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標點符號分類標點符號分標號和點號兩大類。標號包括引號、書名號、省略號、括號、破折號、著重號、間隔號、連接號、專名號,其作用在于標明語句的性質和作用,有的也表示語氣。點號包括逗號、句號、頓號、分號、冒號、問號和感嘆號,其作用在于點斷,主要用來表示說話時的停頓和語氣。 二.標點符號的寫法頓號、逗號、句號、冒號、分號、問號、嘆號一般占一個字的位置,居左下角,不出現在一行之首;括號、引號、書名號這三種符號分別標在文字的前后,各占一格的位置;省略號、破折號用在文字后面方格的正中,各占兩格;連接號和間隔號一般占一個字的位置,上下居中;著重號、專名號和浪線式書名號標在字的下邊,可以隨字移行。 三.標點符號的用法(1)表示陳述句末尾的停頓。 如:北京是中國的首都。 (2)語氣舒緩的祈使句或感嘆句末尾也可用句號。 如:請你稍等一下。 (1)表示疑問句末尾的停頓。 如:這是你的筆嗎? (2)反問句雖然不要求對方回答,但用的是疑問句形式,也要用問號。 如:你難道不了解我嗎? (3)選擇問句中間的停頓用逗號,句末用問號。 如:你是跟他走呢,還是跟我走? (4)用'好不好、行不行'等肯定否定并列形式的提問格式表示的較委婉的祈使語氣,也可用問號。 如:你聽聽觀眾的反映好不好? 注意:有些句子雖然有疑問代詞或疑問格式,但是整個句子不是疑問語氣,不能用問號。 如:他完全不知道這件事情該不該做? (應該把問號改為句號) (1)表示感嘆句末尾的停頓;語氣強烈的祈使句、反問句,末尾要用感嘆號。 如:這是多么平靜的一片原野! (感嘆句) 停止射擊! (祈使句)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反問句) (2)主語、狀語等成分倒置的感嘆句,以及呼語在感嘆句句末,嘆號不能用在句中,必須放在句末。 如:多美啊,黃山的風景! (主謂倒裝) 歌唱吧,為迎接這輝煌的勝利! (狀中倒裝) 快出來,弟弟! (呼語在后) 注意:表達強烈的感情主要應該依靠句子里的詞語,不宜靠疊用嘆號,所以一般不疊用。 表示句子內部的一般性停頓。 (1) 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主語太長或為了強調主語)。 如:夢,就是理想。 (2) 用在比較復雜的賓語之前。 如:我的日本朋友告訴我,櫻花一共有幾百種,最多的是山櫻、吉野櫻和八重櫻。 (3) 用在需要強調的狀語后面。 如:突然,門被吹開了。 他為了祖國的富強,毅然辭職回國。 (4) 用在并列短語之間。 如:她興趣很廣,什么唱歌呀,跳舞哇,打球啊,她都喜歡。 (5) 用在獨立語前面或后面,或插人語后面。 如:在列寧誕生后的第二年,即1871年,出現了聲勢浩大的巴黎公社起義。 (6) 用在倒裝的兩個句子成分之間。 如:出來吧,你們! (7) 用在分句之間。 如:我不暈船,我愛海,我更喜歡看見海的咆哮。 (1)表示語句內部較短的并列詞語之間的停頓。如:正方形是四邊相等、四角均為直角的四邊形。 (2)頓號還經常用在次序語之后。 如:'一、……二、……''甲、……乙、……'。 注意: ①并列成分可用頓號,但表示概數的地方不能用頓號。 如:這個瓷器看來有五六百年的歷史了。 ②并列成分可用頓號,但并不需要停頓的并列詞語之間不能用頓號。 如:兄弟要敬重父母。 ③如果句中只有兩個詞語并列,一般不用頓號,而用'和'、'與'等來連接。如:沙漠逞強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風和沙。如果句中是多個詞語并列,前幾項之間用頓號隔開,而最后兩個詞語要用連詞'和''與'等來連接。如:亞馬孫河、尼羅河、密西西比河和長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④雖然是并列成分,如需要讓每個成分更突出、更顯著,可不用頓號而改用逗號。 如:祖國啊,您偉大,富強。 (1)主要表示復句中并列分句之間的停頓。復句中用逗號也能表示并列關系,但分句內部已用了逗號,并列分句之間就用分號。 如:語言,人們用來抒情達意;文字,人們用來記言記事。 (2)分行列舉的各項之間,行文簡短,也可用分號;最后一項末尾用句號。 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域劃分如下: A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 B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 C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 表示提示性話語后或總括語前的停頓。 (1)用在書信、發言稿開頭的稱呼語后面,表示提起下文;用在'某某說'后面,提示下面是某某的話。如:同志們:現在開會了…… (2)用在總提示語之后,讓讀者注意下文將要分項來說。 如:這所大學有四座大門:東門、南門、西門、北門。 (3)用在總括語之前以總結上文。 如:行動,要靠思想來指導;思想,要靠行動來證明:思想和行動是緊密相聯的。 (4)用在'說、是、證明、例如、如下'等動詞之后,表示提起下文。 如:他高興地說:'成功啦!' (5)用在需要解釋的詞語或分句之后。 如:刻不容緩: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勢緊迫。 (6)時、分、秒的分隔符號用冒號。 注意:(1)沒有比較大的停頓不要用冒號;(2)冒號-一般管到句終。 (1)表示文中解釋說明的語句。 如:像夢一樣,我踏上了前往聯邦德國的旅途,到了海涅的故鄉—萊茵河畔的杜塞爾多夫。 注意:表示解釋說明的話語,和括號不同,是要連著正文念的。要連著正文念的。 (2)表示語意的轉折、遞進,或聲音的延長。 如:'今天好熱啊! —你什么時候去上海?'(語意的轉折) '團結—批評—團結',是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的正確方針。 (語意的遞進) '嗚—'火車進站了。(聲音的延長) (3)事項列舉分承,各項之前也用破折號。 如:根據研究對象的不同,環境物理學分為以下五個分支科學: —環境聲學; —環境光學; —環境熱學; —環境電磁學; —環境空氣動力學。 (4)用在文章的副標題之前。實際上也是一種注釋性用法。如:網絡文學的第一聲號角—痞子蔡和他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注意:如果解釋說明的話插在句子中間,就可以在前面和后面各用一個,這叫雙用。雙用時作用相當于括號,但在朗讀時破折號內的內容要讀出來,因為它是正文的一部分;而括號內的文字不是正文,只是對正文的注釋,一般不必念出來。如:燈光,不管是哪個人家的燈光,都可以給行人—甚至像我這樣的—個異鄉人指路。 表示文中注釋性的話。 (1)句內注釋緊挨著被注釋的詞語,它的末尾不用句末點號。 如:拍雪人(將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羅漢需要人鑒賞。 (2)句外注釋則放在句子之后,句外括號內如有句末點號則須保留。 如:他培育了許多香花,喂養和訓練了許多小動物。(他后來還曾照顧動物園里一頭沒有母虎的乳虎。) 注意:(1)括號內的注釋一般不讀出來。 (2)括號內還有括號時,最外一層先用圓括號'( )',以后可依次用方括號'[ ]'、六角括號'﹝ ﹞'尖括號'? ?'、方頭括號'【 】'。 (1)表示文中省略了的話。 如:她輕輕哼起了《搖籃曲》:'月兒明,風兒靜,樹葉兒遮窗欞啊……' (2)表示語言中斷、斷斷續續、沉默或欲言又止等。如:這位是……(表示語言中斷) '我……對不起……大家,我……沒有……玩成……任務。'(表示語言斷斷續續) 歐陽平:……(表示沉默) '然而……四叔說。(表示欲言又止) 注意:如果文中用了表省略的'等'、'等等',就不要再用省略號。 省略號前后點號的用法如下: ①省略號前面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就用句末點號。如:'我去釣魚的時候,不就干脆放你們一天假嗎? ……' ②省略號前不是個完整的句子,一般不用點號。 如:'同志,你真是……' ③省略號后一般不用標點。 如: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說:'你拿著,咱倆還是好朋友……'但如果省略號后邊還有話,省略號后則要加標點。如:'那是,……實在,我說不清……。其實,究竟有沒有魂靈,我也說不清。' 表示書籍、篇章、報刊、劇作、歌曲等名稱。 如:《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 注意:書名和篇名同時出現,書名號用法有三種: (1)書名在前,篇名在后。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2)書名在前,類名在中,篇名在后。如:《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3)篇名內又有書名。如:《〈中國工人〉發刊詞》發表于1940年2月7日。 (1)表示文中直接引用(即對原話不作任何改動)的話。 如:'滿招損,謙受益'這句格言,流傳到今天至少有兩千年了。 (2)重要的、有特定含義或特定稱謂的詞語,也可以用引號。 如:①我們信它,因為它'是';不信它,因為它'非'。 ②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裝出點'先生'樣子。 ③今天是'六·一'兒童節。 (3)表示反語或諷刺和揭露性的詞語用引號。 如:這樣的'聰明人'還是少一點好。 (4)擬聲詞要用引號。如:河水'嘩啦啦'地流。 注意:①引號一般用雙引號。引文之內又有引文,就用單引號,單引號之內又有引文,那又要再用雙引號,依次類推。 ②如果引文連著好幾段,每一段開頭 應該用一個前引號,只有最后一段的末尾才用一個后引號。 ③后引號和點號連用的時候,如果引文是完整地照錄人家的話,引文末尾的點號就放在后引號之 (1)用于連接地名或方位名詞,表示起止、相關或走向;連接幾個相關的項目,表示遞進式發展;表格中表示'未發現'。常用一字線'—'表示,一般只占一個字的位置。如:秦牧(1919―1992),是現當代著名作家。 必須鞏固和發展已經初步形成的'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發區―內陸'這樣一個逐步推進的開放格局。 (2)用于連接相關詞語,構成復合名詞;連接字母、阿拉伯數字等,組成產品型號及各種代號;全數字式日期表示法中間隔年、月、日;連接圖序(或表序)中的章節號與圖(或表)號。常用半字線'-'表示,一般只占半個字的位置。如: 028- 82378880(電話號碼)、2012 -6- 1(2012年6月1日)。 (3)用于連接相關的阿拉伯數字或代表數量的字符,表示數值范圍。常用浪紋'~'表示,一般占一個字的位置。如:2°C~10°C 。 表示間隔或分界,用在月份和日期、音譯的名和姓、書名和篇名、詞牌(曲牌)和詞題等的中間。如:劉和珍在'三·一八'慘 案中被殺害,時年22歲。 《沁園春·雪》寫于1936年2月。 《鴻門宴》節選自《史記·項羽本紀》。 查爾斯·狄更斯(1812 -1870),英 國著名小說家。 表示要求讀者特別注意的字、詞、語、句。如:這個定律是兩千多年以前希臘學者阿基米德發現的,所以叫作阿基米德定律。 |
|
來自: 昵稱3293762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