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發汗,病不解,外有表證,故需要發汗,但表邪沒有解除;反惡寒,惡寒反而加重了,說明發汗傷了陽氣,傷了津液;里虛,需要先救里,芍藥甘草附子湯,芍藥甘草酸甘化陰,附子溫補腎陽。 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表證,發汗不解,誤下,病也不會解;煩躁,發汗或誤下會傷陽氣;茯苓四逆湯為四逆湯加人參、茯苓,四逆湯救陽,人參茯苓補中益氣,安神定志。 下之后,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干姜附子湯主之。?下之后,又發汗,陽氣傷;晝日煩躁,不得眠,白天弱陽得天陽相助,能夠和陰寒相爭;夜而安靜,晚上弱陽無力抗爭;不嘔不渴,無表證,身無大熱,排除了陽明少陽太陽證;脈沉胃,里陽虛;干姜附子湯急救腎陽。 茯苓四逆湯腎陽虛癥狀輕,干姜附子湯腎陽虛癥狀重,前者陽虛而煩躁,后者晝日煩躁不得眠,煩躁癥狀加重了;芍藥甘草附子湯腎陽虛癥狀更輕一些,沒有煩躁的癥狀,只有惡寒,故只加了一枚炮附子,而干姜附子湯和茯苓四逆湯用干姜和生附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