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新中國培養的首位女指揮,她曾3次患癌,她已年近九旬,但她依舊聲如洪鐘、擲地有聲,依舊活躍在指揮臺上,酷愛爬山,登上黃山只要五個小時,指揮一場演出一站就是三個小時,陪樂團排練一排就是七個多小時,這些我們年輕人都不見得做得到的事,她通通做到了,她就是著名指揮家——鄭小瑛。 年少時的她,愛讀書,愛音樂,靜若處子,動如脫兔。從小練習鋼琴,她對于音樂的熱愛,早已嵌入骨子里。 80年代的她,知性恬靜。蓄長的秀發輕挽耳畔,眼眸間蕩漾著一股柔情。不變的,是手中依然緊握那根指揮棒。 指揮臺是她絕佳的戰場。 每一次置身于舞臺上揮舞著指揮棒,都仿佛在引領千軍萬馬打一場完美的戰役、為觀眾奏出最美的樂章 90年代的她,依舊神采奕奕舉手投足間,都是自信滿滿時光飛逝,一轉眼到了21世紀,已近耄耄之年的她,依舊活躍在舞臺上當歲月爬上鬢角,屢屢銀絲間,全都寫著對藝術最誠摯的愛。 “說如果有一天能夠倒在指揮臺上,那才是最浪漫的。”——鄭小瑛 人窮盡畢生都在尋找自己最愛的東西,幸運的是,鄭小瑛找到了這種熱愛,這種熱愛引導著一個人,走上靈魂的圣殿。 鄭小瑛有“拼命三娘”之稱,與她接觸的人,都能感受到她的激情澎湃,她也是世界上唯一80多歲仍然頻繁演出的女指揮家。記者問她為什么那么拼?她不以為然地說,音樂是我終身的工作。“身體好好的,腦子還可以,別人聽不懂的,我還能聽得懂,沒有理由拒絕吧。我有一個座右銘:急社會之所需,盡自己之所能,只要社會需要,我都還可以做下去。”鄭小瑛說她“身體好好的”,其實她之前得過癌癥,還是一連三次。“誰都做不了我的主,感謝上蒼,給了我好身體。之前患過三次癌癥,別人也在想我什么時候死,但是它沒有影響我的健康和體力。” 馬上就步入“90后”的老人家不是沒想過退休,而是時時在“觀察”著自己:在舞臺上的反應是不是慢了?“歌劇和協奏曲對指揮敏感度的要求很高,指揮交響曲你可以一個人說了算,但歌劇和協奏曲特別考驗指揮的反應。”鄭小瑛說,“排練時你可以跟演奏員說快點、慢點,可在舞臺上只能配合他們,不能自顧自指揮。如果我遲鈍了,就不應該打擾觀眾的耳朵。” 指 揮:鄭小瑛 我國第一位歌劇-交響樂女指揮家。第一位登上國外歌劇院指揮臺的中國指揮。曾任中央歌劇院首席指揮、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我國第一個志愿者樂團<愛樂女>室內樂團的音樂指導、和廈門愛樂樂團藝術總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