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證期,在原文中沒有直接提出來方劑,但是從它所的表述表明,“痛有定處”,我們可以考慮辛涼解表法,一定要加上清肺泄熱法。我也說在《千金》葦莖湯里頭,三仁不用,一定要用到葦莖或者蘆根,現在我說,魚腥草是治療肺癰的典型藥物,代表藥物也可以加上,一定要在銀翹散的基礎上加用。
?潰膿期,膿成潰后,正氣已虛了,所以他提倡用桔梗湯,排膿解毒。有人主張,也可以兩方早期使用,不管是釀膿期,還是成膿期,都是很有力的。

?咳嗽上氣,這部分,我們特別講了幾個有關肺脹的治療方子。
?
咳嗽上氣概念:肺氣脹滿,以咳嗽上氣,喉中痰鳴,甚則喘不得臥,為主癥的一類疾病。
咳嗽上氣病機:肺氣上逆。
?
癥狀:氣喘、氣急。
?
病因、病機:素有內飲,復感外邪。有的是風寒之邪誘發,有的是風熱之邪誘發。內外合邪,肺氣脹滿。
第3條、第4條,我說,提示了虛、實兩種不同病情。
?
辯證施治:我講了
?* 寒飲郁肺的射干麻黃湯,散寒宣肺,降逆化痰。
* 痰濁壅肺的皂莢丸,清滌痰濁。
* 寒飲挾熱,這就是厚樸麻黃湯,和澤漆湯,兩方的比較。請大家注意再自己去看一下。
* 飲熱郁肺,熱重于飲,喘重于咳,我剛才講“目如脫狀”,和西醫的極度乏氧,造成的“蛙目”,是一個類型的。越婢加半夏湯。宣肺泄熱,降逆平喘。這是我們重點要求的。
* 喉中痰鳴,如水雞聲,甚則喘不得臥,寒飲郁肺,表證較輕,射干麻黃湯證。
* 再就是小青龍加石膏湯證。寒飲挾熱,飲重于熱,咳喘并重,小青龍加石膏湯,食解表化飲,清熱除煩。
?
?下課。=================== 同學們好,我們現在開始上課.
?
上一次課我們把第七篇《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篇,講完了,關于“咳嗽上氣”的部分,我們作一下簡要的回顧。
我們開始講了它的病情比較復雜,上、下、表、里、寒、熱、虛、實皆有,但是通過條文的分析,
* 首先說麥門冬湯證,我們是按照它治療虛熱肺痿,給大家介紹的,它實際上在“咳嗽上氣”里面,也可以說麥門冬湯治療虛嗽。
?
也就是說,在虛證里面,麥門冬湯除了主治虛嗽以外,還有虛喘,
* 虛喘證就是在第3、4條文,虛、實兩種不同病情當中,有腎不納氣的虛喘,沒有處方。
根據我們看《金匱要略》張仲景的原意,適合用于金匱腎氣丸作基礎方,加人參、胡桃、白果,還有一些定喘的藥,象五味子、補骨脂等,這是虛喘。
?
昨天所講的那些內容,大體上是屬于實證的范疇,有痰和飲的不同,痰就是第7條皂莢丸證,我已經說過了,在當時他沒有從肺系吐出的意思,有形之痰,有形之痰的概念,而是講“吐濁”,象皂莢丸證講的是“時時吐濁,但坐不得眠”,所以我們講是痰濁壅盛所致,用皂莢丸來清滌痰濁,這是“痰”的概念。
?
剩下的那些,所說的肺脹,是一種素有飲邪,又復感外邪所致,有的外感風寒之邪,有的外感風熱之邪,因此,有飲邪挾熱的,有熱輕,熱重之別,又有飲重、飲輕之別,所以,這一部分,請大家注意,為什么一定有小青龍湯作底方,就是因為,它屬于表里雙解的方劑。
因此我們首先介紹了,肺脹的一種以“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為特點的寒飲郁肺證,“射干麻黃湯主之”,它的加減法,就是在小青龍湯的基礎上針對表證為輕,去掉了桂枝,為避免化濕不利,去掉了芍藥甘草,用大棗來和中,關鍵是除“喉中痰鳴”,用了射干,同時配合紫菀、冬花來止嗽化痰,這射干麻黃湯一定得考慮,而且是有“喉中痰鳴”這樣的特征。
再一個我們講了厚樸麻黃湯這個方子,也是由小青龍湯化裁而來,他僅僅在原文里面提到了“脈浮”的問題,這個“咳而上氣,肺脹”,這當中的內容我請大家自學,就是參照《千金》、《脈經》這方面作一下補充,但關鍵請你注意的是,厚樸配麻黃定喘的作用非常好,而且汲取了小青龍湯的四味藥,即兩個藥對(干姜,半夏;細辛、五味子),迎合了肺的生理功能。
如果飲重而挾熱輕,咳喘并重者,就是用小青龍加石膏湯,其中石膏是2兩。要特別請注意的就是麻黃配石膏,麻黃重于石膏,是什么作用。而越婢加半夏湯,是石膏重于麻黃,我們叫越婢加半夏湯,將來在第十四篇的《水氣病》篇,還能夠學到越婢湯、越婢加術湯,也就是說,麻黃配石膏,石膏量重的話,一定是熱邪、飲邪的互結,要通過發越水氣,兼清里熱,所以,在這個方子里面,他仍然是體現加減法的問題,所以請同學們課后復習。
再一個我們講到“澤漆湯”,這個方子對肺癌的治療有臨床意義,時間關系,我們就復習到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