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點透視在作畫的時候,把客觀物象在平面上正確地表現(xiàn)出來,使它們具有立體感和遠近空間感,這種方法叫透視法。西洋畫一般是采用“焦點透視”,它就像照相一樣,觀察者固定在一個立足點上,把能攝入鏡頭的物象如實地照下來,因為受空間的限制,視域以外的東西就不能攝入了。中國畫的透視法就不同了,畫家觀察點不是固定在一個地方,也不受固定視域的限制,而是根據(jù)需要,移動著立足點進行觀察,凡各個不同立足點上所看到的東西,都可組織進向己的畫面中去,這種透視方法,叫做“散點透視”。這也是西洋畫和中國畫最大的區(qū)別。 三遠法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高遠”、“深遠”、“平遠”的“三遠”透視法。 高遠 自下向上看的仰視法,即所謂“蟲視”透視。郭熙說:“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 深遠 站在山前或山上遠眺,并移動繞過前面近山,才能看見山后無窮無盡的景色。 郭熙稱:“向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 平遠 在平視中所得的遠近關系。“平遠”所看到的對象,一般都不高。郭熙說“向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