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的“魑魅魍魎”到底幾只鬼?并非四只
2017-08-08讀藥
153評
有個成語“魑魅魍魎”用來形容各種妖魔鬼怪。根據這一成語,還有一副對聯: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單戈能戰;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犯邊,合手即拿。 白火 據說這副對聯源于李鴻章和日本伊藤博文之間談判后的一場文字較量,上聯出自伊藤博文的挑釁,下聯由李鴻章反唇相譏。雖然外交失敗,玩字游戲還是游刃有余。下聯對仗工整嚴謹,字面意思完全壓制上聯,堪稱神來之筆。 李鴻章赴日與伊藤博文談判資料圖 然而,這里有個問題:“魑魅魍魎”四字成語里,到底有幾只鬼?其實并非我們望文生義的四只。厘清這個問題,需要先從《山海經》入手。在《山海經》的《西山經》記載: 剛山多神[光鬼],其狀人面獸身,一足一手,其音如欽。 獨腳鬼 這個神[光鬼]人面獸身,只有一只腳和一只手,發出的聲音像人呻吟。另據《山海經》的注解顯示,神[光鬼]為山林異氣所生,為人害者,木石之怪,這一說法被《辭海》采納并收入其中。 需要指出的是,《山海經》中的[光鬼]就是魑魅的原型,讀作chì,音恥回反。 魑魅 三國時期的薛綜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認為魑魅的意思是指山澤之神 ,這個提法就與《山海經》和《左傳》中表示的木石之怪的意思有所區別了。 到了《漢書》里,顏師古索性將魑魅分別注解,認為魑是山神,魅為老物精。魑魅就經歷了從鬼到神、再分身成一神一怪的變化過程。 魑魅魍魎 和“魑魅”不同,“魍魎”一直都沒有分開使用,一般是指瘟鬼的弟弟疫鬼。瘟鬼和疫鬼,他倆都有一個開掛的爸爸叫顓頊,而顓頊是黃帝的孫子。 看來黃帝家門不幸,到了曾孫輩不僅非人非獸,簡直都退化到鬼的地步,基因突變堪比復活后的窫窳失足跌落弱水。 魑魅魍魎 巧合的是,魍魎這只疫鬼恰恰就居住在弱水,在《山海經》和《搜神記》中均有明確記載。顓頊共有三個兒子,死后成鬼,一個是瘟鬼在江水;一個是疫鬼在弱水,就是魍魎;最小的兒子叫小鬼,潛伏在老百姓家里驚嚇小孩子。 魍 根據以上不難發現,所謂“魑魅魍魎四小鬼”的說法并不嚴謹:魑魅本義經歷了從單義詞到并列短語轉變,本來指山澤之神或木石之怪,估計后來鬼怪太多,漢字不夠用,所以拆分開來分別指代山神和老物精。 另外,“魍魎”這個詞則一直都是單義詞,成了黃帝曾孫、顓頊兒子疫鬼的專有名詞。不過,魍魎還有一個引申意是指影子,在《文選》和《淮南子》中均有出現。 魑魅魍魎 總上來看,所謂“魑魅魍魎”,最初是兩只鬼,后來成了三只鬼,但是從來都沒有四只鬼。至于現代玄幻小說中關于魑、魅、魍、魎四小鬼鎮守鬼界入口的設定,更是望文生義,不足采信。 上一期現代版《山海經》謎底是豆蟬,本期《山海經》謎語: 有獸陵居,龍尾而魚身,長舌而無齒;朝死暮生,見之土功。 【往期閱讀】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
|
來自: 昵稱46212879 > 《雪茄啤酒跑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