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式薪酬績效管理 私信“績效”二字,附送長達一小時的【KSF薪酬績效視頻】 華為 任正非 這篇文章來自任正非的內部講話。年逾古稀的他思想更為深邃,視角也更為獨到,在他看來,企業管理遵循的是人性和欲望的邏輯,華為能一路披荊斬棘屹立行業之巔,就是因為團隊既能激發欲望,也能控制欲望。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知識型勞動者的欲望可以被分為五個層面: 對任總的企業欲望管理理論進行分析,我們也不難發現這五個層面正是對應著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5個層面,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這也是每個人在社會上進步和成長的一個縮影,所以華為抓住了每個階段員工成長的欲望,也就抓住了企業管理的本質內容。 員工想加工資,就如老板想盈利如果固定工資不破,員工的動力從哪來?業績下降之下,企業從哪里拿更多的錢來激勵員工?薪酬的激勵性與公平性如何平衡?員工要安全感也急盼加工資如何同時實現?(本文給出正確答案!) 最近,我看到一套薪酬機制,表面看起來好象很完善、很豐富、很接地氣的樣子,但實際上有著非常大的問題。 薪酬設計,既要按企業分類,還要按層次、崗位分類 在這幾個薪酬方案中,最顯眼的就是“固定工資”。例如,年薪制=月度固定工資+年底年薪工資。如果月度工資是固定的,員工在每個月還有動力嗎?如果員工每天、每月不努力,年底怎么會有好的結果呢。因此,很多員工總是在年末時拼命沖業績、做政績,如果一年只努力兩三個月,全年業績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薪酬模式決定員工的活力和創造力
“固定工資+提成+分紅”的傳統思維要用上更好的機制
人性是懶惰的: 固定工資就會讓懶惰的人性充分的展示出來。 人性是逐利的: 寬帶薪酬、量化薪酬都是通過利益驅動來激發員工的潛能,讓員工多勞多得,讓員工為自己而做,很多企業的業務部門就明顯比后勤部門更有激情和創造力,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業務部門有業績提成,而后勤部門大部分都是相對固定的薪酬。 管理層、業務型員工建議采用KSF薪酬全績效模式:激勵員工創造更多的產值和價值。 后勤基層員工建議采用PPV量化薪酬模式:激勵員工多勞多得。 薪酬改變了,員工的心態和狀態就會改變 KSF與PPV倡導的薪酬績效模式是怎樣的?
KSF薪酬全績效設計案例(生產經理)某餐飲企業單體店落地KSF、PPV三年后的持續經營成果: 留言 或 私信“績效”二字,附送長達一小時的【KSF薪酬績效視頻】 運營:段老師 用心做您的終身績效伙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