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嚴格講,行政單位內往往有下屬單位是事業單位性質,或者有借用人員是事業編制。而事業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往往是行政編制。比如,某縣文化局局機關是行政編制,但是辦公室某人是從大學招聘過來的,那么他就是事業編制。而某縣招商局是事業單位,但是該局局長是行政編制,下面大部分人員是事業編制。 一是工資有差別。 行政單位的工資由國家和地方共同負擔全部工資、福利。 事業單位分為自收自支、差額撥款、全額撥款3種,工資的保障程度低。除了全額撥款外,其他2種人都面臨著工資缺少保障的危機,要看單位的收入情況。 但是,正因為自收自支、差額撥款的風險大,所以跟行政單位的工資比較,自收自支、差額撥款的工資都高于行政單位。自收自支的工資最高,差額撥款的工資略高,全額撥款比行政單位低。 二是風險有差別。 行政單位的人只要不貪污受賄犯大錯誤,就可以混到老,共產黨就要養著他。 事業單位的人很多人有風險,特別是單位效益差的,一旦機構改革,就可能被裁汰。 三是發展有差別。 只有行政人員,才有可能升官發財。事業單位的人員,幾乎一輩子小打小鬧,沒有什么政治前途。 比如某縣文化局,局機關的是行政人員,下屬的文化館、圖書館是事業單位,因此下屬的文化館、圖書館的人員這輩子幾乎不可能當上局長,最多混個副局長,這種副局長還跟其他行政編制的副局長不一樣,行政編制的副局長日后是能當局長的,而從文化館、圖書館事業單位當上副局長的,只能當個副職。 總體來說,好的事業單位日子比行政單位好過,但是絕大多數人還是可望從事業單位進入行政單位,這也是公務員考試異常火爆的原因之一。 現在要想有行政編制的身份,必須通過公務員考試。否則,你就是進入行政單位也白搭。 人家不是看你是不是在行政單位,而是看你是不是具有行政編制。比如,你大學畢業后通過人才市場進入某縣建設局辦公室。該局是行政單位,但你是事業編制,你別想和那些行政編制的人員平起平坐。人家日后是升官發財的,而你因為身份是事業編制,你將沒有什么大出息,可能一輩子都要蹲在辦公室,最多做個辦公室主任。 我說的話很平白,很直接,便于大家理解。
國家機關:是指國家為行使其職能而設立的各種機構,是專司國家權力和國家管理職能的組織。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級組織。從國家學說上講,國家機關,即國家政權機關,它包括各級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和軍隊中的各級機關。在我國,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憲法明文確定了共產黨在國家事務中居于領導一切的地位。因此,從廣義上講,中國共產黨的各級機關應納入國家機關的范圍。包括:
省屬事業單位分為行政支持類、社會工益類、經營開發服務類三種類型。
(一)行政支持類事業單位。行政支持類事業單位,指依據法律法規授權,完全從事具體行政執法、監督檢查的事業單位。對具有部分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要將行政職能劃人行政機關;對事業單位承擔的沒有法律法規授權依據、擅自延伸轉移的行政職能要予以取消。
(二)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指為實現社會公共利益和國家長遠利益舉辦的、面向社會提供公益產品和公共服務的事業單位。根據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的功能特點,劃分為三種類別:
公益一類。這類事業單位應具備以下條件:承擔政府規定的社會公益性服務任務,面向社會無償提供公益服務,不能通過市場配置資源。如義務教育、公共衛生等機構。
這類事業單位業務活動的宗旨目標和內容、分配的方式和標準等由國家確定,不得開展經營活動,其經費需由國家財政予以支撐。履行職責依法取得的收入或基金要上繳國庫或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對這類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要從嚴控制,并加強監督和管理,使其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社會效益。
公益二類。這類事業單位應具備以下條件: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按照政府確定的公益服務價格收取費用,其資源在一定區域或程度上可通過市場配置。如普通高等教育、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等。
這類事業單位根據國家確定的公益目標,自主開展相關業務活動,并依法取得服務收入,其服務價格執行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在完成規定任務的基礎上,可依法開展相關的經營活動。服務收入和經營收入屬于政府非稅收入的按規定納入財政管理,實行"收支兩條線"。公益事業發展所需經費由財政根據不同情況予以相應補助。對這類事業單位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科學核定人員編制。要加大政府約束和社會監督力度,進一步保證其公益目標的實現和服務質量的提高。
公益三類。這類事業單位應具備以下條件:業務活動具有公益屬性,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可以通過市場實現資源配置。如廣播電視、黨報、黨刊等機構。 這類事業單位實行經費自理,其開展公益服務和相關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屬政府非稅收入的納入財政管理。其服務質量和服務價格參照相關標準執行并受政府監督。國家通過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和相關標準進行引導和規范。
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不同階段對公益服務的需求變化和現有事業單位自身改革發展情況,動態調整機構及其類別。
(三)經營開發服務類事業單位。經營開發服務類事業單位,指從事生產經營、技術開發和中介服務等活動,已經或經過調整后可以通過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如技術開發應用型科研機構、出版發行機構、一般性報刊雜志編輯發行機構、影視放映機構、音像編輯出版發行機構、體育文化設施服務機構、工程勘察設計機構、教學單位的實習工廠、農場以及機關事業單位的培訓中心、賓館、招待所、印刷所及其他后勤服務機構等。
這類事業單位應改為企業,進入市場.并限期依法辦理事業單位法人注銷登記和企業法人設立登記。今后不再批準設立經營開發服務類事業單位。
《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規定范圍內使用事業編制的社會團體,按照省委組織部等六部門《關于社會團體機構編制及其有關問題的暫行規定》(魯民團〔2000〕88號)精神,機構編制部門不再管理其機構編制事項。
進入行政編制的意味著你是國家公務員,如通過了選調生考試就是國家公務員。國家公務員享受著國家的各種法定待遇,如醫療、晉級等。事業編制是事業單位編制的總稱,像學校就是典型的事業單位。事業單位分為自收自支、差額拔款、全額拔款三種類型。不用我說大家也能自明白,第一種就是你的工資和福利全由自己單位的收入來支付。比如你進入一個一個風景區的管委會工作,可能就是屬于這種類型。第二種就是你的工資和福利有一部分是政府負擔的,有一部分是自己單位的收入負擔。我的理解像人民醫院之類的單位就是這樣的。第三種就是你的工資和待遇全部由政府負擔,這種的事業編制就從形式上和公務員是一模一樣的了。 現在講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最大的區別:行政編制也就是國家公務員是有級別的,如你第一年是科員,可能是最低一級的,你幾年以后當了科長,就是股級。再幾年以后當了局長,就是局級。也就是說,你如果是行政編制,那你就是“走”級別的。而事業編制,名義上是國家干部,實際上還是工人身份,“走“的是職稱,比如你幾年以后是初級工,幾年以后是中級工,幾年以后是高級工。學校老師是最典型的事業編制。而且最重要的是事業編制的人員不能當領導干部。 想進入行政編制只通是通過國家公務員考試,每年都有國家的和省的公務員考試。要注意,現在只有地級市才有權力組織公務員考試,也就說縣級市的鄉鎮或單位來招聘的話,一定是事業編制的。這一點大家要清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