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沙晚報記者 舒文
期末考試臨近,許多家長最關心的莫過于孩子一個學期下來的學習情況,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成績好壞與坐的座位有很大的關系,并借用網絡熱詞“C位”來比對:“C位”即中間的位置,放在學校教室里,就是“金三銀四”中間的“黃金座位”。前不久,在長沙某小學的家長群里,就因為孩子座位的問題,引發了公平與否的大討論。
那么,是否坐上“C位”,就秒變學霸呢?對此,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
案例 孩子身高引發座位大討論
不久前,楊女士所在的家長群里“吵”得不可開交。原來,因為孩子班上的體育老師需要統計學生的身高,便請家長以接龍形式將孩子們的身高發至群里。令人沒想到的是,孩子們的身高成了矛盾的導火索:有細心的家長發現,比自己孩子還要高的學生居然坐在了孩子的前面。
據悉,楊女士孩子所在的班級一共有44名學生,分成了7組。開學以來,考慮到公平,班主任按照學生高矮順序進行排座,而且每周每個小組之間除了橫向滾動輪換外,每組的前三排與后三排的學生也會滾動輪換。對此,有些家長并不買賬。
“這個座位表絕對沒有按照身高排,我家孩子才1米2,一直坐在后三排。”家長張女士有些氣憤。“我覺得應該全班大滾動,對大家都公平。”陳先生說。“個子矮的孩子坐在后面吃虧,坐在前面的孩子比坐在后面的孩子開小差的幾率要小。”家長田先生接過話。“按身高排序,視力不好的怎么辦?這不公平。”家長譚女士反對說……家長們的發言很快刷屏。為此,有的家長還建議班級成立排座委員會,協助班主任排座。
爭論不休的大討論直至班主任向家長解釋才得以平息。“雖然有些班級的座位是從第一排到最后一排全部輪流,但是也出現了個子高擋住個子矮的學生問題。視線才是影響孩子的主要問題,而不是座位的前后。”該班班主任李老師解釋,“有家長擔心孩子坐后面,老師關注不到。但是,老師站在講臺的視線較高,可以看到所有孩子的上課狀態。聽不聽課跟座位前后關系不大,主要還是學習習慣問題。”
觀察 多數學校座位定期滾動輪換
座位是個自帶關注度和熱度的話題,不僅在楊女士孩子班級,有些幼兒園的家長也非常關注孩子的座位。
張女士的孩子上幼兒園了,她的手機時不時會收到老師發來的孩子們在幼兒園的照片。然而,看到照片,張女士心里直犯嘀咕。“好幾次我都看到我的孩子都坐在一個小角落,她還小,眼睛還在發育,總是斜著看,擔心她會有斜視。”張女士說,作為家長,她非常能夠理解家長對孩子座位的關注。“現在還沒有關系到孩子的成績,我都非常在意了,更別說以后進入小學了。”
作為長沙某小學一名90后班主任,任菲菲(化名)也曾感受到了排座位帶來的壓力。她說,去年剛擔任班主任時,也有家長悄悄找到她,直接或委婉地向她提出換座位的請求。
“家長們幾乎都希望將孩子的座位盡量調至中間的位置。”任菲菲說,家長提出換座位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門:有的家長認為孩子不高;有的家長認為孩子上課不專注,希望靠近老師,得到老師的關注;有的則認為孩子看不清,導致了成績的下降。
不可否認,教室里確實有“黃金座位”——居中的幾個位子,既不會被粉筆灰飄到,也不會被前面的同學擋住,老師上課容易注意到。可僧多粥少,必然滿足不了所有家長的愿望。在處理學生座位這一敏感事件上,記者從多所學校了解到,多數學校采用了定期滾動輪換的方式,從前到后、從左到右。盡管這被外界視為相對公平的一種處理方式,然而在個別家長眼中,這依然存在不公平。
“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個子矮,不應該坐到最后一排,還有極個別的家長會給老師施壓,公然在班級群表示反對。”長沙一小學班主任李芳(化名)說,班主任開展班級工作最需要的就是家長的支持。作為班級管理者,她能坦然接受不一樣的聲音,如果家長有更好的方法一定欣然接受;但如果純粹為了自己一個孩子的利益,她一定會認真解釋,爭取家長的理解。
觀點 關注座位不如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家長希望孩子通過更好的座位得到老師的關注本身無可厚非,但是不是孩子坐上了所謂的教室“C位”,就能變成學霸呢?未必。
家長楊女士認為,孩子學習出現問題,家長一味歸因到座位的做法并不理智,而且容易導致當孩子出現問題時,不從主觀找原因,凡事都從外部找原因。“另外,家長過于不信任孩子,先入為主找老師說孩子存在的問題,是對孩子的極度不信任。我覺得孩子是金子,坐在哪都會發光。”
一直注重對課堂均衡研究的孟新是天心區天鴻小學的校長。她認為,大多數家長非常重視孩子的學習,這是件好事,但他們把提高孩子的成績過多寄托在“黃金座位”上,這是教育的誤區。“學生的學習成績與座位沒有必然聯系,更多與孩子們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有關。家長要做的是培養孩子專注力和傾聽的習慣,如果孩子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和傾聽習慣,坐最好的位置,上課同樣會不認真。但是如果有良好的習慣,無論坐在哪個位置都會認真。”她說,親子閱讀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家長可多與孩子閱讀。她還特別提醒家長,盡量不讓孩子玩電子產品;當發現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時,家長應耐心地采取鼓勵的方式,幫助孩子學會專注。
除了家長,作為班主任,尤其是年輕班主任,應該學會與家長有效溝通,智慧管理班級。對此,從全省16萬名班主任脫穎而出,上周剛榮獲湖南省首屆“湖湘優秀班主任”的岳麓一小大班主任王大慶建議,家校之間應該加強溝通,當出現問題時,雙方應換位思考。“在家長眼里,家長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孩子,但是,無論是班主任還是任課老師,他們眼里是整個班的學生,每一個孩子都是老師的寶貝,都是老師關注的對象。”王大慶說,家長如果過多干預班級管理、質疑班主任的管理,將會給許多盡職盡責的班主任帶來不良的影響。“如果家長對老師或班主任的做法有疑義,可以私下溝通和交流,化解不必要的誤會與矛盾。”她還建議,年輕班主任盡量將日常管理工作做到細致周到,多與家長溝通教育理念,幫助家長與孩子共同成長;只有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圍,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