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門診的時候,總是有很多病人拿著體檢報告單咨詢:“醫生,我的血糖或者糖化血紅比正常值高一點點,我是不是糖尿病啊?需不需要用藥?”由此,可以看出很多病人只知道糖尿病,完全不知道糖尿病前期,更不知道糖尿病前期是該預防還是治療。我們都知道,糖尿病是一個進展性疾病,其自然病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肥胖、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發展至一系列由高血糖引起的并發癥。 什么是糖尿病前期呢?糖尿病前期表現為糖耐量受損(IGT)和空腹血糖受損(IFG),IGT為餐后2小時血糖≥7.8mmol/L,<11.1mmol><7.1mmol> 注意高危因素 糖尿病的“后備軍”主要來自以下四類高危人群:1、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主要指在一級直系親屬(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且本人年齡不超過35歲;2、超重或者肥胖人群;3、分娩過巨大胎兒的的女性;4、生活不規律,心理壓力大,以及抽煙、酗酒人群。這一類高危人群應該盡早做胰島功能檢查及定期檢測血糖,明確是否已進入糖尿病前期的亞健康狀態。 治療還是預防?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糖調節已受損,IGT和IFG患者發生心血管病變風險增高,有發展為糖尿病的高危險性,并且糖尿病前期患者存在多種代謝紊亂,這個時期是預防糖尿病發生的窗口期,這個時期的干預措施以生活方式調整為主,適當運動、減輕體重等,同時控制血壓、血脂,但必要時應根據個體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使用藥物干預,作為輔助治療。處于糖尿病前期的人只要及早干預是完全可以逆轉恢復為健康狀態的。 總之,對于高危人群來說,應該及早檢測血糖,早發現早干預。對于糖尿病前期患者,高血糖僅是標志物,此時并不是采取降糖治療為主,而應該通過生活發生干預,結合適當的降糖治療,改善多種危險因素,已減少患者發生糖尿病和心血管的風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