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與吐納術太極拳與吐納術 文 / 阿 倫 太極拳有三大理論基礎,其中一大理論基礎為道家的吐納術,簡單地講是太極拳的調息,也就是太極拳的呼吸。太極拳的呼吸十分重要,要調好呼吸,不但要做靜功,站樁,也要在動功中實踐、培植、發展。要想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則要從呼吸論起。 呼吸人人不學而會,從脫離母體后即自然由臍式呼吸變為口鼻呼吸,也即是又胎呼吸變為人的自然呼吸,而呼吸的空氣則充滿世界,不用花錢去買,不用勞力去取,隨君取舍。但人生的呼吸大有學問,因為呼吸的氣關系到人的壽命,人的健康。古云:氣長壽長,氣短人亡。能夠好好地把握呼吸,你的生命會更長,美好的世界會更長地讓你享受,因此,自古以來,人們都去研究、探索人的長壽之道。道家創立的吐納術就是人的長壽之術,也是太極拳采用的基礎理論之一。 為了使人的呼吸更科學,人們創造了深呼吸的辦法,來增加呼吸的層次,增加呼吸的深度,使先天之氣與后天之氣進行混合,結合成太極拳所需要的混元罡氣。這混元罡氣又在反自然呼吸中,即逆腹式呼吸中激發了人的潛能,使之達到呼吸的細勻深長,從一分種十八次練到一分鐘一次為一息的深長呼吸,達到了氣長壽長的目的,延緩了衰老。 師云:別看天地只是空,精華就在呼吸中。一點不錯,人的精華就在呼吸中體現,美好生活就在呼吸中實現。讓我們好好把握呼吸吧。 而一般人的淺呼吸、體呼吸、胎呼吸、嬰兒呼吸、內呼吸均為先天呼吸,外呼吸、胸腹式呼吸為后天呼吸,這樣就形成了呼吸中的兩層氣。太極高手都應該有兩層氣,打拳時,先天之氣從涌泉上升至丹田,后天之氣從百會下降至丹田,這樣,太極罡氣在丹田中混合,并在一開一合、小腹一凹一凸中,完成太極拳的拳勢呼吸。 太極拳是內家拳,所謂“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這口氣就是靠吐納術練出來的。 什么是太極拳的拳勢呼吸呢?拳勢呼吸也就是開吸呼合,升吸降呼,收吸發呼,但各式太極拳的要求有所不同。像楊式太極拳,一般只要順腹式呼吸就可以了;而陳式太極拳,則一定要強調逆腹式呼吸,要求腹式呼吸時,胸中不能有半點氣,氣要藏于丹田。丹田氣足則能神聚,氣足則能發得出勁,所謂“吸則提得起,呼則沉得下”,就是太極拳的基本要求。這樣深長的呼吸,內臟才能得到深度的按摩,才能叫內家拳。由于心火下降,腎水上升,水火交融于丹田,陰陽得到平衡,才能增加人的免疫力,百病不侵。因此練太極拳的同時,必須要兼練吐納術,人才能夠長壽,延緩衰老,達到防病健身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