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要想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就要經常監測五項觀察指標,分別是血糖、血脂、血壓、體重和臨床癥狀。五項觀察指標要綜合控制,這樣才能有效控制糖尿病病情,減少心腦血管、腎病等并發癥的發生。 五項觀察指標里第一個是血糖。血糖實際上應該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還有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被認為是血糖控制的一個金指標,所以大家一定要三個月檢測一下糖化血紅蛋白,因為血糖它隨時是波動的,但是糖化血紅蛋白能體現2~3個月內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
一般怎么樣咱們比較好記,我們習慣這樣講,空腹血糖5、6、7(mmol/L),就是空腹血糖控制在5、6、7(mmol/L)這個水平就可以了;餐后血糖8、9、10(mmol/L),在8、9、10(mmol/L)這個水平就可以了;糖化血紅蛋白5、6、7(%)這個水平就可以了。
意思就是說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看他有沒有并發癥,年齡大小,血糖到底多高,咱們可以針對性地用一些治療手段。不是血糖降得越低越好。 因為老年人本身有并發癥,像有心臟并發癥,血糖降得太低了以后反倒可能誘發心腦血管病事件,所以我們講餐前5、6、7(mmol/L),餐后8、9、10(mmol/L),糖化血紅蛋白5、6、7(%)就可以了。
第二個是血脂。糖尿病的病人多數伴有血脂的異常,有百分之六七十有血脂類不正常,這個時候要監測膽固醇。膽固醇里邊有好膽固醇、壞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好膽固醇,它是保護血管類,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一般被稱為壞膽固醇,它是動脈硬化的獨立的危險因素。 還有像甘油三酯,它也是導致動脈硬化的一個危險因素,現在都叫調脂藥,不叫降脂藥。就是你用藥以后怎么讓血脂趨于正常,這對預防動脈硬化,預防糖尿病并發癥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第三個是血壓。糖尿病病人百分之六七十合并有高血壓,合并血壓的高低對他有沒有并發癥、心腦血管、腎病,是非常關鍵的。所以血壓一般要求要控制130/80(mmHg)以下。
然后是體重,不要小看體重,體重是糖尿病整體控制情況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一般便于記憶,我們說標準體重應該是身高的厘米數減105,比如說你1.7米,那你的標準體重應該是65公斤,上下不差10%這就是比較合適的范圍。 如果一個糖尿病病人經過治療以后,胖人變瘦了,瘦人變胖了,這就說明治療是成功的。如果他本來就很瘦,結果經過你治療以后,雖然血糖控制正常了,但是更消瘦了,這個治療不一定是好事。 一個大胖子經過你治療以后更胖了,即使血糖控制正常了,將來也很可能增加心腦血管病并發癥的機會,體重也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還有臨床癥狀,像經常查心電圖、眼底、尿微量白蛋白,腎臟有沒有問題,這也是很重要的。這個被稱為五項觀察指標,就是血糖、血脂、血壓、體重、臨床癥狀五項觀察指標,這是“二五八方案”里邊的“五”。 趙進喜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腎病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擅長治療糖尿病及其多種并發癥、腎病、內科雜病和婦女更年期綜合征、盆腔病以及小兒多動癥、抽動-穢語綜合征、遺尿癥等疑難雜癥。 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糖尿病腎病項目負責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內科內分泌重點學科帶頭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