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都害怕帶孩子出去玩,他亂要東西、大發脾氣。當孩子在公共場合耍性子,父母都會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強行制止和任由他哭鬧下去好像都解決不了問題。陌生人的反應也會讓父母感覺很尷尬。那么孩子在外面發脾氣,父母應該怎么做呢? 一、給與孩子解釋的機會,不要總說“不” 孩子外面哭鬧肯定是有原因的,比如說想買的玩具沒得到、媽媽訓斥了、渴了餓了家長理解不了自己、腳走太多路不舒服了等等這些問題。孩子哭鬧的時候,家長不要只會說“不可以”,“我說了算”這些詞語完全不聽孩子的解釋。孩子渴了餓了,由于太小解釋不清楚媽媽一頓發火,會讓他感覺更加的委屈。孩子想要纏著你買玩具,家長應該給他們解釋不能買的原因。 二、保持冷靜 孩子在公共區域大吵大鬧,父母肯定感覺特別丟人,把火全給撒在孩子身上,孩子在小也是有自尊的。如果在那么多人的面前,爸爸媽媽不顧及孩子的臉面對他一頓暴打或著大聲說罵孩子不但不會收斂還會更加的強烈。爸爸媽媽應該把孩子帶到人少的地方,蹲下身細聲的詢問她原因。孩子情緒穩定了,一切不就可以商量著來嘛! 三、確保孩子的需求得到滿足 讓孩子的需求得到滿足可不單純指的是他想要什么就給他買什么。喝水、吃飯這些是人在生活上必須要做的事情,孩子年齡還小表達能力不行,她就會用哭鬧來告訴你。再帶寶寶出去的時候,媽媽要隨身攜帶些健康的小零食。媽媽對孩子的關注不夠、和別人相處受挫了、困了、身體不適也都可能是寶寶哭鬧的原因。 四、堅持你的立場 父母要做一個有原則的人。在孩子哭鬧要零食、玩具時爸爸媽媽千萬不要為了讓他停止哭泣就毫無節制的給他買,這樣會養成孩子養成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在他的意識里,只要我哭鬧爸爸媽媽就會給我買我想要的。爸爸媽媽應該堅持自己的立場,不能買的一定不要買給他。 孩子在哭鬧時候,完全沒有心思去管周圍的環境,這樣特別容易傷到自己。媽媽在孩子耍性子的時候,一定要把他帶到安全的區域。等孩子平復好心情,媽媽再給他講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