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地講,糖尿病前期即空腹和/或餐后血糖已經升高,但還沒有達到診斷糖尿病的程度。糖尿病前期人群采取干預措施不僅可以避免糖尿病的發生,還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如果6.1 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糖負荷后2小時血糖<7.8mmol/L,稱為空腹血糖受損(IFG); 如果空腹血糖<7.0 mmol/L, 7.8 mmol/L≤糖負荷后2小時血糖<11.1 mmol/L,稱為糖耐量減低(IGT)。 IFG和IGT統稱為糖尿病前期。 我國的大慶研究證實:6年后,66%的IGT患者變為糖尿病。20年后,93%的IGT患者轉變為糖尿病。 可見,糖尿病前期必須得治療。 糖尿病前期如何預防糖尿病生活方式干預:世界上有 3個大型的預防糖尿病研究已經證實:生活方式干預可以預防糖尿病。中國的大慶研究證實生活方式干預可以使糖尿病的發生風險降低51%。 美國糖尿病預防計劃(DPP)研究顯示,強化生活方式干預3年可使IGT人群進展為2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58%。芬蘭的DPS研究證實,通過生活方式干預糖尿病患病風險降低58%。 藥物干預:由上可以看出,生活方式干預并不能完全阻止糖尿病的進展,必要時還需要借助藥物的幫助。 2014年,中國出臺的《成人2型糖尿病預防專家共識》對預防糖尿病給出了如下建議:對于IGT人群:考慮使用α-糖苷酶抑制劑進行干預,如阿卡波糖150-300毫克/天。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中國糖尿病前期干預研究——ACE研究發現,每天3次,每次50毫克拜唐蘋可以降低冠心病合并IGT人群患的糖尿病風險,且安全性高。 對于IFG人群:推薦使用二甲雙胍750-1700毫克/天,二甲雙胍不能耐受者,可以使用阿卡波糖150-300毫克/天。 喝水太少的人更易患糖尿病法國有研究小組為了探討“喝水量”與“糖尿病”二者之間的關系,對三千多名志愿者進行了一項研究調查,研究者每隔三年會對這些人員進行一次調查,分析他們日常生活中的飲水狀況,9年之后,再為這些志愿者做一次血糖測試。調查結果顯示,那些每天喝水量較多的人,患高血糖癥(前期高血糖)的風險比飲水量少的人低21%。研究者還總結稱,每天喝4杯(227g/杯)水有助于預防高血糖癥,有助于避免得糖尿病的風險。 為什么喝水太少也容易得糖尿病?這主要是因為糖尿病與調節人體水分的相關激素(后葉加壓素)存在著某種聯系,當飲水量不足時,后葉加壓素會提高,進而導致血糖提高,久而久之,就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糖尿病患者怎樣喝水最合適?1保證水分供給 人體每天平均需要攝入2500ml水,糖尿病人也不例外,除了可以在食物中攝取水分外,我們還需要額外喝2000ml的水,如白開水、礦泉水等。如果喝水較少,機體就容易丟失水分,導致血液變得黏稠,誘發相關疾病。 2出汗多要多喝水 平時如果參加鍛煉,或者體育運動強度較大,外出游玩導致出汗較多等情況下,糖尿病患者都需要適當地多喝水,以補充身體丟失的水分。 3適當喝點牛奶、豆漿 除了喝水之外,糖尿病患者還可以喝點牛奶、豆漿等飲料,以改善身體。由于豆漿中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纖維,比較適合肥胖、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飲用。 預防糖尿病并發癥注意這八點1.積極治療糖尿病,使血糖長期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2.積極治療血脂異常。長期堅持飲食療法,少吃動物脂肪,限制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內臟、魚子、蛋黃等。必要時使用調脂藥物。 3.適當的運動對降低血糖、血脂、有效的控制體重、預防糖尿病合并癥有較好的作用,應長期堅持鍛煉。 4.調整體重。肥胖是長壽之敵,是多種疾病的溫床,肥胖與動脈硬化的發生、進展有密切關系,肥胖型糖尿病對胰島素不敏感。 5.有效控制血壓,伴有高血壓時,加服降血壓藥,應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6.不吸煙,不飲酒。 7.建立正確、有規律的糖尿病飲食。 8.定期檢查,進行眼底、心電圖、腎臟及神經系統、足部檢查,爭取早期發現并發癥,早期治療。 9個糖尿病的早期表現1饑餓 吃了也餓,不吃更餓。主要是因為糖尿病人對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導致葡萄糖從尿液中排出,身體得不到熱量供應,一直處于半饑餓狀態。 2排尿勤 因為血液中糖分過高,經腎小球過濾,葡萄糖不能被完全被重吸收,需要通過尿液排出,血糖越高,排尿越多,越頻繁。 3經常口渴 排尿多,身體自然缺水,缺水則會口渴,多喝水。 4體重下降 因為葡萄糖不能被利用產生能量,甚至是脂肪,身體不得不選擇分解脂肪、蛋白質產生活動所需能量,所以會日漸消瘦。 5末肢麻木 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人的常見并發癥,大約80%的患者出現這種病癥,表現為肢體末端麻木、疼痛。 6皮膚瘙癢 因為皮膚中糖分過高,刺激了末梢神經和植物神經,出現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瘙癢。另外,還因為糖尿病人長期缺水,出汗少,皮膚干燥引起瘙癢。 7視力下降 主要因為高血糖影響了眼睛內晶體曲度變化導致,如果血糖獲得良好控制,視力還有望恢復。另外,兒童糖吃多了,容易近視,病因與此類似。 8乏力 因為葡萄糖不能很好的被利用,釋放出能量,所以患者會像沒吃飽一樣,乏力、精神萎靡、有氣無力。 9打鼾 據有觀數據顯示,2型糖尿病中,大約有一半的人存在睡眠呼吸紊亂問題,通常表現為打鼾。除此之外,糖尿病人還可能出現傷口難愈合,尿頻、觸覺和痛覺不靈敏等問題。 糖尿病患者吃什么蔬菜最好?1黃瓜 黃瓜性味甘涼,甘甜爽脆,具有除熱止渴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瓜含糖僅1.6%,是糖尿病患者常用的代食品,并可從中獲得維生素C、胡蘿卜素、纖維素和礦物質等。黃瓜中所含的丙醇二酸,能抑制人體內糖類物質轉變為脂肪。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壓者,每天食黃瓜100克,大有稗益。 2苦瓜 苦瓜有“植物胰島素”之稱。藥理試驗發現,苦瓜中所含的苦瓜皂甙,不僅有類似胰島素的作用,而且還可刺激胰島素釋放,有非常明顯的降血糖作用。有人用苦瓜皂甙制劑口服治療Ⅱ型糖尿病。因此糖尿病病人適當攝入苦瓜,有利于控制血糖。 3大蒜 大蒜辛辣、性溫、能解滯氣、暖脾胃。大蒜中含蒜氨酸和蒜酶,二者接觸后產生蒜素,具殺菌效力;大蒜中所含生物堿,具有降低血糖成分,增加胰島素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對正常血糖值無影響;此外大蒜還具有促進新陳代謝,緩解疲勞,刺激消化器官分泌消化酶,促進上皮增生,加速創傷愈合等功效。 4洋蔥 洋蔥味淡性平,具有降低血糖作用,并且發現洋蔥是含有前列腺素A的唯一蔬菜,多食有利于擴張血管,防止動脈硬化,對糖尿病并發癥的預防有利。洋蔥還能降低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動脈粥樣硬化,經常食用可預防糖尿病心腦血管并發癥的發生。 5萵苣 萵苣含有較豐富的煙酸,煙酸是胰島素激活劑,經常食用對防治糖尿病有所幫助。萵苣可刺激胃腸蠕動,對糖尿病引起的胃輕癱以及便秘有輔助治療作用。萵苣中所含的鉀離子是鈉離子的27倍,可促進排尿,降低血壓。 6菠菜 菠菜中還含有一種胰島素的物質,其作用于胰島素非常相似,能夠使血糖保持穩定,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糖尿病前期如何預防糖尿病生活方式干預:世界上有 3個大型的預防糖尿病研究已經證實:生活方式干預可以預防糖尿病。中國的大慶研究證實生活方式干預可以使糖尿病的發生風險降低51%。 美國糖尿病預防計劃(DPP)研究顯示,強化生活方式干預3年可使IGT人群進展為2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58%。芬蘭的DPS研究證實,通過生活方式干預糖尿病患病風險降低58%。 藥物干預:由上可以看出,生活方式干預并不能完全阻止糖尿病的進展,必要時還需要借助藥物的幫助。 2014年,中國出臺的《成人2型糖尿病預防專家共識》對預防糖尿病給出了如下建議:對于IGT人群:考慮使用α-糖苷酶抑制劑進行干預,如阿卡波糖150-300毫克/天。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中國糖尿病前期干預研究——ACE研究發現,每天3次,每次50毫克拜唐蘋可以降低冠心病合并IGT人群患的糖尿病風險,且安全性高。 對于IFG人群:推薦使用二甲雙胍750-1700毫克/天,二甲雙胍不能耐受者,可以使用阿卡波糖150-300毫克/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