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期的日本歷史,只有三個時代,分別為奈良時代、平安時代和江戶時代。 在公元1457年,一位名叫太田道灌的武將構筑了江戶城,直到19世紀末明治天皇才遷都江戶,也就是今天的東京。 什么是幕府? 幕府是由日本武士集團形成的地主集團,社會的改革讓天皇失去了舊有的權利,實權落入幕府將軍手中。常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方式來對國家進行統治,權利相當的大,也稱幕府將軍。 日本歷史上共經歷了鐮倉幕府、室町幕府、江戶幕府三個歷史時期。始于1185年終于1867年,共682年。織田信長死后,部將豐臣秀吉繼承其事業并完成統一日本的大業。1603年,德川家康被任命為征夷大將軍,在江戶設幕府,德川也是日本歷史中最強大的幕府。 直到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于1867年末被迫宣布“奉還大政”。后來倒幕派發動“王政復古”政變,宣布廢除幕府制度。新成立的明治天皇政府通過戰爭的方式,徹底打倒了幕府勢力。至此,日本的封建幕府政治徹底結束。
當蒙古大軍的鐵騎所向無敵的時候,整個歐亞大陸都因它而顫抖,忽必烈當然也希望日本能夠對元朝稱臣納貢。不料,日本壓根就不鳥元朝。之所以無視元朝的威逼,一是他們崇尚唐宋漢文化,覺得當時蒙古族野蠻未開化;二是這時候南宋還沒滅亡,它和南宋關系很好。 連續被打臉這么多次,忽必烈可以說是惱羞成怒,于是派兵遠渡攻打日本,第一次元日戰爭叫做“文永大戰”。 忽必烈那么想要日本稱臣,主要是想要它納貢。蒙古貴族又喜歡買奢侈品,而日本是世界上的產銀大國,所以對忽必烈吸引力很大。所以元朝在這場稀里糊涂戰爭中失敗,也可以說是天意如此,注定日本不亡于元軍!
明朝萬歷十八年,豐臣秀吉打敗對手,統一了日本,結束了一個多世紀的內戰,接著宣布了他更為宏大的愿景:他要建立世界上最龐大的軍隊,開入朝鮮半島,征服中國,使全世界臣服于日本腳下。 朝鮮國王拒絕了他的要求,并警告他打消此一念頭(朝鮮王提到“中國與本朝密不可分的關系”和“侵犯他國為文人智者所不齒”這些儒家理念),于是豐臣秀吉派16萬大軍和約700艘戰船發動了對朝鮮的侵略。當日本軍隊接近半島狹窄的北部咽喉要地附近的平壤時,明朝派出大將李如松出兵相援,把日本軍隊趕到了漢城(今天的首爾)。之后5年毫無結果的談判和慘烈的戰斗之后,豐臣秀吉一命歸西,侵略軍撤回,秩序復原。 日本拒絕參加任何世界秩序,只和朝鮮保持著在嚴格外交條件下的國與國關系。和歐洲國家的貿易也被嚴格限制在沿海的幾個城市。到1825年,日本對西方海上強國的懷疑增大,宣布要無條件地驅逐任何接近日本海岸的外國船只,必要時不惜動用武力。 然而,這一切又是一個巨大變化的前奏,這次變化使日本最終一躍進入由西方主導的全球秩序,成為遵守威斯特伐利亞原則的現代大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