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偏癱針推治驗(連載一:臨證自編方歌) (李剛發(fā)于2018.8.29,整理記錄于 2018年元月9日深夜于鄖陽區(qū)) 引子:"清代名醫(yī)陳修園在《醫(yī)學三字經》中風篇中曰:人百病,首中風,驟然得,八方通,閉與脫,大不同,開邪閉,續(xù)命雄,回氣脫,參附功,顧其名,思其義,若舍風,非其治,火氣痰,三子備,不為中,名為類,合而言,小家伎。瘖喎邪,昏仆地,急救先,柔潤次,填竅方,宗金匱。" 由此可見,從古至今,中風皆為危急重癥,若不及時有效治療,其后果有二:要么癱、要么死。而從急性搶救期內的15天后至三月內或半年內為針推的有效期,而且效果顯著,治病速愈率為90%左右,為病人短期內提高生存質量和遠期自食其力打下堅實基礎。關于中風(中經絡、中臟腑、后遺癥)有關理論在此不多述。余自從學得祖?zhèn)鞴厢樛坪螅瑥娜ツ?0月到今年5月,共接手幾例腦梗、腦出血中風偏癱女性患者,年齡均在58歲以上,肌力從二級恢復到四級以上,因為他們治療及時,效果顯著,沒走彎路,后來每月跟蹤一次。今將自己臨證心得以歌訣形式記錄,以供針推同道和中醫(yī)愛好者交流學習,不妥之處,還請斧正。 中風偏癱最可怕, 針灸推拿有神法, 十五天后恢復期, 用對手法效力佳, 三月半年把山爬。 先查肌力患健側。 嚴重患者臥躺床; 恢復不佳形不良。 上肢手臂挎籃狀, 下肢右側螺圈腿。 重心不穩(wěn)猶仆地, 手扶墻壁緩行走。 患者心理壓力大, 見了親朋怏不樂, 羨慕他人心欲死, 渴望早日復健康。 雙側同施療疾患, 捋順筋結氣血通, 先說針灸真正神。 風池風府與風門, 風市環(huán)跳陽陵泉, 陰谷曲泉加陰包, 再配內關與外關, 手心勞宮足涌泉, 逐穴換針加溫灸。 再說上肢與頭面, 口麻臉僵仔細看, 頰車地倉與下關, 水溝承漿一條線。 上肢尤其要重視, 內側少海與小海, 再加曲池是關鍵, 外勞宮處壓痛點, 后溪透谷針上灸, 筋結明顯全身連。 腕骨偏枯作用大, 臂腕發(fā)痛肘難伸, 《針灸甲乙》具悉錄, 手五指掣也可屈; 大腦皮層感覺區(qū), 最難要數大拇指, 動作精細倒數一。 中醫(yī)老輩萬方琴, 陽光止痛背痛寒。 若是肩部活動難, 肩井天宗肩三針, 遠部取穴加外關, 三里五里不可忘。 脊柱調理針要慎, 身柱至陽與命門。 注重平衡兩側調, 先健后患不可少。 (轉下篇) |
|
來自: 中醫(yī)緣的圖書館 > 《 腦梗塞的治療及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