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是闔家團圓的節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我們來聊聊經濟和法律之外的話題——兒童教育。希望老曹推薦的這本書能幫助您的家庭更加和睦,這本書叫做——《捕捉兒童敏感期》。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其實大部分時間是在檢討自己的錯誤。因為我發現自己對孩子內在成長的邏輯其實一無所知,而是總會從成人的角度去判斷他行為的對錯,然后采取行動。但這些行動很多都是不對的。
比如,孩子六七個月的時候喜歡吃手,喜歡咬東西,但我們總是覺得那些東西太臟,不讓孩子去咬。
再比如,在老大兩歲多的時候,我們一起出門時,她要自己關門,我為了趕時間就自己把門關了,結果她立刻開始大哭,非要把門開了重新關一遍,搞得我很崩潰。
孩子還有很多在我們大人看來不可理喻的行為,其實都有他們內在的規律。
而這個規律就是本書介紹的一個重要概念——敏感期。
所謂敏感期,是指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到內在生命力的驅動,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并不斷重復實踐的過程。順利度過一個敏感期后,兒童的心智水平便從一個層面上升到另一個層面。
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會出現不同的敏感期。這是我們人類與生俱來的基因所攜帶的集體記憶。敏感期的出現有其客觀規律,掌握了這個規律,我們就能更好的理解孩子的行為,并幫助他完成這個敏感期,進而實現內生的成長,讓孩子逐步形成完善的人格。但如果我們打斷了孩子的敏感期,就會給孩子造成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并影響孩子的一生。
簡單來說,敏感期是先從生理的敏感期開始,過渡到心理的敏感期,再過渡到人際交往的敏感期,最終形成自己的觀念,成長為獨立的人。
剛出生的嬰兒,是通過視覺去認識世界的,而且新生兒最喜歡看的不是彩色的東西,而是明暗相交的部分,這就是視覺的敏感期。如果這個時候把嬰兒的眼睛遮住,他的視覺神經就無法發育,最終會失明。
緊接著,孩子半歲的時候,就會出現口腔的敏感期,孩子喜歡吃手指,喜歡用嘴咬東西,甚至用舌頭舔墻和地板,孩子的這些行為并不是胡鬧,而是在建立口的功能,然后用口來感知和認識這個世界。所以家長不應該打斷孩子,而是應該幫助他去完成。我們有很多家長,都會制止孩子吃手的行為,甚至為此而打罵孩子,孰不知,正是這種“為孩子好”的方式,最終害了孩子。有些人在成人之后還會咬手指,這就是口腔敏感期被打斷造成的。
孩子通過吃手,不但發育了口的功能,而且會通過口認識手,手的功能被逐步喚醒,進入手的敏感期。這個時期孩子喜歡抓軟的、粘稠的東西,比如果醬、面條、香蕉,甚至便便。手的功能也在不斷發展,從一把抓、到三指抓、兩指抓,手會越來越靈活。如果家長能夠配合好,孩子在一歲的時候就可以自己剝香蕉皮、雞蛋殼了。
手是身體功能中最偉大的智慧工具。人類和其他動物之所以不同,很大的區別就是手的靈活性不同。人類不但可以用手去制造工具,而且可以用手去交流、去表達想法。所以在手的敏感期中,孩子是在用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完成從自然生物向智慧生物的轉化,家長是不是該去好好協助他呢?
孩子會走路之后,他會進入行走的敏感期,然后因為行走拓展了他的活動范圍,他開始自己去探索空間,這又進入了空間的敏感期。原來我帶孩子出門的時候,孩子特別喜歡爬高、走樓梯、或者鉆洞,總之就是不走尋常路,為此我還很不耐煩。讀了書之后才知道,這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世界。
在生理的敏感期完成之后,孩子對自己的身體有了基本的認識,并可以很好地使用自己的身體,這個時候孩子就會進入心理的敏感期,這個敏感期的核心就是——建立自我意識。
孩子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他和母親是一體的,在他剛出生的時候,他會認為自己和世界是一體的,而他真正產生自我意識,是在兩歲到三歲之間。這個時候,孩子會開始說不,開始意識到“這是我的東西”,在完成了對物品所有權的區別之后,孩子會將這種區別內化,進而將自己和世界區分開來。
在這個時期,孩子會顯得特別“自私”,就是什么東西都想據為己有,而且不愿意給別人用。朋友家的孩子來我家玩的時候,我讓孩子把她的玩具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但是她就是不愿意,甚至因為別人玩她的玩具而哭鬧,讓大人很難堪。我們成年人會以為這是孩子自私的表現,甚至搶過玩具交給別的孩子。其實這是孩子正在經歷“自我意識的敏感期”,如果你把它打斷了,而且一直壓制著,就會讓孩子喪失自我,造成人格的缺陷。
緊隨自我意識敏感期而來的,是孩子的秩序敏感期。這個敏感期會體現為三個階段:1、為了秩序的破壞而哭鬧,秩序一旦恢復就會安靜下來;2、為了維護秩序說“不”,自我意識開始萌芽;3、為了維護秩序而執拗,一切要重新來。就像前面我替孩子關門,結果造成她哭鬧一樣,秩序的敏感期是孩子父母最為苦惱的時期。很多家長會認為孩子是無理取鬧,會訓斥孩子甚至打孩子,這都會打斷這個敏感期。如果孩子沒有建立起內在的秩序,他就無法將規則融入生命,進而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品質。如果內心的秩序被權威取代,孩子就會喪失安全感,轉而相信叢林法則。這是非常糟糕的。
除了上面說到的這些之外,孩子還會經歷色彩、繪畫、音樂、語言、追求完美、人際關系、結婚、數學、符號、邏輯等種種敏感期,了解這些敏感期,可以幫助家長們真正去理解孩子的行為,并幫助他們不斷成長,最終形成完善的人格。
所以,作為新上崗的家長,很有必要讀一讀這本書。
最后請大家幫個忙:我家老大該上幼兒園了,如果您知道小店區哪家幼兒園能夠真正踐行“愛與自由”的教育理念,麻煩告知老曹,不勝感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