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就是處暑節氣了,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4個節氣,秋天的第二節氣。 處暑,也叫“出暑”,意即炎熱離開,意味著進入氣象意義上的秋天。 那么,處暑應該如何養生,你知道嗎? 明日處暑,“吃一肉”,“喝二茶”,做好3件事,少生病,更健康 明日處暑,“吃1肉” 民間有:“處暑送鴨,無病各家”的俗語,因此,處暑節氣,要吃鴨肉。 鴨肉性寒、味甘、咸,歸脾、胃、肺、腎,可以補虛勞、補血行水、清虛勞之熱、滋陰養肺、潤燥生津。 需要注意的是,皮下脂肪高的鴨子,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肥胖的人不適合食用。 百合燉鴨,醇香清潤可以醇香清潤,非常適合處暑時節食用。 ![]() 明日處暑,“喝2茶” ①蒲公英馬齒莧茶 體質濕熱的人,經常面部和鼻尖油光發亮,容易生粉刺、瘡癤,經常感到口臭,口苦或者嘴里有異味等等。 暑時節,還處于長夏期間,雨多濕氣重,并會使人有悶熱感。此時,不妨喝點祛濕茶,健脾祛濕,改善身體不適。 將蒲公英、馬齒莧、赤小豆、淡竹葉、薏苡仁、芡實、槐花幾種搭配在一起,可以去除體內濕熱,效果很好,不妨試試! ![]() ②人參百合玉竹茶 防秋燥,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就是多喝水,飲茶水,可以很好的潤燥、排毒。 人參、百合、苦蕎、玉竹、蒲公英,五種搭配在一起,可以滋陰潤燥,養心安神,是對抗秋燥非常不錯的飲品。 ![]() 明日處暑,做好3件事,少生病,更健康 第1件:多睡1小時 處暑節氣,是由熱到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的陰陽之氣也會從盛到衰轉換。 因此,此時起居作息應作相應調整,建議增加睡眠一小時,并且保證有質量的午覺。 這樣做不僅可以讓人精神充足,還可以在冬天來臨之前保存能量,養精蓄銳。 可以在晚上提早入睡,并且,堅持午睡的好習慣,即使睡不著,但閉目養神也是對身體有好處的。 ![]() 第2件:注意“秋凍” 所謂“春捂秋凍”,是讓體溫在秋時勿高,以利于收斂陽氣。 因為熱往外走時,必定有寒交換進去。 早晚比較涼,要注意增加衣服。 “秋凍”要十分注意,保護好肩膀、肚臍、肩膀、雙腳,避免受寒,危害身體的健康。 第3件:調養脾胃 在處暑時節,一定要調養好脾胃,為秋冬進補打好基礎,助力身體少生病。 粥能補益陰液,生發胃津,健脾胃,補虛損,最適合養人,此時不妨吃點山藥粥、小米、南瓜粥、山楂粥等。 最后,祝大家在處暑時節吉祥安康,快樂!大家知道關于處暑的知識嗎?歡迎在下方評論交流哦! 專注養生,傳播健康資訊!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的朋友歡迎收藏評論或轉發哦,期待下次與您分享! (文中配圖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
|
來自: 昵稱34398161 > 《養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