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陰,道門稱陰蹺,藏密稱海底輪,可見其在修練中的重要位置。
邱祖著的《大丹直指》關于會陰論述開示:“采之惟在陰蹺為先,此脈才動,諸脈皆通。次督、任、沖三脈,總為經脈造化之源。而陰蹺一脈,上通泥丸,下通涌泉。倘能知此,使真氣聚散,皆從此關竅,則天門常開,地戶永閉,氣脈周流于一身,貫通上下,和氣自然上朝,陽長陰消”。
可見在丹道周天功法中,會陰是個極為重要的大穴部位來。然而此部位被稱為“銅墻鐵壁”,意思是說會陰部位如同銅墻鐵壁那樣是非常難打開的,如果能打開此部位,修真成仙不遠,“以陽氣沖開陰蹺,真人也”。

我幸而證得周天功法,愿以經驗分享給師兄弟們,所謂“利人即為利己”,讓大家共同精進。
會陰難通,如果掌握其中竅門,說難不難。
首先,我們要放松身體,尤其是腹部至會陰這身體區域,必須要放松,否則打通會陰無從下手的。
放松方法上,有坐,有站,有臥,因人而異,只要能達放松目的,不要拘泥于方法方式。
其次,意念觀照下腹丹田,或觀照會陰。丹田或會陰,亦是因人而異的,有人守丹田可生沸騰的真氣,有人守會陰萬千氣象,所謂法無定法,各人找出各自的真氣關竅而守之,為正道也。

上述兩步驟完成后,以清靜的心等待著真氣的產生,氣滿至足時,溫熱澎湃,真氣要找出路。此時是關鍵所在:將意念下移至會陰或尾閭(會陰與脊柱交接處),將真氣引向會陰或徹底充滿會陰。
這里,究竟是將意念移至會陰還是尾閭,視乎開始時意念觀照著下丹田還是直接觀會陰而定,如是前者則意念移至會陰,如是后者則移至尾閭,目的是引真氣依照周天脈徑的運行。
此時此刻,真氣會充盈于會陰,如同旱地逢足雨那樣,旱地飽吸雨水變得滋潤,同樣道理,真氣在會陰里,滋潤著會陰,這樣一點點地將會陰沖開。
真氣滋潤會陰時注意:心不能急燥,清靜的心境是練功的必需條件;清靜的心會讓真氣充分滲透于會陰每一角落,這樣才能真正打開會陰;真氣在充盈會陰過程中,可能會有“漏”或“偏”的情況發生,“漏”指由會陰前、后端漏出,“偏”是指真氣由會陰“溢瀉”出來,此時我們的意念除了清靜地觀照之外,還要“照顧”好真氣,讓真氣只在會陰中,任由會陰“吸收”滋潤。
此法關鍵點所在,令真氣充盈,達到欲“溢”時候,才可以將意念轉移引導,切記,是真氣需要意念的移動,而不是意念移動來引導真氣的。
以上是真氣通會陰的經驗分享,愿各位師兄弟共同精進。
2011.3.26 中山市 清靜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