很短時間內無法起動,則很可能是發電機的充電平衡出現問題。這種判斷的前提是充電后的蓄電池還有足夠的電量滿足起動過程。 5、蓄電池損壞 蓄電池可能因較長時間的過度放電而損壞。由于這個原因,懷疑蓄電池損壞時要檢查蓄電池狀態。 二、不利的客戶行為: 1、停車燈、停車警示燈或閃爍報警燈曾被接通過多時間 2、總線端Kl. R 或總線端 Kl. 15 曾被接通過多時間 3、長時間停放 車輛根據不同的配備,其正常靜止休眠電流一般為 10-40 mA。以此會導致蓄電池緩慢但持續地放電。根據蓄電池在車輛停放時的不同充電狀態,經過大約 4 - 12 周的停放時間后便會達到車輛啟動所必需的剩余電量。所以如果條件允許,在需要長時間停放前,做好相應的準備,比如讓別人每周或半個月去溜一圈車子。 4、不利的行車特點 ①、在極端短途行駛的情況下,可能造成發動機起動時所消耗的蓄電池能量大于在以后的行車中所充電的電量。如果在接下來的行車過程中接通過多用電器,則充電平衡惡化。 ②、很少行駛,且每次行車長度不足:就可能使停放時車輛的正常休眠電流消耗的能量大于行車時的充電量。 覺得有用,點一個
寶馬使用技巧 | 寶馬保養維修 | 寶馬新聞資訊 | 其他汽車相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