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她說寧要中庸的和平,不要輝煌的戰爭。

     老駱駝4753 2018-03-30


    瑪麗婭·特蕾莎

    (又譯瑪利亞·特蕾西亞,德語:Maria Theresia,匈牙利語:Mária Terézia;1717年5月13日-1780年11月29日,全名Maria Theresia Walburga Amalia Christina),奧地利女大公和國母,匈牙利女王和波希米亞女王。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之女,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一世的妻子。

    出生在奧地利的霍夫堡皇宮,憑借尊貴的血統得到了奧地利、匈牙利、波希米亞三頂王冠,并使她的丈夫和兒子獲得了神圣羅馬帝國皇冠,使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重現并煥發了活力,奠定了奧地利大公國成為現代國家奧地利帝國的基礎。[1]

    她在戰爭與和平時期都得到了褒貶不一的評價。1780年11月29 日,執政 40 年的瑪利亞·特蕾西亞,因三年前染上天花,健康狀況急驟惡化而死于心臟病。


    人物生平

    瑪麗婭·特蕾西亞生于奧地利維也納附近。

    1713年,她的父親、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六世發布國事詔書承認女性同樣可以繼承管理家族世襲領地奧地利大公國,由于神圣羅馬帝國的皇位不能由女性繼承,他迫使德意志諸侯們在“1713年國事詔書”上簽字以確保女兒的繼承權(瑪利亞·特蕾西亞有權承襲其奧地利大公之位,而瑪利亞·特蕾西亞的夫婿弗蘭茨一世則承襲其神圣羅馬帝國帝位),但這份詔書對諸侯們缺乏約束力。

    1740年查理六世皇帝去世之后,瑪麗婭·特蕾西亞依照詔書的規定成為奧地利首位女大公,諸侯們群起而攻之,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就此爆發。

    1742年,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巴伐利亞選帝侯、波希米亞國王卡爾·阿爾布雷希特利用諸侯們與瑪麗婭·特蕾西亞之間的矛盾得到了神圣羅馬帝國的皇位,史稱為查理七世。

    查理七世的繼位雖然得到了諸侯們的支持,但不能控制神圣羅馬帝國的中心奧地利大公國(今奧地利)和波希米亞王國(今捷克),更不用說群雄并起的德意志地區。他既無兵又無餉,只是個掛名皇帝而已。正在此時,瑪麗婭·特蕾西亞依靠奧地利皇室的力量打敗諸侯,鞏固了哈布斯堡家族在奧地利的統治。


    瑪麗婭·特蕾莎

    1745年,查理七世在四面楚歌聲中去世,瑪麗婭·特蕾西亞迫使查理七世的兒子馬克西米利安放棄了繼承要求,并巧妙地使自己的丈夫前洛林公爵弗郎茨·斯蒂芬繼承了神圣羅馬帝國的皇位。

    作為一個女強人,瑪麗婭·特蕾西亞在很長時間內保持著對全歐洲的影響力。

    她的丈夫于1765年去世,他生前只是一個尋花問柳形同虛設的皇帝(不過女王與夫君的關系始終和睦,且值得一提的是,兩人當年是在王室傳統中難以想像的自由戀愛下結為連理)。

    1780年瑪麗婭·特蕾西亞去世之前,她和她的兒子約瑟夫二世皇帝一直保持著神圣羅馬帝國的最高統治權。她的女兒們則在歐洲各國保持著王后的地位。其中最有名的是她的小女兒、法國波旁王朝國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托瓦奈特。她的另一女兒瑪麗婭·克里斯蒂安娜在破例的準許下嫁給了薩克森選帝侯的幼子阿爾貝特·卡西米爾(一位光蛋王子),并以泰斯辰公國為嫁妝;在岳母的刻意提拔下,兩夫婦后來一起擔任過荷蘭和匈牙利總督。瑪麗婭·特蕾西亞的另外兩個女兒瑪麗婭·阿瑪麗婭許配給了帕爾馬公爵,瑪麗婭·卡羅萊納則嫁給了那不勒斯國王費迪南多一世。

    瑪麗婭·特蕾西亞無疑是成功的統治者和政治家。在晚年,她致力于反對瓜分波蘭的戰爭和維護國際和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對俄羅斯帝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和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的敵對情緒,列強對波蘭的瓜分直到她生命的最后幾年才得以進行。



    少女時代

    瑪麗婭·特雷西亞(Maria Theresia),奧地利大公國女大公,匈牙利王國女王,波西米亞王國女王。出生在奧地利的霍夫堡皇宮。當時,她的父親皇帝查理六世已經32歲,還沒有孩子。皇后布倫瑞克的伊麗莎白·克里斯蒂娜曾生下一個兒子,但幾天后就夭折了。當時人們竊竊私語,說這是上帝對皇帝的報復,因為他執意娶了一位信仰新教的公主。


    據說瑪麗婭·特蕾莎出生時,皇帝查理六世正在拉克森堡皇室獵苑,清晨,來自霍夫堡宮的使臣將皇后即將分娩的消息告訴皇帝,他立即催馬急行了13英里來到霍夫堡。這些反映出皇帝對一個健康繼承人的重視。

    事實上,查理六世親身經歷過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0——1713年)。當時他的父親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曾想為他的小兒子查理成為西班牙國王,而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則想讓他的孫子腓力成為西班牙國王,在和法國的戰爭中失利。最后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的孫子安茹公爵腓力成了西班牙的腓力五世。

    1711年,在長兄約瑟夫一世死后,查理六世繼承了哈布斯堡家族的領地和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皇冠。他深知西班牙在王位繼承戰爭之后的情況——國力衰竭、百廢待興、民生凋敝,英國和法國在世界各地挖西班牙的墻角,這個龐大的西班牙帝國在拉丁美洲的統治江河日下,大量黃金的涌入并沒有給國家注入活力,反而抬高了物價,使得國內經濟很不穩定,簡而言之,西班牙已經完全失去了歐洲大國的地位,淪為新的競爭賽場上無足輕重的棋子。

    為了避免這樣的后果,查理六世在1713年就頒布了《國本詔書》,當時他沒有后代,他的兄長約瑟夫也沒有男性后代,只有兩個女兒。查理六世為了防止西班牙的悲劇重演,在這份詔書中特別強調哈布斯堡家族的領地奧地利、匈牙利和波希米亞不可分割,如果自己仍然沒有后代,那么約瑟夫一世的兩個女兒則可以繼承這些領地,這份詔書違背了《薩利克法典》的內容,該法典宣稱女性沒有繼承財產和土地的權利,1000多年來,這本法典一直被西歐和中歐各國奉為至高法典,查理六世為了得到歐洲列強的保證,同意神圣羅馬帝國的皇冠可以按照《金璽詔書》的規定,從七個選帝侯中選舉產生。作為保證,法國、普魯士等國都在這份詔書上簽了字。

    查理六世本來滿心想生一個男性繼承人,但等來的卻是個女兒。1718年,另一位公主瑪麗亞·安娜降生了,1724年,他們又有了一個女兒瑪麗亞·阿瑪利亞(活了6歲)。此時皇帝已經39歲,他再也沒有得到一兒半女,瑪麗婭·特蕾莎注定要成為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繼承者,這也注定了她艱難的人生。


    但是瑪麗婭·特蕾莎并沒有接受成為君主的教育,她的文學和藝術才能從小就得到充分的發展,而歷史和政治則沒有受到重視。小的時候還打算把她許配給她姨媽的兒子,俄羅斯皇帝彼得一世唯一的孫子,只是當后來當彼得二世于1730年早夭時,瑪麗婭·特蕾西婭就擺脫了遠嫁國外的命運,她聲稱她“已經為國家犧牲了一次,現在只是個未亡人,有充分的理由支配自己的第二次婚姻”,她五歲的時候就喜歡上了她的表哥,洛林公爵弗蘭茨·斯蒂芬。這位英俊矯健的貴族之子,在 15 歲時來維也納的宮廷里生活,英俊的弗蘭茨是她們姐妹閨房不變的話題。寬厚的查理六世答應了女兒的要求。

    1735年波蘭王位繼承戰爭后,為了安置路易十五的岳父,波蘭被廢的國王斯坦尼斯瓦夫一世,弗蘭茨·斯特凡為了奧地利,為了未婚妻,放棄自己家族領地洛林,而到遙遠的北意大利繼承絕嗣的美第奇家族的領地托斯卡納大公國。為了愛情作出這么大的犧牲,使查理六世皇帝和瑪麗婭·特蕾西婭公主備受感動,特許把小公主瑪麗雅許配給他的弟弟查理·亞歷山大(洛林親王)。成婚之后,這對夫婦得到了托斯卡納大公和大公夫人的稱號,并開始在北意大利建立統治。


    1740 年 10 月,查理六世在吃了有毒蘑菇后病倒了。眼看父皇病情日益惡化,已有 3 個孩子、現又第 4 次懷孕的瑪麗亞·特蕾西亞心中一急,暈倒在鐘愛她的父親床邊。人們趕緊把她抬出房間。10月20日,查理六世駕崩,終年 55 歲。


    當天,年僅 23 歲的瑪麗亞·特蕾西亞登基,繼承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全部領地,成為匈牙利和波希米亞的女王以及奧地利的大公。在登基大典上,這位年輕的女王強忍著悲痛,以清晰而義堅定的語調宣誓就位,發誓要將父業繼承下去。滿朝文武都被女王的美貌、勇氣和決心深深打動了,于是紛紛表示效忠,高呼:“女王萬歲!”

    作為神圣羅馬帝國唯一的女統治者,女王十分清醒地看到自己執政時所面臨的艱難形勢。在神圣羅馬帝國廣袤的國土上,只有一支不足 10 萬人的軍隊,而且士氣低落,指揮失靈,似一盤散沙。國庫空虛,食品匱乏,瘟疫橫行,民眾陷入絕望。而周圍的列強,一個個都虎視眈眈,隨時準備挑起事端,發動戰爭。因此,她惟有以百倍的勤奮,堅定的信念去迎接挑戰[1]


    婚史

    ·皇帝和女王

    瑪麗婭·特蕾莎本人的婚姻是以愛情而不單是政治利益做基礎的。瑪麗婭·特蕾莎19歲嫁給洛林公爵弗朗茨·斯蒂芬,1743年,她幫助丈夫獲得了神圣羅馬帝國的皇冠,為了延續哈布斯堡家族的王統,她和丈夫協定他們的后代姓“哈布斯堡—洛林”,瑪麗婭·特蕾莎是哈布斯堡最后的嫡系統治者,從約瑟夫二世開始統治神圣羅馬帝國和奧地利領地的其實是洛林家族的后代。


    皇帝和女王

    弗朗茨夫婦婚后30年共生育了16個子女,他們的11個女兒都以“瑪麗亞”為名,以此紀念圣母瑪麗亞。這對夫妻開始時生活幸福,閑暇時光,他們也一起出去旅行。一次皇帝和女王微服出行,女王口渴了,皇帝非常騎士的自告奮勇翻越籬笆墻去為女王摘了幾串葡萄,但他們被園丁發現了,身上又沒帶現金,就告知真實的身份,憤怒的園丁根本不信,大嚷:你是羅馬皇帝,我還是中國的國王呢。把他們夫婦關進了地窖。晚上才被衛兵解救出來。樂不可支的女王后來在這里立了一塊牌子以紀念這次冒險。上面寫著,羅馬皇帝犯了侵犯私人財產罪,匈牙利女王是他的同謀,甚至可以說是指使和教唆犯。但瑪麗婭·特蕾莎專注于帝國政務,她的時間全都用在恢復哈布斯堡帝國的地位上,皇帝本人在帝國的影響力則要小得多,幾乎不怎么插手政事,因此這對夫妻并沒有多少共渡的時光。弗朗茨皇帝為人寬厚浪漫,經常卷入緋聞事件,對此瑪麗婭·特蕾莎非常嫉妒和不滿。皇帝的女兒瑪麗亞·克里斯蒂娜女大公曾說:“皇帝是個好人,誰都能把他當做朋友來依靠,我們必須保護他,不讓他受到自己多情的困擾。母親對他的戀情非常妒忌”。

    ·婚姻探討

    瑪麗婭·特蕾莎和她丈夫弗朗茨·約瑟夫的關系是十分有意思的。瑪麗婭將奧地利、匈牙利、波希米亞三頂王冠戴在自己頭上,而僅僅給丈夫留下了“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這個名號。歐洲歷史上的女王,有不少在婚后自愿將大權讓與丈夫,但瑪麗婭則一直牢牢將丈夫和朝政大權都掌控在自己手里,弗朗茨皇帝除了尋花問柳表示對妻子的不滿,滿腔才智只能用于治理自己小小的托斯卡納公國,為家族,為自己積攢了一筆龐大的財產,大到足以可以付清全部國債而有余。瑪麗婭還建立“貞潔委員會”,打擊偷情的大臣和平民百姓。這個以維護道德風紀為目的的風紀警察組織深入全國各地,很不得人心,以致維也納咖啡館傳出最有名的笑話就是“弗蘭茨太太,請你管好自己的丈夫。”


    他們的婚姻也許對瑪麗婭·特蕾莎本人的婚姻觀產生了影響。當她的子女成年時,她開始著手安排他們的婚姻,這些婚姻后來被當成失敗婚姻的典范加以傳播,和“道德委員會”一樣,也成了瑪麗婭·特蕾莎最常為人詬病的失敗。當然這些婚姻大部分最終遵從了皇后本人的心愿,從而把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和歐洲一些其他王室聯系在一起。這些婚姻中唯一幸福美滿的是瑪麗亞·克里斯蒂娜女大公的婚姻,她是最善于贏取母親歡心的孩子,以至于父親去世后她從母親那里討來了自己選擇丈夫的“神圣權力”,她選擇了英俊年輕的泰斯辰公爵,瑪麗亞·克里斯蒂娜憑借出眾的美貌和智慧經營著自己的婚姻,由于沒有富庶的領地,這對夫妻還被任命為奧屬尼德蘭的總督,然而這樁婚姻造成了瑪麗亞·克里斯蒂娜和其他兄弟姐妹永久的裂痕,瑪麗亞·安托瓦內特甚至從不主動和她說話,當她造訪法國時,法國王后壓根當她不存在。



    1754年的女王一家

    弗朗茨皇帝1765年死在維也納,這對瑪麗亞·特蕾西亞來說是一場災難。她悲痛萬分,失去了對生活和工作的興趣,她甚至計劃將政權交給長子約瑟夫,自己到修道院里去。在大臣們的苦心勸諫下,她才回到政務工作中。但她長年穿起了喪服,搬到四壁都用黑色天鵝絨蒙上的房間居住,以哀悼亡夫。她規定宮廷女眷此后在宮內一律穿黑色服裝,并禁止使用脂粉。她自己的表于 1765 年 8 月 18 日停止走動。她在祈禱簿上寫道:“皇帝活了 680 個月,2958 個星期,20778 天,或 496992 小時”。她同弗蘭茨的幸福結合共經歷了29 年 6 個月 6 天,或者說經歷了“352 個月,1540 個星期,10781 天,或 158744小時”。1766 年 2 月 12 日,即她的結婚 30 周年紀念日,瑪麗亞·特蕾西亞是在掛滿了她“親愛的和偉大的丈夫”的照片的辦公室里度過的。她祈禱了很久,然后給她的女友恩岑貝格伯爵夫人寫信說:“……我無時無刻都在回顧和思考我昔日的幸福。當我還擁有幸福時,我利用的太少了。迄今為止,已經消逝的 30 年好像覺得只有 10 年。在厄運降臨以后的這 5 個月里卻好像已有 20 年。”對亡夫的思念之情躍然紙上。盡管如此,女王沒過多久就再度全身心地投入到國家的政務之中,按她自己的話說,是“為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為了不浪費時間,為了不致于忘卻自己的處境和責任”。 此后,瑪麗婭·特蕾莎在對丈夫的思念中度過了15年,她一直身穿黑色喪服,以痛苦疲憊,但莊嚴猶存的寡婦形象示人。

    1776寡居的女王


    逝世

    1780 年 11 月 29 日,執政 40 年的瑪麗亞·特蕾西亞,因 3 年前染上天花,健康狀況急驟惡化而死于心臟病。臨死前,她把子女都叫到身邊,對每個人都講了一些感人肺腑的話,她微笑著懇請約瑟夫要照顧好自己的兄弟姐妹。她不愿入睡,她要親眼看著死神的到來。晚上 9 點鐘,這位堅強的女王掙扎著站起身,似乎要向前走。約瑟夫快步向前并問:“陛下想到哪里去?”她沒有回答就倒下了,一陣痙攣后咽下了最后一口氣。就這樣,650年哈布斯堡王朝唯一的女統治者瑪麗亞·特蕾西業與世長辭了。影響力可以媲美歷史上任何一個偉大的女王,因此,盡管她生前從沒有用過“女皇”的頭銜,世人還是習慣地稱她為“奧地利女皇”。


    執政舉措


    繼位之戰

    登基后的第二天凌晨,女王就召開樞密會議,她的丈夫作為攝政王坐在她的左邊,其余 6 位先父時代就白發蒼蒼的的大臣按平時的習慣入座。女王堅定地表示,只有她才有權按照國事詔書繼承父位,并決心捍衛現有的條約和協定。同時,她將全部留用這些重臣,同他們忠誠共事,保住哈布斯堡帝國的地位。誠恐誠惶的大臣們為繼續留任而感到高興,一再躬身表示愿竭盡全力,輔助女王,重振霸業。


    女王畫像


    女王深信,是歷史賦予她一種使命,所以她以極大的熱情投入了工作。她了解到百姓對帝國的命運深感憂慮,便常到百姓中露面,竭力安撫他們。她敞開宮廷大門,接待最低一級的臣屬,聽取他們的要求和怨言。不久,年輕的女王就得到臣民們一致的贊譽:“女王萬歲!”

    女王以一種難以想象的勤奮工作著。遵照她的要求,侍從官塔魯卡為女王制訂了每天的工作日程,并呈送給她。女王看后,不禁憤怒地喊道:“什么?難道要我 8 點才起床嗎?”她立即用那充滿活力的手把 8 點改為 6 點,并在括號內加上“5 點:夏季作息時間”。她不顧宮中傳統,把晚餐由晚 11點改為 8 點半。因為對每一個案卷,每一項工作,她都要親自過目,她必須抓緊時間,晚上也要工作。她樂于全國各地巡視,在鄉下一口氣步行幾個小時,途中僅吃一頓便餐。她臨產前還到歌劇院接見演員,分娩后幾乎看不到她休養,沒兩天她就去走街穿巷,或伏案工作了。

    然而,預料中的危險不久就發生了。遵照慣例,女王向各領地的君主和歐洲各國首腦通報了她的登基。她的外交使節向各國表示希望能繼續保持彼此的良好關系,并確信國事詔書的各簽字國一定能履行他們承擔的義務。但是,原先就反對國事詔書的巴伐利亞維特爾斯巴赫王朝的國王阿爾伯特在查理皇帝逝世沒幾天后,就在法國的支持下提出繼承哈布斯堡家族領地的要求。因為當初查理六世繼承他哥哥約瑟夫一世的帝位的時候,承諾如果他沒有男性繼承人,就把帝位傳給約瑟夫一世的女兒,而他阿爾伯特就是約瑟夫一世的大女婿。他才是最正統的帝位繼承人,這場戰爭變成了約瑟夫一世的女婿和查理六世的女婿之間的帝位之爭。西班牙也垂涎于哈布斯堡王朝的領地。剛剛即位不久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趁火打劫,信奉“你看上那塊土地,把他拿過來就是了,辯護律師總是找得到的”原則,一方面對女王表示祝賀,另一方面卻暗中進行戰備,并在當年 12 月就派兵進攻了羅馬帝國的西里西亞省,這個昔日的“朋友”,成了女王的頭號敵人。

    繼普魯士之后,巴伐利亞與法國以及西班牙軍隊也加入戰爭,從而揭開了長達 8 年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的序幕。面臨如此嚴重的威脅,瑪麗亞·特蕾西亞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屈服和軟弱。她一再表示,將誓死保衛父輩留下的家業,寸上不讓。但由于父皇留下的國庫空空如也,軍備狀況極其惡劣。

    1741 年 4 月初,奧地利軍與普魯士軍在莫爾維茨會戰,結果普魯士軍獲勝。這一勝利,使整個歐洲都吃一驚,法國、英國、荷蘭、漢諾威和尼德蘭的代表都表示愿意與勝利者結盟。以前曾獲得各國確認的國事詔書成了一紙空文。1742 年 2 月,巴伐利亞選帝侯阿爾貝爾特登上帝位,成為神圣羅馬皇帝查理七世(這是最后一個非哈布斯堡王朝的帝國皇帝)。布拉格也被德意志各邦和法國軍隊占領。

    西里西亞被占,國事詔書遭廢棄,以及查理七世加冕,導致哈布斯堡王室的帝位旁落。這接二連三的打擊,使女王處于極其困難的境地。然而,也就在這時,瑪麗亞·特蕾西亞開始發揮出她非凡的才干,逐漸成為一個杰出的女統帥。

    首先,23歲的她在1741 年6 月前往匈牙利,參加加冕儀式。她頭戴王冠,頂蔽華蓋,登上匈牙利國王的寶座,大主教和匈牙利的王公顯貴向女王宣誓效忠。儀式結束后,女王在議會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她以承認匈牙利人的特權為代價,獲得議會和民眾的信任。匈牙利議會決定提供10 萬人的軍隊,與奧地利軍隊共同抗擊外國的入侵。接著,與英國結盟,獲得了經濟援助。在1742 年6 月忍痛通過簽訂條約,暫時承認普魯士對西里西亞的占有。使普魯士退出反奧地利的聯合陣線,暫時保持中立。局面終于逐漸扭轉,1742年從匈牙利開來的軍隊開始在西線轉入反攻。法國、巴伐利亞軍隊被趕出奧地利境內。1743 年 6月 9 日,克芬許勒元帥指揮的奧軍攻占慕尼黑,巴伐利亞殘部投降。隔斷在波希米亞的法軍最終倉惶逃離。查理七世成了一名沒有土地、沒有軍隊、也沒有錢的君主,在一個又一個城市流浪。


    由于形勢逆轉而深感恐懼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撕毀了保持中立的條約,于 1744 年 8 月率 8 萬軍隊再次向奧地利撲來,使奧軍又一次面臨危險。1745 年 1 月,查理七世皇帝因病駕崩,在臨死前他告誡自己的兒子,放棄皇冠,與奧地利講和。這一突然變故,使危機頓時煙消云散,通向和平的道路打開了。巴伐利亞與奧地利之間的戰爭結束了。瑪麗亞·特蕾西亞女王的丈夫弗蘭茨·斯特凡也因此被選為神圣羅馬帝國的皇帝,成為弗蘭茨一世。

    1745 年 10 月 4 日,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加冕典禮在法蘭克福舉行。當弗蘭茨一世和女王出現在大教堂時,人們歡聲雷動,大家不僅想看一看頭戴皇冠的羅馬皇帝的英姿,更想目睹這位己被稱作“皇后”的匈牙利兼波希米亞女王的風采。儀式結束后,皇帝舉起雙手,向皇后遞上金球和權杖,而皇后向她丈夫致禮,揮動手帕,親口高呼萬歲!這時,群情激昂,“皇帝萬歲! 皇后——女王萬歲!”的歡呼聲經久不息,人們都為這一對恩愛的帝王伉儷而自豪。

    加冕典禮

    1745 年圣誕節,維也納上空雪花飄揚。嘹亮的鐘聲敲響了,它不但在慶賀圣誕,而且在祝賀奧地利同普魯士締結了和約。英格蘭、西班牙和法國也 繼提出議和。1748 年,長達 8 年的奧地利帝位繼承戰爭終于結束了。瑪麗亞·特蕾西亞女王雖然失去了西里西亞領土,但卻成功地維持了父皇時代的大部分領土。神圣羅馬皇帝的桂冠也重新歸于哈布斯堡王室。全歐洲都把瑪麗亞·特蕾西亞尊為皇后兼女王,甚至連老對手腓特烈二世也稱她為“匈牙利女王”了。


    上帝的憐憫使我得以堅強,使我能夠在他為我安排的布滿荊棘、痛苦和淚水的道路上徘徊前進;就算戰斗到最后,我寧可賣掉最后一條裙子,也絕不放棄西里西亞!——瑪麗婭·特蕾莎

    兩次西里西亞戰爭后,女王和普魯士國王成為了仇敵,要知道巴伐利亞的國王是為權利而戰,而且從來沒有承認過《國事詔書》, 而普魯士的腓特烈卻不一樣,他不但是老皇帝查理六世的教子,在他背叛父王被關起來后是老皇帝把他放出來的,而且老皇帝非常喜歡他,曾經有把小特蕾西亞嫁給他的打算,只是因為帝國第一名將歐根親王反對和小公主不愿意才作罷。但是老皇帝還是很看好腓特烈,每年從私庫里給他撥出了8000銀幣作為生活補助,為的就是要腓特烈幫助女兒守住江山,腓特烈也答應不辜負老皇帝的信任,莊重的在《國是詔書》上簽字,將來一定會為保衛他親愛的表妹不惜一戰。結果老皇帝一死,腓特烈這個年輕時候寫出反馬基雅維利主義的文藝青年卻站到和反奧地利一方去了,沒有一點理由就去搶占西里西亞,后來腓特烈承認,年輕時渴望榮譽,希望別人知道他的名字促使他發動了那場戰爭。

    中年的女王

    為了奪回西里西亞,懲罰騙子、強盜、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女王在外交大臣考尼茨-里特貝格的幫助下,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動,居然和哈布斯堡王朝的死敵,法國波旁王室達成和解,歐洲外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逆轉,奧地利、法國、俄羅斯三個龐然大物歷史性地站在同一條戰壕上,而普魯士則除了遠在海外的英國,在大陸上沒有一個盟友。眼見形勢不妙,腓特烈二世再次先下手為強,1756年突襲中立的薩克森王國,拉開了七年戰爭的戰幕。他上次戰爭的盟友奧古斯特三世措手不及,退走波蘭。腓特烈二世聲稱,為了對付瑪麗婭·特蕾莎、俄國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女皇,法國路易十五的情婦德·蓬帕杜爾夫人這三條裙子的陰謀,他不能坐以待斃。戰爭的先機就是要看誰先占領薩克森和奪占他的國庫。整個歐洲都被腓特烈這種不宣而戰的行為激怒了,因為據說只有野蠻的土耳其人才這么干。這一次,有了兩個陸上大國的幫助,奧地利戰略優勢明顯,經過前期短暫的失敗后,道恩元帥在科林戰役擊破腓特烈,解了布拉格之圍,普魯士在盟國合圍之前首先擊破奧地利的戰略計劃徹底破產,在以后的時光中,盡管與全歐為敵死戰不屈的腓特烈二世打出了一系列奇跡般的經典戰例,一次又一次的擊敗她的軍隊卻永遠也撕不破她編制的戰略羅網,女王也在戰爭中不斷修正自己的錯誤,撤掉了無能的小叔子加妹夫洛林親王的軍隊總指揮的職務,提拔名將利奧波德·約瑟夫·道恩元帥擔任總指揮。1758年霍克齊戰役后,腓特烈戰前的三個元帥統統戰死,老兵損失一半以上。絕望的腓特烈在身邊隨時帶著毒藥,他自己都明白,只有奇跡才能挽救勃蘭登堡王室。奇跡終于出現了,眼看奧俄兩軍將直搗柏林,卻因為俄國女皇伊麗莎白一世突然病逝,繼位的德國人彼得三世倒向普魯士一邊,使得腓特烈二世死里逃生。瑪麗婭·特蕾莎的勝利打了折扣,加之長期的戰爭使國家財政惡化,女王最后不得不解散部隊來挽救經濟。最終與1763年簽訂了《胡貝圖斯堡條約》,保持戰前狀況。由于沒有能夠收回西里西亞,普魯士終于取代巴伐利亞成為帝國境內能對奧地利造成威脅的第二大國,給奧地利王室在德國的地位留下了隱患。


    開明專制

    這兩場戰爭給了瑪麗婭·特蕾莎很大的名氣,但她對歷史的影響還不止于此。在18世紀,“開明專制”成為歐洲流行的政治時尚用語。瑪麗婭也不甘落伍,以“開明專制”為旗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在中央成立了“公共及宮廷事務督導部”以統一管理所有領地的行政和財務,成立“國務會議”作為最高咨詢指導機關,各職能部門都置于其下。這是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社會經濟方面,取消地主擔任國家收稅人的權利和領主裁判權等特權,同時減少農民的勞役地租和代役租的數量等。[2]這些措施,緩和了地主和農奴的矛盾,也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在此期間,奧地利的政府收入20年間增加了近3倍。農奴制一直是束縛中東歐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大痼疾,女皇雖然沒有宣布廢除,但已經為此作好了鋪墊。瑪麗婭·特蕾莎還開始了教會改革,主要是迫使主教們向皇帝效忠,而不是向羅馬教皇效忠。



    晚年


    艱難執政

    1765年,弗朗茨一世皇帝去世。瑪麗亞·特蕾西婭一直深愛丈夫,弗朗茨死后瑪麗亞·特蕾西婭一直身穿黑色的喪服,渡過了她人生的最后十五年。對于瑪麗亞·特蕾西婭來說,丈夫不僅僅是生活得伴侶,20年來,他的寬容和大度,對她執政的不干涉對她來說是一種支持,使她能夠把哈布斯堡家的事業和利益凌駕于神圣羅馬帝國的利益之上。她已經做了25年奧地利女大公,22年神圣羅馬帝國的無冕女皇,她感受著德國諸侯還有心懷惡意的歐洲列強的壓力,對她這樣一個傳統的女人來說,這頂王冠早就是一種壓力了,盡管弗朗茨一世在政治上無作為,這卻客觀上放縱了瑪麗亞·特蕾西婭的政治思想和政策,那些蓋著皇帝璽印的帝國詔書其實是蓋著皇后的印信,哈布斯堡諸皇帝的時代早就過去了,但哈布斯堡帝國還沒有崩潰。



    弗朗茨一世一死,他的長子約瑟夫皇儲就成了新皇帝。約瑟夫從小他就被按照皇位繼承人的標準培養,他成長的年代正是母親鞏固權力的年代,正是開明專制的政策在奧地利發展的年代。他似乎比父親更能協助母親管理龐大而腐朽的古老產業,然而他有個致命的缺點——過于熱心,過于激進了。他所管理的如果是法國或英國,他就會成為人民稱頌的君主,但他的祖國奧地利則不同。他是個理想主義者,希望在這個古老的國家內部完全廢除農奴制,崇尚法國式的理性主義,然而他沒有看到奧地利的矛盾:多個互不相容的民族,各有勢力的大貴族和大地主們,德國諸侯虎視眈眈,英國已經和普魯士結成同盟,法國和奧地利這對老對手打算忘記過去,結成聯盟,但兩國的貴族互相卻矛盾重重,兩個大國都被連年的征戰拖得虛弱不堪,都已經經不起任何折騰和動亂了。但約瑟夫二世卻仍舊銳意改革,他打算樹立自己開明君主的光輝形象——他成功了,至今奧地利人認為約瑟夫是個親近民眾的皇帝,作風樸實、銳意創新,然而他的每次公開亮相都是計劃好的,經過反復演練的,即便他到妹妹瑪麗亞·安托瓦內特的王國去,也不忘矯飾自己的行為,一便合乎法國民眾的口味。他和弗里德里希二世走得近,支持他瓜分波蘭并且打算自己也分一杯羹,他還強制性的要求通過土地改革、宗教改革……

    年輕的約瑟夫還積極參與巴伐伊亞王位繼承戰爭,提出以奧地利管轄的奧屬尼德蘭(今天的比利時)和巴伐利亞交換。弗里德里希二世不希望看到奧地利的勢力在德國擴大,組織公益同盟相對抗。對于這場無益的土豆戰爭,瑪麗婭曾明確表示反對,并說出她一生中另一段名言:“最輝煌的勝利也比不上平庸的和平。”

    總的來說,瑪麗亞·特蕾西婭進入了人生最為艱苦的時期。約瑟夫皇帝想要權力,一便推行他的改革,然而瑪麗亞·特蕾西婭卻不愿交出權力。她和伊麗莎白一世女王不同,她并不珍愛這份權力,但假如約瑟夫拿到了這種權力,奧地利就會走上一條崩潰的路,一副老朽的骨頭經不起任何風吹雨打,約瑟夫卻偏偏要把它放在風口浪尖上。她的兒子并不理解母親的意思,他過于理想化,過于沖動。因此瑪麗亞·特蕾西婭絕不讓兒子單獨執政,可以想見這會引起弗里德里希二世怎樣的一通冷嘲熱諷。

    在執政的前25年,瑪麗婭·特蕾莎已經在和大半個歐洲作戰,她對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很不信任,也不寄望法國會為了奧地利大動干戈,她只希望奧地利能風平浪靜的度過18世紀最后幾十年,但在她執政的后15年,卻開始和兒子互相制衡,一方面她不愛權力,一方面她知道兒子會因此怨恨她,她還是緊緊地抓住了哈布斯堡家族的權杖,約瑟夫要瓜分波蘭時,她曾竭力阻止,瑪麗亞·安托瓦內特來到法國時,她不厭其煩地教導她,忍痛勸說自己的女兒和杜巴麗夫人說上一句話,盡管她自己對杜巴里深惡痛絕。路易十六和瑪麗亞·安托瓦內特結婚7年沒有子女,她敦促約瑟夫前往凡爾賽一看究竟。在她生命的最后十五年,她其實已經不是在和普魯士明爭暗斗,而是竭力保持奧地利的穩定。1780年她死于肺病,約瑟夫真的掌握了權力,在奧地利的改革上升到了新的階段,茨威格稱此是“一場災難”,當歷史教科書把奧地利的開明專制描繪成18世紀君主制的典例時,它實際上忽略了一點:如果約瑟夫不是獨立執政十年就死去,也許哈布斯堡家的奧地利帝國早就不存在了。


    瓜分波蘭

    瓜分波蘭對瑪麗婭·特蕾莎來說是一次失敗,自從七年戰爭以來瑪麗婭·特蕾莎一直力圖維持奧地利、匈牙利和波希米亞三國的和平,因為她知道哈布斯堡家族的產業是用聯姻和血統維系的脆弱、輝煌的廣闊領土,這篇領土上生活的民族間沒有共同的文化,奧地利人占有絕對至尊的地位,卻沒有絕對的優勢,換言之,國家很不穩定,任何動亂都可能使國家瓦解。


    因此瑪麗婭·特蕾莎竭力避免戰亂,而且還要避免和她的死敵弗里德里希二世合作。然而1772年瓜分波蘭事件使這兩件事同時發生了。 約瑟夫二世對此并不了解,他缺乏政治手腕,也不是非常聰明,但看問題冷靜清楚。他想要獲得權力、想要歐洲承認他的地位(而不只是被瑪麗婭·特蕾莎保護的人),但他也同樣敬畏母親。他不是明目張膽的要求權力,而是不自覺的在宮廷里形成了新的政治中心,首相考尼茨甚至也深處這個中心之中。約瑟夫跟隨母親的死敵弗里德里希二世,因為他對普魯士的開明專制更為欣賞,他迫切要求和普、俄一同瓜分波蘭,這樣做不僅會使奧地利得到大片領土,還會樹立他的個人威信。因此,當談判展開時,奧方的代表是約瑟夫皇帝和首相考尼茨,而不是真正的奧地利統治者。瑪麗婭·特蕾莎的第一著就這樣輸了,從國家和個人的角度來說,她都不愿看到奧地利參與瓜分波蘭,但約瑟夫二世堅持這樣做,再者女大公本人也不愿看到普魯士從中獲得利益。她非常違心,她的道德感很強烈,深怕瓜分波蘭在道德上說不過去,再說波蘭是法國的盟國,瓜分波蘭會不會使剛剛依靠聯姻緩和起來的法奧關系重新緊張?她的小女兒瑪麗亞·安托瓦內特還在法國做太子妃,這樣的行為會不會使她為難?弗里德里希二世真的可信嗎?倫敦、巴黎或是馬德里真的不會飛來責難的聲音嗎?波蘭真的會屈服嗎,不會在不穩定的奧地利內部煽動民族浪潮嗎?她越是想這些問題,越是覺得焦慮,但整個議會都接受了約瑟夫和考尼茨的想法,他們兩個都是瑪麗婭·特蕾莎一手培養的,現卻站在她的死敵一方,甚至整個國家都站在與她的愿望相悖的一方。她執政32年,此刻真真正正地感到權力在流失,從她手中流到兒子的手中。斯蒂芬·茨威格曾這樣形容她:“她的那頂王冠,對她來講,早就是一種負擔了”,但是,為了守住哈布斯堡家族的產業,為了沖動的兒子不至于將這個國家引入動亂,她還得繼續緊握權杖,她和兒子共同執政15年,從來沒有真正放手讓兒子發號施令,她——從各方面來講——都是很傳統的女性,因此要她一直充當黑臉的角色和兒子對立,恐怕對她來說是更大的考驗。


    家族成員

    父親:查理六世(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母親:布倫斯威克-沃爾芬比特公國的伊麗莎白.克里斯丁郡主(其妹夏綠蒂乃俄羅斯彼得二世之母)丈夫:弗蘭茨.斯蒂芬〔1708年12月8日-1765年8月18日〕,1735年失去洛林公國后獲得托斯卡納大公國做為補償, 1736年結婚, 1745年成為神圣羅馬皇帝弗蘭茨一世

    個人名言

    「寧要中庸的和平,不要輝煌的戰爭。」

    「我寧可賣掉最後一條裙子,也絕不放棄西里西亞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超碰|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下载|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好看电影| 熟妇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东京热人妻无码一区二区av| 玩弄漂亮少妇高潮白浆| 国产综合久久亚洲综合| 日本一道本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中文| 日本喷奶水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不卡无线在线一二三区观| 日韩精品卡2卡3卡4卡5| av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老熟女露脸视频| 99福利一区二区视频| 影音先锋2020色资源网| 亚洲精品日韩精品久久| 欧美人与动牲交片免费| 男人又大又硬又粗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欧美中文字幕无线码视频| 欧美人与禽2o2o性论交| 国产愉拍精品手机|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合集|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东北寡妇特级毛片免费|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L| 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 免费在线黄色电影| 任我爽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小说区| 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中文字幕懂色|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成人无码特黄特黄AV片在线 | 亚洲乱亚洲乱少妇无码| 无码日韩做暖暖大全免费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