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不管是北方還是南方都進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三九天近在眼前,北方飄起了鵝毛大雪,南方也維持了陰雨綿綿的“一貫作風”。這種時候有些人——比如小編自己——就逐漸感受到年輕時不避諱虛邪賊風所帶來的困擾了。風濕關節炎在這種寒冷時節是最容易發作的,不疼的時候跟好人沒兩樣,疼起來是真要命啊。今天就讓賀高杰老師為大家講解一下風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風濕,是西醫對這種病證的命名,中醫是不講風濕的, 我們通常把這種癥狀統稱為痛癥、痹癥范疇。它是以疼痛為主、酸麻感為輔為主要臨床表現,現代醫學的診斷依據就是所謂的“風濕因子”、“類風濕因子”等等。中醫就把它稱為風寒濕邪。 既然說到了風寒濕邪,那從表面上看,想要治好風濕,就要祛邪。那為什么會感受到風寒濕邪呢? 最后還有一個外在原因就是衣著。年輕的時候不注意,有種傻小子睡涼炕——全憑火力壯的感覺,北方的大冬天只穿一條牛仔褲就敢出門,要么就是大冷的天把腳往冷水里泡,等等。 其實說了這么多都是外感因素,而真正重要的是內在因素——正氣的虛衰。正因為正氣虛弱,才導致外邪能夠趁虛而入。有句話叫“正氣內存,邪不可干”,那正不內存了,邪氣不就又干了嗎?所以我們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明白了病因,治療就好說了。如果說要快速治療解決當下的疼痛的話,就要祛風散寒除濕,說的更明白點就是哪里痛灸哪里就可以了,但這時候基本上都是作用在局部上的,可以有效緩解當下的病痛,目的就是祛邪。當然了,祛邪的目的不是止痛,不痛了只是一個結果,真正的目的是疏通血脈,因為中醫講“不通則痛”,血脈疏通開了,痛自然就消失了。如果灸完還痛,那說明還是不通,如果條件不允許,不能燃艾,用砭法疏通也是可以的。 中醫講究的是不光要治標,還要治本,標本兼治才是中醫的治療原則。那風濕痹癥真正的病因我們也說了,是正氣、陽氣的不足,就好比說小偷去家里偷東西,家里連主人都沒有,他就賴在沙發上睡覺了,不走了。所以只祛邪不扶正,眼下是不痛了,邪氣一看你這身體里陽氣還是不足,那好了,常回家看看吧。那么所謂的虛到底是哪里虛呢?首先是陽氣虛,那扶正固本要找根,那就要以補充下焦之氣為主。肝腎主骨屬于下焦,那還等什么了?就補他倆了! 陽虛火弱,我們就要溫陽壯火,切不可操之過急,否則就要小心虛不受補的情況。取穴以小腹、腰骶部分為主,可以取關元、氣海、腎俞、腰陽關,腿上可以取足三里、地機穴,每個穴位適當灸5-10分鐘即可,可以根據自身情況2-3天灸一次,或根據個人需求自行調整。 最后還是要給大家說一說平時的養護要點。天寒地凍,保暖很重要,但是不能一昧多穿,適當就可以。另外要酌情增加運動活動,不能老是靜止,比如在辦公室一坐坐一天,回到家又躺下,好人也待壞了!我原來還擔心快遞員天天風吹日曬的會不會生病,后來想想還是擔心一下自己吧,人家身體健康著呢! 說到這里又回到了我們最近常說的一個詞:物極必反。切記! 講解 | 賀高杰老師 整理 | 超可艾 |
|
來自: roselihong > 《Dise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