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脈診續 脈象鑒別 真臟脈及婦兒脈

     崔氏推拿按摩 2017-10-10



    二、脈象鑒別

    在二十八種常見病脈中,有些脈象很相似,容易混淆不清,正如王叔和在《脈經·序》中所云:“脈理精微,其體難辨,……在心易了,指下難明”。故必須注意相 似脈的鑒別。對此歷代醫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李時珍在《瀕湖脈學》中編有言簡意賅的“相類詩”加以鑒別,徐靈胎更具體地說明脈象的鑒別可用近似脈象相比 的比類法,和用相反脈象對比的對舉法。

    (一)比類法

    比類法可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歸類,或稱分綱,即將相似的脈象歸為一類;二是辨異,即分析相似脈象的區別。

    1.歸類

    由于脈象繁多,且有很多脈象彼此相似,不易掌握和記憶,將二十八種脈進行歸類、分綱,就能提綱挈領,執簡馭繁。

    以往對脈象的分類標準并不一致。漢·張仲景把脈象分成陰陽兩大類:浮、 數、大、動、滑諸脈為陽脈,沉、澀、弱、弦、微諸脈為陰脈;宋·崔嘉彥以浮、沉、遲、數四脈為綱,將二十四脈隸屬其下;元·滑伯仁主張以浮、沉、遲、數、 滑、澀六脈統轄各脈;清·陳修園則主張以浮、沉、遲、數、虛、實、大、緩八脈為綱統二十八脈。

    各種病脈均是在邪正斗爭中形成的,辨證以表里寒熱虛實為綱,脈象則有浮沉遲數虛實之相應。因此,現按浮、沉、遲、數、虛、實六個綱脈加以歸類比較。臨床常見病脈的脈象和主病歸類如表5-4。

    2.辨異

    在了解同類脈象相似特征的基礎上,再將不同之處進行比較而予以區別,這就是脈象的辨異。這樣有比較有鑒別,更易于掌握,也便于診察。

    (1)浮脈與芤脈、革脈、散脈:四種脈象的脈位均表淺,輕取皆可得。不同的是浮脈舉之有余,重按稍減而不空,脈形不大不小;芤脈浮大無力,中間獨空,如按蔥管;革脈是浮

    取弦大搏指,外急中空,如按鼓皮;散脈是浮而無根,至數不齊,脈力不勻。

    (2)沉脈、伏脈與牢脈:三種脈象的脈位均在皮下深層,故輕取不應。不同的是沉脈重按乃得;伏脈較沉脈部位更深,須推筋著骨始得,甚則暫時伏而不見;牢脈沉取實大弦長,堅牢不移。

    (3)遲脈與緩脈、結脈:三者脈率均小于五至。但遲脈一息不足四至;緩脈雖然一息四至,但脈來怠緩無力;結脈不僅脈率不及四至,而且有不規則的歇止。

    (4)數脈與疾脈、滑脈、促脈:四種脈象的共同點是脈率均有快于正常脈象的感覺。不同的是數脈一息五至以上,不足七至;疾脈一息七八至;滑脈僅指脈形往來流利,應指圓滑似數但并不數;促脈不僅脈率每息在五至以上,且有不規則的歇止。

    (5)細脈與微脈、弱脈、濡脈:四種脈象都是脈形細小且脈勢軟弱無力。細脈形小而應指明顯,主要從脈搏的形態而言;微脈則極軟極細,按之欲絕,若有若無,起落模糊,不僅

    常見病脈歸類簡表

    脈綱

    共同

    特點

    相 類 脈

    脈名

    脈 象

    主 病

     

     

     

    舉之有余,按之不足

    表證,亦見于虛陽浮越證

    脈體闊大,充實有力,來盛去衰

    熱盛

    浮細無力而軟

    虛證,濕困

    浮取散漫而無根,伴至數或脈力不勻

    元氣離散,臟氣將絕

    浮大中空,如按蔥管

    失血,傷陰之際

    浮而搏指,中空邊堅

    亡血、失精、半產、崩漏

    輕取不應,重按始得

    里證

    重按推至筋骨始得

    邪閉、厥病、痛極

    沉細無力而軟

    陽氣虛衰、氣血俱虛

    沉按實大弦長

    陰寒內積、疝氣、癥積

    一息

    不足

    四至

    一息不足四至

    寒證,亦見于邪熱結聚

    一息四至,脈來怠緩

    濕病,脾胃虛弱;亦見于平人

    往來艱澀,遲滯不暢

    精傷、血少;氣滯、血瘀,痰食內停

    遲而時一止,止無定數

    陰盛氣結,寒痰瘀血;氣血虛衰

    一息

    五至

    以上

    一息五至以上,不足七至

    熱證;亦主里虛證

    脈來急疾,一息七八至

    陽極陰竭,元氣欲脫

    數而時一止,止無定數

    陽熱亢盛,瘀滯、痰食停積;臟氣衰敗

    脈短如豆,滑數有力

    疼痛,驚恐

     

     

     

    舉按無力,應指松軟

    氣血兩虛

    脈細如線,應指明顯

    氣血俱虛,濕證

    極細極軟,似有似無

    氣血大虛,陽氣暴脫

    遲而中止,止有定數

    臟氣衰微;疼痛、驚恐、跌仆損傷

    首尾俱短,不及本部

    有力主氣郁,無力主氣損

     

     

     

    舉按充實而有力

    實證;平人

    往來流利,應指圓滑

    痰濕、食積、實熱;青壯年;孕婦

    端直以長,如按琴弦

    肝膽病、疼痛、痰飲等;老年健康者

    繃急彈指,狀如轉索

    實寒證、疼痛、宿食

    首尾端直,超過本位

    陽氣有余,陽證、熱證、實證;平人

    脈體寬大,無洶涌之勢

    健康人;病進

     

    從脈形言,而且主要指脈搏的力量弱;弱脈為沉細而無力;濡脈為浮細而無力,即脈位與弱脈相反,輕取即得,重按反不明顯。

    (6)實脈與洪脈:二者在脈勢上都是充實有力。但實脈應指有力,舉按皆然,來去俱盛;而洪脈狀若波濤洶涌,盛大滿指,來盛去衰。

    (7)短脈與動脈:二者在脈搏搏動范圍上都較小,僅關部明顯。但短脈常兼遲澀;動脈其形如豆,常兼滑數有力之象。

    (8)結脈與代脈、促脈:三者均屬有歇止的脈象。但促脈為脈數而中止,結脈為脈緩而中止,二者歇止均不規則;代脈是脈來一止,其脈率可快可慢,且歇止有規則,歇止時間較長。

    (二)對舉法

    對舉法就是把兩種相反的脈象對比而加以鑒別的方法。除上述六綱脈的分類包含有對舉的內容之外,再舉例說明如下:

    (1)浮脈與沉脈:是脈位淺深相反的兩種脈象。浮脈脈位淺表,輕取即得,重按反弱,“如水漂木”;沉脈脈位深沉,輕取不應,重按始得,“如石投水。”

    (2)遲脈和數脈:是脈率慢快相反的兩種脈象。遲脈脈率比平脈慢,一息不足四至;數脈脈率比平脈快,一息五至以上不足七至。

    (3)虛脈與實脈:是脈搏氣勢相反的兩種脈象。虛脈三部脈舉按均無力;實脈三部脈舉按皆有力。

    (4)滑脈與澀脈:是脈搏流利度相反的兩種脈象。滑脈是往來流利,應指圓滑,“如盤走珠”;澀脈是往來艱澀,滯澀不暢,“如輕刀刮竹”。

    (5)洪脈與細脈:是脈體大小和氣勢強弱相反的兩種脈象。洪脈的脈體寬大,充實有力,來勢盛而去勢衰;細脈脈體細小如線,其勢軟弱無力,但應指明顯。

    (6)長脈與短脈:是脈位長短相反的兩種脈象。長脈的脈象是脈管搏動的范圍超過寸、關、尺三部;短脈的脈象是脈管的搏動短小,僅在關部明顯,而在寸、尺兩部不明顯。

    (7)弦脈與緊脈:是因脈管性質有差異而脈勢脈形有別的兩種脈象。弦脈主要是脈管較硬,彈性差,端直以長,如按琴弦;緊脈主要是脈管繃急、彈性高,脈體不大而脈勢有力,彈指如轉索。

    (8)緊脈與緩脈:是脈搏氣勢相反的兩種脈象。緊脈脈勢緊張有力,如按切絞繩轉索,脈管的緊張度較高;緩脈脈勢怠緩,脈管的緊張度較低,且脈來一息僅四至。

    (9)散脈與牢脈:是脈位與氣勢相反的兩種脈象。散脈脈位淺表,浮取應指,脈勢軟弱,散而零亂,至數不清,中取、沉取不應;牢脈脈位深沉,脈勢充實有力,實大弦長,堅牢不移。

    三、相兼脈與主病

    凡二種或二種以上的單因素脈相兼出現,復合構成的脈象即稱為“相兼脈”或“復合脈”。

    由于疾病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可以由多種致病因素相兼致病,疾病中邪正斗爭的形勢會不斷發生變化,疾病的性質和病位亦可隨之而變。因此,病人的脈象經常是二種或二種以上相兼出現。

    在二十八脈中,有的脈象屬于單因素脈,如浮、沉、遲、數、長、短、大、細等脈便屬此類;而有些脈本身就是由幾種單因素脈合成的,如弱脈是由沉、細、軟三種因素合成,濡脈是由浮、細、軟三種因素合成;動脈由滑、數、短三者合成;牢脈由沉、實、大、弦、長五種合成。

    實際上臨床所見脈象基本上都是復合脈。因為脈位、脈次、脈形、脈勢等都只是從一個側面論脈,而診脈時則必須從多方面進行綜合考察,論脈位不可能不涉及脈之次、形、勢,其余亦然。如數脈,必究其是有力還是無力、是浮數還是沉數、是洪數還是細數等等。

    這里尚需介紹其他一些復合脈。如浮數為二合脈,沉細數為三合脈,浮數滑實為四合脈。只要不是性質完全相反的脈,一般均可相兼出現。這些相兼脈象的主病,往往就是各種脈象主病的綜合。臨床常見相兼脈及其主病列舉如下:

    浮緊脈:多見于外感寒邪之表寒證,或風寒痹病疼痛。

    浮緩脈:多見于風邪傷衛,營衛不和的太陽中風證。

    浮數脈:多見于風熱襲表的表熱證。

    浮滑脈:多見于表證夾痰,常見于素體多痰濕而又感受外邪者。

    沉遲脈:多見于里寒證。

    沉弦脈:多見于肝郁氣滯,或水飲內停。

    沉澀脈:多見于血瘀,尤常見于陽虛而寒凝血瘀者。

    沉緩脈:多見于脾虛,水濕停留。

    沉細數脈:多見于陰虛內熱或血虛。

    弦緊脈:多見于寒證、痛癥,常見于寒滯肝脈,或肝郁氣滯等所致疼痛等。

    弦數脈:多見于肝郁化火或肝膽濕熱、肝陽上亢。

    弦滑數脈:多見于肝火夾痰,肝膽濕熱或肝陽上擾,痰火內蘊等病證。

    弦細脈:多見于肝腎陰虛或血虛肝郁,或肝郁脾虛等證。

    滑數脈:多見于痰熱[火]、濕熱或食積內熱。

    洪數脈:多見于陽明經證、氣分熱盛,多見于外感熱病。

    綜上所述,任何脈象都包含著位、次、形、勢等方面的因素,當某一因素突出表現異常時,就以此單一因素而命名,如以脈位浮為單一的突出表現,而脈率適中,脈 的形和勢不大不小、和緩從容,即稱為浮脈;如脈位浮而脈率速,其他因素無異常時,稱為浮數脈。又如脈沉而脈形小,脈軟無力時,可采用已經定義了脈名——弱 脈,亦可將幾種特征并列而命名為沉細無力脈。總之辨脈時務必考察諸方面的因素,并將各種變化因素作為辨證診斷的依據。

    四、真臟脈

    真臟脈是在疾病危重期出現的無胃、無神、無根的脈象。是病邪深重,元氣衰竭,胃氣已敗的征象,故又稱“敗脈”、“絕脈”、“死脈”、“怪脈”。

    《素問·玉機真臟論》說:“邪氣勝者,精氣衰也。故病甚者,胃氣不能與之俱至于手太陰,故真臟之氣獨見,獨見者,病勝臟也,故曰死。”真臟脈的形態在該文 中亦有具體描述:“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真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真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真腎 脈至搏而絕,如指彈石辟辟然……;真脾脈至弱而乍數乍疏……。諸真臟脈見者,皆死不治也。”《醫學入門·死脈總訣》說“雀啄連來三五啄,屋漏半日一滴落, 彈石硬來尋即散,搭指散亂真解索,魚翔似有又似無,蝦游靜中跳一躍,更有釜沸涌如羹,旦占夕死不須藥。”可供參考。

        真臟脈是講的病情危重的時候,我們講正常脈象是有胃、有神、有根。真臟脈精神沒有胃。或者沒有神、沒有根的一些表現。病情很嚴重,正氣衰敗。也是脈像的一種表現。這種情況下,叫做真臟脈。見于什么地方?最早是見于《素問。玉機真臟論》。《玉機真臟論》裡面就有,真心脈至怎么樣,真肝脈至怎么樣,真肺脈至怎么樣。并且還提到了彈石等等這些名稱。這是最早。《內經》裡面就有這種真臟脈的提法。后人把它總結提煉出來,就提煉成為七怪脈,或者十怪脈。怪脈就是真臟脈。病情危重處于一種衰竭狀態的這種脈象。十種怪脈有雀啄、屋漏、彈石、解索、魚翔、蝦游、輻沸、轉豆、偃刀、麻促。前面是七怪,加上轉豆、偃刀、麻促,就是十怪。這十怪,它的表現都是后人對十怪脈的描述。可以分成三類。十怪脈分成三類。

    根據真臟脈的主要形態特征,大致可以分成三類:

    1.無胃之脈

    脈診續 <wbr>脈象鑒別 <wbr>真臟脈及婦兒脈

    無胃的脈象以無沖和之意,應指堅搏為主要特征。如脈來弦急,如循刀刃稱偃刀脈;脈動短小而堅搏,如循薏苡子為轉豆脈;或急促而堅硬,如彈石稱彈石脈等。臨床提示邪盛正衰,胃氣不能相從,心、肝、腎等臟氣獨現,是病情重危的征兆之一。

    脈有胃的表現主要是“從容和緩”這四個字。現在失掉了和緩的特性,一點和緩的意思都沒有了。有如下幾種:

        ①偃刀脈如循刀刃,好像脈搏切在刀刃上。就是已經硬到極點,弦脈硬一點,那可能一般的好像只描到弦1,弦2,弦3,弦4。那可能到刀刃已經到弦7,弦8了。硬到了極點,并且像刀刃那樣的硬。這都是一種形容。偃刀也是形容。如循刀刃也是形容。就是脈管很硬。一點柔和的特性都沒有了。
        ②轉豆脈,像一顆豆子一樣的轉豆。如循薏苡子。我們講動脈也是如轉豆,實際上這個動脈力量很硬。動脈是本來就是短數有力。那么這個短、又數、有力,特別有力了,不是一般地有力。偃刀脈,我們講它硬,就是弦脈弦到了極點。那么這個轉豆脈,就是那個動脈到了極點。特別特別硬了。
        ③彈石脈,像石頭一樣的堅硬,彈在石頭一樣。那個牢脈、沉、遲、大、弦、長。牢到了極點。這幾種脈,都是沒有一點柔和的特性。實際上,臨床上有必要這樣的,如果說要,很精練,要認真去考察,是應該這樣的考察,甚至要這樣的描述,我們實際上,臨床上,現在恐怕都沒有這樣的描述了。這個脈是一個轉豆脈,是一個偃刀脈,是一個彈石脈;古人講的這幾個脈,是這個意思,很硬來理解它。

    2.無神之脈

    無神之脈象以脈律無序,脈形散亂為主要特征。如脈在筋肉間連連數急,三五不調,止而復作,如雀啄食狀,稱雀啄脈;如屋漏殘滴,良久一滴者,稱屋漏脈;脈來乍疏乍密,如解亂繩狀,稱解索脈。主要由脾(胃)、腎陽氣衰敗所致,提示神氣渙散,生命即將告終。

    無神的脈:神,是講的柔和有力。那么這種無神的脈,重點是什么東西呢?
        ①雀啄脈,麻雀吃東西。肯定是三五不調,止而復作,如雀啄食,實際上就是一種絕脈。
       
    屋漏脈,就像漏水一樣地半時一落,當然也有落得快的,那一大片洞,裡面也落很多的。只講很久才落一滴。我們講60次以下就為遲脈。如果每分鐘不到三至,40次以下,那就曰損。《難經》裡面講,二至叫做損。實際上就是跳得很慢很慢了。一分鐘只有二、三十次了。損脈就是屋漏脈,實際上就是損脈。
       
    解索脈,密密麻麻,這都是形容。密密麻麻·也是沒有次序,沒有規律。
       
    麻促脈,跳的特別得快。細數到極點了。可能就是像我們現在說的房顫了。一分鐘可能就顯得100、200次。跳得很快,甚至數不出來了。跳到一百多次,已經很難數了。麻促脈是跳得特別地快。

    這四種脈,都屬于無神。就是次數發生了特別明顯的改變。

    3.無根之脈

    無根脈象以虛大無根或微弱不應指為主要特征。若浮數之極,至數不清,如釜中沸水,浮泛無根,稱釜沸脈,為三陽熱極,陰液枯竭之候;脈在皮膚,頭定而尾搖, 似有似無,如魚在水中游動,稱魚翔脈;脈在皮膚,如蝦游水,時而躍然而去,須臾又來,伴有急促躁動之象,稱蝦游脈。均為三陰寒極,亡陽于外,虛陽浮越的征象。

    無根的脈:
        ①釜沸脈,像開水要開了的時候,泡泡從下面沖上來。一個
    一個泡泡散掉了,散而無根。實際上就是散脈的進一步發展。散脈的一種表現。
       
    魚翔脈,脈在皮膚,頭定尾搖,魚翔語水,頭這么跳一下。到底什么魚翔?脈搏怎么體現出來。
       
    蝦游脈,蝦子在水裡面,潛伏著不動,突然它又游兩下。游兩下以后,它又不動了。時而躍出來。這樣的都是講沒有根。 

        這三類十種脈,總的來說,就是無胃、無神、無根。或者是很硬,或者是沒有次序,一點正常次序都沒有。或者根本就沒有根基,這樣的表現。實際臨床上,這些脈都是相當于我們所講的二十八脈裡面的某種脈的嚴重程度,發展,像這種釜沸脈,應該說就是散脈的表現雀啄脈應該就是結、代、促脈的典型的表現屋漏脈就是損脈,這些都是牢脈,弦脈,革脈等等的發展。

    但是,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通過不斷研究和臨床實踐,對真臟脈亦有新的認識,其中有一部分是由于心臟器質性病變所造成的,但不一定是無藥可救的死證,應仔細觀察,盡力救治。

    五、婦人脈與小兒脈

    (一)診婦人脈

    婦人有經、孕、產育等特殊的生理活動及其病變,因而其脈診亦有一定的特殊性。

    1.診月經脈

    婦人左關、尺脈忽洪大于右手,口不苦,身不熱,腹不脹,是月經將至。寸關脈調和而尺脈弱或細澀者,月經多不利。

    婦人閉經,尺脈虛細而澀者,多為精血虧少的虛閉;尺脈弦澀者,多為氣滯血瘀的實閉;脈象弦滑者,多為痰濕阻于胞宮。

    診月經的脈   健康的婦女,月經要來的時候,一般來說應該顯得滑一點。脈滑一點。月經將至脈應該顯得滑一點。如果是月經來的時候,兼有一些病理脈象,那就根據這種病理脈象,可以考察它可能有什么問題?你比如說,這個婦女來月經的時候,脈搏顯得弦滑,那可能是痰。弦脈,滑脈都可以主痰。可能是痰阻胞宮。如果來月經的時候,脈澀或者無力,那說明這個婦女可能氣血不足。可以根據這些情況來辨別。主要是虛細而澀,那可能是閉經等等情況。這個診月經就是根據月經應當來,它應當見什么脈,顯滑一點。如果現在出現了其他的病理脈象,根據這個病理脈象,考慮它是不是有什么可能?如果這個婦女月經來,提前來了,脈滑數,那可能這個病人,是實熱、血熱迫血妄行。月經應該來還沒了,推遲了,脈沉、遲、無力,或者說脈沉、緊,那可能是寒、氣血虛。根據這個緊和無力等等來辨別它。這個月經可能是什么問題導致的?出現了病變。這就是診月經脈。

    2.診妊娠脈

    已婚婦女,平時月經正常,突然停經,脈來滑數沖和,兼飲食偏嗜者,多為妊娠之征。《素問·陰陽別論》云:“陰搏陽別,謂之有子。”《素問·平人氣象論》又 云:“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指出婦人兩尺脈搏動強于寸脈或左寸脈滑數動甚者,均為妊娠之征。尺脈候腎,胞宮系于腎,妊娠后胎氣鼓動,故兩尺脈滑數搏指,異于寸部脈者為有孕之征。此兩說可供臨床參考。

    診妊娠脈,最主要一個是“身有病而無邪脈”。懷孕以后,婦女很多的人都感到一個是不能吃東西,吃東西就嘔,要吃酸的,一身沒有勁。頭暈等等,這好像有病了。婦女懷孕以后,好像有病了。但是脈搏上看起來蠻好,無邪脈。正常婦女應該是脈像滑一點,她起碼不會很虛,什么弦、緊、澀那一些。無邪脈,這是一個。我們診斷她是不是有孕?有的女同志,你到底是懷毛毛,不是壞毛毛。現在很簡單,小便作個實驗就出來了。古人沒有這個方法的時候,我是不是懷毛毛了,醫生,我是閉經還是懷毛毛了?如果是閉經的話,她就應該有邪脈。脈緊,脈澀,脈弦等等。現在她無邪脈,月經又沒有來了,還有點病的表現,不想吃飯,嘔吐什么的,頭暈,到底是什么問題?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身有病而無邪脈”。
        應當是顯滑脈。這個滑在哪個地方滑,有些不同的解釋,比如說《素問。平人氣象論》講“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手少陰脈動明顯,是指的哪個地方?是指的神門這個地方。手少陰脈動是指的神門。神門我們講遍診法的診三部,就有寸口、合谷和神門。神門是講尺動脈這個地方,平常可能跳動不明顯,如果這個時候,脈跳動得很明顯,可能是妊子了。為什么?足少陰腎經和手少陰心經是相通的。都是屬于少陰脈,這個時候,可能認為是妊子的表現。
    脈診續 <wbr>脈象鑒別 <wbr>真臟脈及婦兒脈


    還有“陰搏陽別,謂之有子”,一般來說,兩尺脈旺,尺脈,正常人不旺不虛,腎虛的時候,尺脈常常見虛弱一點,力量弱一點。這種情況不少見。兩尺脈弱,尺脈弱勢腎虛的一個表現。這種情況不少見。現在尺脈反而旺一點,那可能是一種懷孕的表現。手少陰脈動,可能是懷孕的表現,尺脈反而旺一點,可能是懷孕的表現。這是古人測孕脈,有這么一想說法。實際上我們現在應該也考察脈,也可以不完全從脈象來考察。應該看看她的脈是對的,但是你不要說我一摸你的脈,你手少陰脈動甚了,懷毛毛了。不要這樣絕對說。最好還是作一個其他的檢查。但是我們要考察一下是可以的。

    3.診臨產脈

    婦人臨產時,脈象會異于平常。《諸病源候論·婦人難產病諸候》中云:“診其尺脈,轉急如切繩轉珠者,即產也。”《脈經》卷九中謂:“婦人懷娠離經,其脈 浮,設腹痛引腰脊,為今欲生也。”《醫宗必讀·新著四言脈訣》認為“離經者,離乎經常之脈也。”由上可知,臨產婦人可出現不同于平常的脈象,其脈多浮,或 脈數而滑或緊。清·王燕昌《醫存》云:“婦人兩中指頂節之兩旁,非正產時則無脈,……若此處脈跳,腹連腰痛,一陣緊一陣,二目亂出金花,乃正產時也。”薛 己《女科撮要》亦指出:“欲產之時,覺腹內轉動……試捏產母中指中節或本節跳動,方臨盆,即產矣。”這說明孕婦在平時無脈的中指中節或本節的兩旁出現脈搏跳動,即是臨產之兆。

    測男女,我覺得這個保險不大,還有一個臨產的時候,婦女懷孕要臨產了,要生毛毛了,生毛毛的時候,子宮處于收 縮,這個時候,激素的關係,可能脈會顯得浮一點,滑數,甚至見緊,緊是沖擊有力,是不是?是很旺,這是可能的。這個情況下,也就不要像那個書上面寫的,這 個“曹醫生”亂講,不行。我們講這個脈怎么去診察呢?要不要生毛毛了,你不能說我一摸脈,你這個沒有。可能還要一個禮拜,五天。也不要這樣。現在很簡單, 你看她有沒有宮縮這些情況,去檢查一下。肚子痛是不是一陣子地痛,腹壁上,子宮肌肉是不是比較緊張?這應該是可以經常的,結合脈象。

    但是古人比較特殊一點的,有個叫做“離經脈”。離經脈就是指的中指的指尖,本節, 有幾種說法,中指這是肯定的。中指的兩邊出現了脈搏跳動,這個脈搏跳動,有的是說本節就是靠掌的第一節。中節,頂節,第三節,脈動明顯。到底是哪一節,可 能就跟指小兒指頭一樣,風氣命,它這個是三節,是不是越到前面越明顯的時候,就快要臨產的表現,這個反正就是婦女生毛毛的時候,這個中指出現離經脈。這個 有研究,我們尤昭玲院長他作碩士論文,就是做這個離經脈。在哪地方呢?就是在兩邊,中指的兩邊。有的說是在這一節,有的說在這一節。 在這兩邊。到底哪一節,我們也做過這個實驗,就是有不同的描述。如果這個地方脈動得很明顯,那就叫做離經脈。說明快要生小孩了。這個是古代書上就有這個提 法。

    (二)診小兒脈

    診小兒脈在《內經》中已有記述,自后世醫家提出望小兒指紋的診法以后,對于三歲以內的嬰幼兒,往往以望指紋代脈診,對三歲以上者才采用脈診。

    1.診小兒脈方法

    小兒寸口部位短,難以布三指以分三關,故診小兒脈的方法與診成人不同,常采用一指總候三部診法,簡稱一指定三關。

    操作方法是用左手握小兒手,對3歲以內嬰幼兒,醫生可用右手拇指或食指按于掌后高骨處診得脈動,不分三部,以定至數為主(如圖5-10);對3~5歲病 兒,以高骨中線為關,向高骨的前后兩側(掌端和肘端)滾轉尋三部(如圖5-11);對6~8歲病兒,可以向高骨的前后兩側(掌端和肘端)挪動拇指,分別診 寸、關、尺三部;對9~10病兒,可以次第下指,依寸、關、尺三部診脈;對10歲以上的病兒,則可按診成人脈的方法取脈。

    2.小兒正常脈象的特點

    由于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且又生機旺盛、發育迅速,故正常小兒的平和脈象,較成人脈軟而速,年齡越小,脈搏越快。若按成人正常呼吸定息,2~3歲的小 兒,脈動6~7次為常脈,約每分鐘脈跳100~120次;5~10歲的小兒,脈動6次為常脈,約每分鐘脈跳100次左右,4~5至為遲脈。

    3.小兒病脈

    由于小兒疾病一般都比較單純,故其病脈也不似成人那么復雜。主要以脈的浮、沉、遲、數辨病證的表、里、寒、熱;以脈的有力、無力定病證的虛、實。浮脈多見 于表證,浮而有力為表實,浮而無力為表虛;沉脈多見于里證,沉而有力為里實,沉而無力為里虛;遲脈多見于寒證,遲而有力為實寒,遲而無力為虛寒;數脈多見 于熱證,浮數為表熱,沉數為里熱,數而有力為實熱,數而無力為虛熱。

    此外,痰熱壅盛或食積內停可見滑脈;濕邪為病可見濡脈;心氣、心陽不足可見歇止脈。

    小兒的脈,是一指按三關。這個拇指,一個指頭,按在小兒的寸、關、尺三個部位上。也有的這樣的描述,一個拇指這樣地往前,往兩邊滾動,按這個脈搏的地方。按寸、關、尺。我平常事喜歡用一個食指頭,這樣地搭在小孩這個地方,反正是一個指頭來體會小兒的脈搏。不詳細分寸、關、尺。你三個指頭放不下去,只能放下一個指頭,這個意思。

    小兒的心臟跳得快一些,要了解他的心臟的次數。還有一個就是小兒的脈搏不仔細分那么多,只分他的浮沉,遲數,有力無力,浮、沉、遲、數、虛、實。當然還可以辨一下大小。就位、次、形、勢。他偏于哪一方面。區別他的寒熱虛實表裡。區分這個內容就行了。不詳省二十八脈。這個小孩是不是弦?是不是緊?是不是澀?不那么仔細分析這個問題。只分浮、沉、遲、數、虛、實、大、小。這是診小兒脈的時候,注意這幾個就行了。

    特殊一點的,小兒可能有現滑脈、現濡脈、現有結代脈,這是可能的。先天性的小孩子的心臟病。或者是像現在我們講的急性的心肌炎,病毒性的心肌炎。他可能就現結、代、促脈。這種情況可能。一般只分浮、沉、遲、數、有力、無力、大、小。

    第四節 脈診的臨床運用及意義

    一、脈診的臨床運用

    由于脈象與主病之間的關系十分復雜,因而對于如何分析脈象所反映的不同病證本質,或辨別病證所出現的不同脈象,在脈診臨床運用中,需要注意下列幾個問題:

    (一)獨異脈的診斷意義

    臨床時若能發現疾病中所表現出的某種特殊的脈象變化,即“獨異脈”,這對于病證診斷是極為有益的。如《景岳全書·脈神章》說:“獨之為義,有部位之獨也, 有臟氣之獨也,有脈體之獨也。部位之獨者,謂諸部無恙,惟此稍乖,乖處藏奸,此其獨也。臟氣之獨者,不得以部位為拘也,如諸見洪者皆是心脈,……五臟之 中,各有五脈,五脈互見,獨乖者病……。脈體之獨者,如經所云,獨小者病,獨大者病,獨疾者病,獨遲者病……。但得其一而即見病之本矣。”

    “部位之異”是指某種脈象僅見于某一部,例如左關脈獨弦,右寸脈獨弱之類。這些脈的主病多與該部所屬臟腑有關。如左關脈弦為肝郁,右寸脈弱為肺虛,左尺脈弱多腎虛等等,余此類推。

    “臟氣之獨”是指某些脈常見于相應臟腑的病證,如結、代、促脈常是心病的表現,其他如肝病多見弦脈、肺病常見浮脈、脾病常見緩脈、腎病的脈象多沉等,五臟之中,各有本脈,獨見者病也。

    “脈體之獨”是指病中突出表現為某種脈象,其所主的病證自明,如滑脈主痰濕、濕熱、食積,緊脈主傷寒、痛癥,濡脈主脾虛、濕困,伏脈主邪閉、厥病、痛極,芤脈見于亡血、傷陰之際等。

    (二)辨脈主病不可拘泥

    脈象一般以浮為主表,沉為在里,數多熱,遲多寒,弦大為實,細微為虛。但這些表、里、寒、熱、虛、實之間,又有真假疑似,須要注意。如《景岳全書·脈神 章》說:“浮雖屬表,而凡陰虛血少,中氣虧損者,必浮而無力,是浮不可以概言表;沉雖屬里,而凡外邪初感之深者,寒束經絡,脈不能達,必見沉緊,是沉不可 以概言里。數為熱,而真熱者未必數,凡虛損之證,陰陽俱困,氣血張惶,虛甚者數愈甚,是數不可以概言熱;遲為寒,而凡傷寒初退,余熱未清,脈多遲滑,是遲 不可以概言寒。”

    (三)脈癥順逆與從舍

    脈癥順逆,是指脈與癥的相應與不相應,以判斷病情的順逆。一般而論,脈與癥相一致者為順,反之為逆。如暴病脈來浮、洪、數、實者為順,反映正氣充盛能夠抗 邪;久病脈來沉、微、細、弱者為順,說明正雖不足而邪亦不盛。若新病脈反見沉、細、微、弱,說明正氣虛衰;久病脈反見浮、洪、數、實等,則表示正氣衰而邪 不退,均屬逆證。

    脈與癥有時有不相應者,故臨床時當根據疾病的本質決定從舍,或舍脈從癥,或舍癥從脈。如自覺煩熱,而脈見微弱者,必屬虛火;腹雖脹滿,而脈微弱者,則是脾 胃虛弱之故。胸腹不灼,而見脈大者,必非火邪;本無脹滿疼痛,而脈見弦強者,并非實證。脈有從舍,說明脈象只是疾病表現的一個方面,因而要四診合參,才能 全面認識疾病的本質。

    脈癥順逆與從舍

        所謂脈癥順逆,是指從脈癥的相應、不相應來判斷疾病的順逆。在一般情況下,脈與癥是一致的,即脈癥相應。但也有時候脈與癥不一致,也就是脈癥不相 應,甚至還會出現相反的情況。從判斷疾病逆順來說,脈癥相應者為順,不相應者為逆。例如 ,有余病證,脈見洪數實,是謂脈癥相應,為順,表示邪實正盛,正氣足以抗邪;若反見細、微、弱的脈象,則為脈癥相反,是逆證,說明邪盛正虛,易致邪陷。再如,暴病脈來浮、洪、數、實者為順,反映正氣充盛能抗邪;久病脈來沉、微、細、弱為順,說明有邪衰正復之機,若新病脈見沉、細、微、弱,說明正氣已衰;久 病脈見浮、洪、數、實,則表現正衰而邪不退,均屬逆證。既然有脈與癥不相應的情況,其中必有一真一假,或為癥真脈假,或為癥假脈真,所以臨證時必須辨明脈 癥的真假以決定取舍,或舍脈從癥,或舍癥從脈。
         舍脈從癥:在癥真脈假的情況下,必須舍脈從癥。例如:癥見腹脹滿,疼痛拒按,大便燥結,舌紅苔黃厚焦燥,而脈遲細者,則癥所反映的是實熱內結胃腸,是真;脈所反映的是因熱結于里,阻滯血脈流行,故出現遲細脈,是假象,此時當舍脈從癥。
         舍癥從脈:在癥假脈真的情況下,必須舍癥從脈。例如:傷寒,熱閉于里,癥見四肢厥冷,而脈滑數,脈所反映的是真熱;癥所反映的是由于熱邪內伏,格陰于外,出現四肢厥冷,是假寒,此時當舍癥從脈。
         脈有從舍,說明脈象只是疾病臨床表現的一個方面,因而不能把它作為疾病診斷的唯一依據,只有全面運用四診,四診合參,才能從舍得宜而獲得正確的診斷

    二、脈診的意義

    診脈是中醫臨床不可缺少的診察步驟和內容。脈診之所以重要,是由于脈象能傳遞機體各部分的生理病理信息,是窺視體內功能變化的窗口,可為診斷病證提供重要依據。

    中醫整體觀指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靈樞·脈度》載:“陰脈榮其臟,陽脈榮其腑,……其流溢之氣,內溉臟腑,外濡腠理。”表明機體各部分的功能有賴 經絡氣血的運行流注和溫煦濡養而實現;同時人體又與自然界相應,人的經脈氣血隨日月運轉而產生相應的變化,正如《素問·脈要精微論》所說:“四變之動,脈 與之上下。”上述各種生命現象,都通過脈象的動態變化及時地反映出來。但是,脈象的生理性變異有一定的限度和規律(不失胃氣為平)。當機體遭受外邪侵擾 時,這種生理性平衡就遭到破壞,造成氣血、臟腑功能逆亂,反映在脈象上就出現各種病脈。《景岳全書·脈神章》載:“脈者氣血之神,邪正之鑒也,有諸中必形 諸外。故血氣盛則脈必盛,血氣衰則脈必衰,無病則脈必正,有病則脈必乖。”脈象的盛、衰、正、乖,都是氣血邪正的外在表現,通過診脈可以了解氣血的虛實, 陰陽的盛衰,臟腑功能的強弱,以及邪正力量的消長,為治療指出方向。醫生不識脈就無以辨證,不辨證就無以論治,只有精通脈理,方能成為良醫。脈診的臨床意 義,可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辨別病證的部位

    病證部位就是指機體發生疾病時,病邪在表或在里,或侵犯機體的何臟何腑等。五臟六腑之氣血,無不通于心脈。因此,當臟腑生理功能發生病理改變時,便會影響 氣血的正常運行而在脈象上反映出來。如浮脈多主表證,沉脈多為里證。寸口部的寸、關、尺三部,在左分屬心、肝膽、腎,在右分屬肺、脾胃、腎,若某部脈象發 生特異變化,則應考慮其相應臟腑發生病變的可能,如兩手尺部脈見微弱,多為腎氣虛衰;右關部見弱脈多為脾胃氣虛;右寸部見洪脈多為心火上炎或上焦實熱等。

    “心主身之血脈”,“諸血者,皆屬于心”,脈與心息息相關,脈搏是心功能的具體表現,故診察脈象尤可幫助診斷心的病證。如促、結、代三脈多見于心血、心陰 不足或心氣虧虛、心陽不振的病人。又如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在大量的臨床實踐中,證實真臟脈中的大部分是心律失常的脈象,而其中絕大部分又是由心臟器 質性病變所造成。

    (二)判斷病證的性質

    病證的性質就是指病證屬寒或屬熱,以及痰飲瘀滯等。《素問·脈要精微論》說:“長則氣治,短則氣病,數則煩心,大則病進,上盛則氣高,下盛則氣脹,代則氣 衰,細則氣少,澀則心痛……。”說明各種脈象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證候的病理特點。如寒與熱均可改變氣血在體內運行的速率,常反映出不同的脈象,故可從不 同的脈象上判斷病變的性質。數脈、洪脈、滑脈、長脈等,多見于熱證,有力為實熱,無力為虛熱;遲脈、緊脈等,多見于寒證,有力為實寒,無力為虛寒。

    (三)分辨邪正的盛衰

    疾病過程中邪正雙方的盛衰,必然影響脈象的變化,故診察脈象可以分辨疾病過程中的邪正盛衰。如脈見虛、細、弱、微、短、革、代等無力脈象,多為氣血不足、 精虧、陽氣衰微所致之虛證;若脈見實、洪、滑、弦、緊、長等有力脈象,則多為邪氣亢盛,正氣不衰,正邪交爭劇烈所致之實證。

    (四)推斷病證的進退

    通過診脈能及時反饋病變的信息,可以判斷病情的輕重,推測預后的兇吉,觀察療效的好壞。

    觀察脈象推斷疾病的進退和預后,必須結合癥狀,脈癥合參;并要注意對脈象的動態觀察。如外感病脈象由浮轉沉,表示病邪由表入里;由沉轉浮為病邪由里出表。 久病而脈象和緩,或脈力逐漸增強,是胃氣漸復,病退向愈之兆;久病氣虛或失血、泄瀉而脈象虛大,則多屬邪盛正衰,病情加重的征兆。熱病脈象多滑數,若汗出 熱退而脈轉緩和為病退;若大汗后熱退身涼而脈反促急、煩躁者為病進,并有亡陽虛脫的可能。正如《景岳全書·脈神章》所說:“若欲察病之進退吉兇者,但當以 胃氣為主,察之之法,如今日尚和緩,明日更弦急,知邪氣之愈進,邪愈進則病愈甚矣。今日甚弦急,明日稍和緩,知胃氣之漸至,胃氣至則病漸輕矣。即如頃刻之 間,初急后緩者,胃氣之來也;初緩后急者,胃氣之去也。此察邪正進退之法也。”所以缺乏和緩從容之勢的脈象,是預后兇險的征兆。

    此外,脈象和癥狀都是疾病的表現,二者通常反映一致的特性,若脈與癥不一致時,則提示病情比較復雜,治療比較困難,預后較差,如脫血者脈反洪,是元氣外脫 的征兆;病寒熱而脈反細弱,是元氣虛陷,正不勝邪的現象。這些情況多反映邪正的消長和病情進退,對推測疾病的預后吉兇有一定意義。

    =========================================

    脈診的臨床運用和意義

    1.脈診的臨床意義,要看到脈診確實它是有意義的。有意義,主要要注意這樣幾個問題。

    獨異脈:表現了單獨的不同。病中出現某種特殊的脈像。獨,獨異了。這種張景岳的《景岳全書》里面,專門強調獨異脈,和《類經》里面強調這個問題。《景岳全書。脈神章》:“脈之獨之為義”,講脈搏有一些特殊,單獨。“有部位之獨,有臟氣之獨,有脈體之獨也”部位上顯得不同,或者提示的臟氣有不 同,或者是脈的形態上有特殊的改變。部位異,就是我們講的心、肝、腎,肺、脾、命,某一個部位的脈,特殊的不一樣。這個特殊的不一樣主要是反映什么?大 小,有力無力的問題。浮沉、大小、有力無力,特別是有力無力這個問題上,哪一個地方出現了不同,你要提示可能是哪一個臟氣的改變。比如說尺脈,明顯的兩個尺脈弱,你要考慮是不是有腎虛?明顯的左關脈特別弦,是不是有肝郁、肝氣郁結的表現?右關脈特別弱,是不是脾氣虛弱?這就是部位之異。左手心肝腎,右手肺脾命。哪一個部位上出現了特別的不同。

    臟氣之異。就是見到了某一個臟氣常見到的脈象。我們講過,肺脈一般它顯浮,肺脈浮,腎脈沉,脾脈緩,肝脈弦,心脈結代促。結代促,肯定是心的問題,是不是?或者還有一個洪脈,鉤脈,過去講述心的脈。就是從這些方面,如果這個脈緩,遲緩,代緩;這是哪一個臟氣的問題?你考慮是不是脾的問題。脈搏現浮,是不是表證?因為肺主表。就是這個意思。這是臟氣之異。

    脈體之異。現在脈體上特別的細、遲、無力。甚至有一點不勻,你知道細澀無力,如輕刀刮竹,那可能是澀脈。滑數,脈體非常之充實圓滑, 那是滑脈,等等。這個脈,一摸上去,一按,哎喲,你這個脈管怎么這么硬,脈弦了,是不是?脈體之異,是講這個。根據它的這種脈象,來判斷它是什么病情。這 就是張景岳講獨異脈。你要注意這是一個問題。診脈的過程里面,注意這是一個問題。

    2 辨脈主病不可拘泥

    它確實是能夠根據脈象考慮病理、疾病,不能說診脈沒有意義。但是也不能夠拘泥,不能夠僅僅憑脈。有什么問題呢?有真假疑似,這個脈象診的時候,脈象反映出來和它的病情時一致的。有的時候,反映出來和病情不相一致。就出現真假疑似。

    3 脈癥順逆與從舍

    到底是哪一個(癥,證,證),古代是用的這一個癥,張景岳是用的“證”,由于這個“證”字是演化來的,后來才出現“癥”,到底是指的哪一個?我覺得主要是指的“癥”。特別是脈癥從舍。如果說你把這個診脈。把辨證都舍掉了。那肯定不行,我們就是辨證論治。如果用這個理解來說,是這一個“癥”,

    脈癥順逆,脈搏和癥狀表現,可能有的是其實相一致。有的不相一致。相應的那就是順,脈搏是脈浮緊,現在病人是惡寒甚,頭痛、 身痛,是相應的,這是順的。如果是病人在大失血,面色蒼白而脈搏細、濡,或者是芤,這也是脈癥相應的,它還是相應的。如果說大失血,面色蒼白,脈搏仍然在 滑數,有力,那就不對了。那就是逆了。脈癥順逆是指這個意思。順,就是暴病、實證,應該是浮、洪、滑、數之類的。久病、虛病應該是沉細,虛弱,微,這一類的脈,這才是比較相應的。如果相反的,新病就沉細、微弱、無力,那當然不對了。長期生病,病的時間很久,還脈很滑,數,有力,那當然說明邪氣很嚴重。這是講的逆,和這個相反。

    脈癥從舍,舍癥從脈,舍脈從癥的問題。應該說脈和癥不相應的時候,我到底根據哪一個作為根據。脈表現為是一個實證,熱證,而癥狀表現為一個 虛證,寒證。像這樣的情況下,我到底是根據脈還是根據癥呢?從脈,有的時候是需要從脈。為什么有時要從脈?因為脈已經出現了變化。而沒有出現明顯的癥狀。 他又氣滯、血瘀了,有痰飲內停,痰濕內停,脈搏上線的顯得滑,但是病人沒有什么悶、重、疲倦想睡覺,沒有這個脾虛濕困的表現。那我們也要從,就是脈搏有改 變,癥狀還沒有明確的改變的時候,那我們從脈

        煩熱,一個發燒的病人,感到心里煩,不一定是發燒,自己覺得發熱,煩熱,但是摸他的脈搏很虛弱,那你知道這個熱肯定不是實熱證,是一個虛火,虛熱證。肚子脹,如果摸上去,脈搏弱,虛弱,久病,肚子脹,脈搏弱,那我是這個肚子脹,不一定是里面有實邪。可能是脾氣虧虛,運化無力。從這些來說, 是不是把癥全部舍掉了?也不是完全舍掉了。因為這個地方主要是辨虛實,嚴格說不是舍了脈,問題是這個地方到底是虛還是實呢?根據脈搏來區別。它提示的表述 不完全一回事。腹脹,它只講的都是脹,沒有講它脹的能不能夠消減,喜按還是拒按?沒有講這個問題。它本身就沒有講到是虛還是實?我現在根據它的脈搏上是無 力,所以它屬于虛脹,就這樣來區分。

        有的時候要從癥,脈搏沒有反映病情的本質,或者它反映本質不如癥狀反映得好。我們說也不完全是一個舍,不是舍了。你比如說,有病而無邪脈, 剛才講有病而無邪脈,是什么?懷孕。病情好像明顯,那么多那個的話,說無邪脈,你這個滑脈是假象,也不是假象,所以我講不是舍。是注意從癥來進行辨證。胸 腹不灼而脈大,脈搏顯得大,沒有講它有力無力,只講到胸腹灼熱,應該是實熱證。不應該根據它的脈大,是什么問題?這樣舉了很多例子了,特別是陽氣虧虛的 人,應該現什么脈?應該是現遲、無力的脈。這才是和它對應的。寒應該是現遲,熱應該現在數,陽氣虧虛,虛寒的病人,應該是現脈遲無力。但是我們經常見到 的,很多陽氣虧虛,特別是心、肺陽氣虧虛的人,脈往往是數而無力。那么你到底是根據脈還是根據癥呢?哎呀,現在的脈跳的很快,一定是熱癥,那這個不是種熱 癥。而這種陽氣浮動的表現,所以這個時候,就不要說數脈是見于熱癥,遲脈是見于寒癥。你現在脈數,就是熱癥。實際上它不是舍掉,這是根據癥狀。它是一個陽 氣虧虛。不管是根據哪一種情況,都應當綜合辨別。這是診脈的這個意義。主要要根據脈的有力,無力來辨虛實。一般以內部的病變,以有力、無力來辨虛實。脈診 的意義,一般意義,通過脈診,我們可以辨別病位,病變的部位,表證、里證、心的病、脾的病,腎虛等等可以辨別病位,可以辨別病癥的性質,寒、熱、虛、實、 遲、數、有力、無力的性質。可以分辨邪正的盛衰,生病以后,脈現緊脈,說明寒邪盛,正氣旺,像滑脈,說明雖然有痰濕,食積、痰飲,它的氣血一定是旺盛的。 如果是有痰飲,實邪,有這些問題,而脈無力,脈澀,那說明是正氣不足。所以可以反映邪正的盛衰。

    4 推測病癥的進退

    由數脈變成疾脈,變成釜沸脈、無根的脈。那當然不好。由浮脈變成了洪脈,浮數變成洪脈,由洪脈變成了細數,細而無力。那也是屬于表熱證。變成洪脈,就變成里實熱證。變成細數脈,變成了陰虛火旺證。說明病情的進退發展,甚至可以辨別死生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播放| 国内老熟妇乱子伦视频| 成人亚欧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麻豆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视频在线 | 国产乱子影视频上线免费观看|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最新| 婷婷色爱区综合五月激情韩国| 亚洲 欧美 国产 制服 动漫|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资源在线观看| 蜜桃久久精品成人无码AV| 国产亚洲AV电影院之毛片| 又湿又紧又大又爽A视频国产|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中文字幕人妻不卡精品|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一二三区精品| 宝贝扒开下面自慰给我看| 亚洲色欲色欱WWW在线|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一乛方| 亚洲人成小说网站色在线| 男女性高爱潮是免费国产|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字| 99九九视频高清在线|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在看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影院| 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不卡| 欧美又粗又大XXXXBBBB疯狂| 国产女主播白浆在线看|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动漫| 欧美丰满熟妇BBB久久久|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 韩国无码AV片午夜福利| 国产成人AV三级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