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華映資本 “To B or not to B?“
對于很多互聯網企業來說,這也許會是未來幾年一個無可回避的問題。
相比爆發性十足的to C市場,to B業務的成長更多是一個無風口的緩慢積累過程,其中,勝利將會屬于那些敏銳觀察市場、潛心修煉內功、持續打磨技術的堅定者。
To B領域藏著哪些技術性機會?2019年將呈現哪些新變化?今日華映資本編譯Dimension Data報告《Turn disruption into opportunity》,梳理2019年那些將對商業產生影響的技術趨勢,內容覆蓋技術服務、智能辦公、客戶體驗、網絡安全等熱門領域。 企業服務:爆發中的萬億市場 60%的企業會通過外部機構和合作伙伴的協助來完成自身數字化轉型; 38%的高層認識到和第三方技術專家的深度合作對未來自身發展的重要性; 如果不能適應市場變化,現在75%的技術服務提供商將會在2022年被淘汰。 當企業技術服務進一步落地,滲透入企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公司將越來越看重企業服務對生產率的直接影響,對技術服務的需求呈現出以下四種趨勢:
1.全棧化:進一步從提供單一服務向提供全棧解決方案轉變。企業希望自身IT部門能夠提供針對市場、運營等其他部門的創新解決方案,或者和第三方機構一同開發。
2.定制化:不同行業、不同體量的企業有著不同的管理經營模式;甚至同一行業的不同公司,管理經營模式也不盡相同。通用型的產品盈利快但不能完全滿足企業需求,企業對定制化企業服務的需求大大增加。
3.咨詢化:隨著競爭加劇、監管變嚴,安全威脅問題變得更加復雜,咨詢服務能夠幫助客戶采取更靈活的措施,迅速適應變化,因此需求進一步加大。 4.管理化:數字化轉型成為大多數企業的剛需,而選擇影子IT作為快速解決方案通常會帶來治理和安全問題,因此,企業對轉型管理服務的需求有所增加。報告顯示,60%的企業選擇通過外包或第三方合作,來共同執行其數字化轉型計劃。
影子IT:簡單講就是繞過公司IT部門,自行購買或開發IT解決方案(軟件、系統等)并應用于工作中,會對企業信息安全和業務管理帶來風險。 數字化工作環境,賦能人與空間 37%的數字戰略轉型家都提到,數字轉型帶來的最大好處之一就是提高了員工士氣和工作效率; 通過智能建筑技術來分析工作空間利用率,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運營成本,節省高達50%的能耗。 在2019年,員工的工作環境會更加數字化、智能化。這有助于提高員工士氣,也增加了員工間的協作聯動。企業服務將從工作的各個方面為員工的工作賦能,影響尤其體現在:
日常工作如何執行? 與團隊如何合作? 信息如何獲取? 哪些合規問題需要注意? 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將在這一過程中大展身手。通過獲取數據并加以分析學習,能夠幫助提升用戶體驗、簡化工作流程,取代相當部分的人工機械勞動,比如核實數據。這將大大提高數據可靠性,對決策機制來講至關重要。 在工作場景中,技術除了對人本身賦能,也在創造更加智能的辦公空間。例如,通過智能建筑技術分析建筑的承受力、天氣、溫度等多來源數據,公司能提高工作空間的利用效率,進而降低建筑運營成本,節省大筆能源費用(節省能耗甚至高達50%),同時營造出人流密度、溫度和干濕度都更加舒適的工作環境。 當一切都“上云”,網絡安全重要凸顯 未來60%的企業會在數據保護工具上有所投入,比如預防數據泄漏、編碼以及以數據為中心的審計工具,即便現在只有35%的企業這樣做; 90%的信息安全總負責人希望將組織的安全性和企業發展戰略結合起來; 29%的企業想要使用人工智能為基礎的信息安全技術,以更好地輔助搜集和整合不同平臺、工具中的碎片化信息,建立高靈敏度且動態完善的信息安全預警系統。 網絡安全環境正在迅速變化,主要體現在:
攻擊行為的種類和頻次都大大提高; 隨著公司云服務使用程度的進一步加深,網絡安全問題的后果可能愈發嚴重。 這都對企業網絡安全策略的反應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面對快速變化、自動化的網絡襲擊時,技術智能是快速、靈活地作出反應甚至提前預測到攻擊行為的關鍵,防御性的、被動反應性的方法已經不能滿足需要。接下來的一年里,網絡安全和動態網絡監管都會越來越多地被人工智能所推動,機器通過學習會自己做決定,并執行變化,來減少企業面臨的網絡風險。
而當企業的數據安全、產品安全意識增強之后,安全在企業中的戰略地位也會大大提升。在此之前,企業可能總是在安全出現問題后,才采取措施。而現在,信息安全會越來越多地體現在企業發展戰略和商業計劃中。 從交流到預測,被重塑的客戶體驗 到2020年,用戶體驗會超過價格和產品本身,成為品牌之間最大的區別; 到2020年,全球50%的網絡搜索量將會通過語音搜索完成; 在2022年,75%的用戶溝通會由機器自動化、機器學習、聊天機器人和手機訊息實現; 強用戶策略的企業,用戶留存將高達89%;而對于用戶互動弱的企業,留存僅為33%。
到目前為止,很多組織的數字轉型都集中在接受新科技上,但缺乏與商業結構的深度融合。而在接下來的一年里,更多的企業會在數字轉變中放棄“科技第一”的嘗試,轉而“以用戶為中心”。技術將更多用于客戶體驗的提升,企業將在這個過程中重新組織商業資源去匹配。
在未來,機器自動化技術將會重新定義客戶體驗。其中,人工智能語音領域是企業優先發展對象,例如,一些傳統金融機構正在投入重金推動語音客服、語音智能投顧、語音識別認證等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處理自然語言并準確反應和交互在目前仍然是一個難題,但企業正在嘗試使用數據理解與用戶交互時情景和內容,在未來演進出更準確的算法和模型,最終帶來更有效的用戶溝通。 而對于企業銷售部門而言,AI與SaaS結合可以幫助他們識別有效客戶、自動擴展有效客戶,以及自動跟蹤有效客戶。軟件不再是像從前那樣,僅僅幫助銷售隊伍提高效率,而是直接變成公司的銷售隊伍本身,從一個“記錄系統”,發展為“參與系統”、“智能系統”。
技術同樣可以用于預測消費者的偏好和未來行為,無論他們希望什么樣的產品和服務,企業都可以據此提供更加超前化和個性化的選擇。 生產效率革新,數據就是新時代的“石油” 目前只有0.5%的商業數據得到有效分析,數據可訪問性增加10%,就可能帶來超過6500萬美元的額外收益; 49%的高管認為物聯網是企業數字商業戰略的核心重點; 45%的工作將被被機器替代,由此帶來的生產力提升將會在全世界范圍內節約2萬億美金。 如今數據為企業創造的價值,甚至已經超過了主營業務。在未來,數據是企業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驅動力之一,物聯網、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和數據科學的發展,讓用戶數據的價值和重要性不斷提高。 數據價值管理在未來3-5年內將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領域。未來的企業數據架構,必須進化到能保證企業快速從基礎設施中獲得、儲存、移動和保護數據。與此同時,物聯網的利潤率也加快增長,能通過新角度看待和分析物聯網價值鏈上多點數據的企業,將會搶占先機。
企業總是在不斷尋找提高效率和生產力的方式,而技術很好地起到了助推作用: 在未來客戶管理系統和人工智能、機器自動化的結合,能使消費者通過手機app直接了解供應商的庫存。
一些復雜的工作流程將會變為自動化,如自動生成報稅、自動生成企業報表、自動化工廠流水線等,并帶來崗位職能的變遷。
可以程序化的、端到端的數字基礎設施,也會成為企業提高效率的新方式。
技術革新帶來的改變之巨大,無數次推動了人類歷史的進程。而如果無法及時適應,后果也幾乎稱得上是“破壞性”的。to B市場爆發的今天,你準備好抓住其中的機會了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