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最接地氣的國民飲料---豆漿,不但營養豐富且價格親民,受到我們中國人的廣泛歡迎,正所謂“人紅是非多”,豆漿也有豆漿的煩惱。例如,許多人誤認為腎不好,不能喝豆漿;豆漿會導致痛風,尿酸高者不能喝.....真的是這樣嗎?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咱豆漿禁得起多少詆毀,就受得了多少贊美。請腎內科專家陳茂盛醫生為腎上線的小伙伴們撥開迷霧,來講講這個大家十分關心的話題。 豆漿,植物蛋白多不利于腎病? 傳統觀點認為:大豆制品(如豆腐、豆漿)含有大量植物蛋白,植物蛋白缺乏人體必需氨基酸,吸收差、產生廢物多,不利于腎臟病。 然而真相是,豆漿由大豆(通常為黃豆)制作而成,大豆是一種極好的蛋白質來源,不同于米面等其他植物蛋白缺乏賴氨酸等必須氨基酸,大豆富含人體所需的全部必須氨基酸,在氨基酸組成和比例上跟動物蛋白差不多1,生物利用度也是很高的。因此,腎病患者在適量喝的情況下,不會對腎臟病產生不利影響。 那么,多少算適量呢?按照蛋白質等量替換,一杯400ml豆漿(20g黃豆)跟一罐250ml牛奶所含蛋白質量相近,均約為8g優質蛋白。 除了都含有豐富優質蛋白,在其他營養成分上,牛奶和豆漿有各自的優點,牛奶補鈣效果更突出,而豆漿又富含牛奶缺乏的異黃酮、膳食纖維,因此,咱們腎友在控制總蛋白質攝入的情況下,牛奶和豆漿可以搭配著喝。 尿酸高,喝豆漿會痛風? 許多人認為:大豆嘌呤高,喝豆漿容易痛風。 真相是:經常食用豆制品,減少肉食的攝入,反而可降低高尿酸患者發生痛風的風險。 已有明確研究表明,飲食上吃大量肉食、海鮮會明顯增加高尿酸患者發生痛風的概率,這一點咱們腎友應該很清楚了。尿酸高了以后,醫生經常會叮囑:肉食限制量,少吃海鮮。 與肉食類相反,經常吃大豆卻與痛風風險低有關。對于習慣吃大量肉食、肥胖的高尿酸、痛風患者而言,減少肉食,適當用低脂奶、豆腐、豆漿等其他來源補充蛋白質,反而有益身體健康。 ??????? 例如來自中國人群的研究 ▽ 腎病綜合征,不能喝豆漿? 腎病綜合征的腎友,因為大量漏蛋白,會害怕吃了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尿蛋白會漏的更多,不敢喝豆漿。 而真相是,缺乏蛋白質的飲食會進一步使肝合成白蛋白減少,導致血白蛋白降低,這意味著反而會加重腎綜腎友的病情。為了安全起見,一般正規醫生都不會對腎綜的人去嚴格限制優質蛋白食物,可以正常吃。 因此,咱們腎病綜合征的腎友也可以適量喝豆漿,還有可能帶來額外的好處。由于大豆中的飽和脂肪酸(俗稱“壞”脂肪酸)含量低,而不飽和脂肪酸(俗稱“好”脂肪)比例高,可能對血脂水平下降有益。3 眾所周知,腎病綜合征的腎友,許多伴有高脂血癥,早期一項觀察性研究表明,大豆類食物能讓腎病綜合征的患者血脂降低30%左右。3 豆漿鉀高、磷高, 腎功能不全不能喝? 還有一些人認為,大豆中的磷和鉀含量都很高,腎功能不全患者不能喝? 真相是,整顆大豆中的磷和鉀含量的確很高,但是在大豆加工制作成豆腐、豆漿后,磷和鉀的含量明顯減低。咱們腎功能不全、或者是腎衰竭透析的腎友,一天適量喝200ml左右,并不會讓磷和鉀的攝入超標。 來源于中國食物成分表 ▽ 喝豆漿會脹氣、腹瀉,別喝? 不少人表示:喝豆漿會感覺不消化,脹氣、腹瀉。 確實,豆漿中含有一些抗營養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劑,如果制作不當,會導致惡心、腹痛、脹氣、腹瀉等不適。 但這些抗營養因子加熱處理后即可消除,咱們自己制作豆漿時用大火煮沸,然后再用小火煮5分鐘,就可以把這些讓人不適的有害物質破壞掉,因此,豆漿制作方法很重要,不要喝沒有煮熟的豆漿。 當然,類似牛奶過敏一樣,即便加工方法合理,一些人會對大豆過敏,產生一些不適反應。如果喝豆漿后感到身體不舒服,那這種體質的人就不適合喝了,可以用其他食物如肉、奶、蛋、全谷物等其他食物彌補營養。 參考文獻: 1.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 2.Purine-rich foods, dairy and protein intake, and the risk of gout in men.NEJM 3.lipid abnormalities in nephrotic syndrome.uptodat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