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經大年初四啦,小編來給大家拜個晚年 ~ 相信這幾天大家都喝了不少了。過年關其實也是過酒關,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比較講究酒文化,有“無酒不成席”之說。 在酒桌上我們會看到有些人喝一點酒就會臉紅,還有些人喝了很多酒也面不改色,臉不紅,心不驚。 有人認為,喝酒越臉紅越能喝,酒量好。還有人認為,喝酒臉白的人酒量好。 那紅臉,白臉,到底誰更能喝?今天就給大家解讀一下。 我們平時喝的酒,不管是白酒、啤酒還是紅酒,其主要成份是乙醇。 乙醇被我們攝入身體后,只有極少部分的隨呼吸道、尿液以原形形式排出體外,其余都被胃腸的毛細血管吸收,然后被肝臟分解代謝。 怎么代謝呢?這就需要兩種酶的幫助了: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以下簡稱乙醇脫氫酶為A醇先生,乙醛脫氫酶為B醛小姐)
先了解一下酒精在體內的代謝過程: 第一步,乙醇→乙醛 在A醇先生的作用下,乙醇會被代謝成毒性更強的乙醛; 第二步,乙醛→乙酸 然后,B醛小姐就開始大顯身手,把乙醛代謝成無毒的乙酸。 第三步,乙酸代謝出體外 最后,乙酸或被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或被合成脂肪。 臉紅更能喝? 其實是一種身體缺陷 需要知道的是,臉紅并不是酒精(乙醇)引起的,攝入酒精量的多少與臉紅沒有直接的聯系。臉紅的人,是體內缺乏乙醛脫氫酶。 當人體內的乙醛脫氫酶缺乏時,無法將乙醛有效地代謝為乙酸,體內會迅速累積乙醛而遲遲不能代謝,從而會導致毛細血管擴張,使得某些身體部位發紅,如臉紅、脖子紅等。 所以引起臉紅的真正原因是臉部毛細血管擴張,而這幕后黑手就是乙醛。 不過別擔心,一般1-2個小時后紅色會漸漸褪去,肝臟里的P450會慢慢將乙醛轉化成乙酸,然后進入TCA循環而被代謝。 那臉白的怎么樣? 也是一種身體缺陷,而且缺陷得更厲害! 臉白的人是因為人體內缺乏兩種酶。高活性的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都沒有,主要靠著肝臟里的P450慢慢氧化(因為P450是特異性比較低的一群氧化酶)。這樣乙醛(就是導致人臉紅的東西)積累的速度非常慢。 所以呢,喝酒臉白的人,往往喝到一個點就突然不行了,那是因為體內過多積聚的乙醇對神經系統產生了抑制作用而導致的醉酒狀態。 但不管什么人,如果他是臉越喝越白的,最好不要超過半斤,不然有急性酒精中毒的可能性。 到底誰更能喝? 不管是紅臉還是白臉,都不代表能喝 從上述解讀可知,通過看臉色,來判斷能不能喝酒,根本就不靠譜~ 若真要分出個高低,喝酒臉紅的人酒精代謝要快一些,對酒精的吸收更好一些,即便喝吐了也能接著酒。而喝酒臉白的人酒精代謝慢,需要更多時間的休息。 所以相對來說,紅臉比白臉更能喝一點。 判斷一個人喝酒厲不厲害,關鍵看他會不會大量出汗 如果喝酒時會大量出汗的,大多是傳說中的酒簍子。因為如果大量出汗,說明其體內既有高活性的乙醇脫氫酶又有高活性的乙醛脫氫酶,酒精可以迅速變成乙酸進入TCA循環而發熱,所以會大量發熱而出汗。 碰到這樣的人趕緊躲,不然十個八個正常人也喝不過他。不過好在這樣的人不多,大概10萬分之一左右吧。 有一點要提醒大家,喝酒臉紅的人其實不容易傷肝臟,而喝酒臉白的人特別容易傷肝臟 。因為白臉的不知自己的底線,很易飲酒過量。 不過不管紅臉,白臉,或者喝酒厲不厲害,都要適量喝酒哦。 正常人可以喝多少酒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 成年男性飲酒量25g,這相當于750ml啤酒,葡萄酒250ml,38度白酒70g; 成年女性飲酒量15g,這相當于啤酒450ml,葡萄酒150ml,38度白酒42g。 喝酒變臉人群在這個基礎上,量要更少一些。
哪些措施可以減少喝酒損傷? 1、避免空腹飲酒。喝酒之前吃點主食或者喝點牛奶、酸奶等奶制品,保護胃腸黏膜。
2.、多吃點綠葉菜、菌菇類。可提供膳食纖維延緩酒精吸收,提供B族維生素幫助酒精代謝。
3、喝酒時,多喝水。可以促進酒精在尿液的排出
4.、飲酒后,多喝蜂蜜水,勿飲茶。茶會利尿導致乙醛快速進入腎臟,產生損傷。
5、不要混著酒喝。否則更容易損傷臟器。
不管紅臉、白臉, 喝酒可不能貪杯哦, 畢竟喝酒是件傷身體的事情~ ▼點擊下方圖片立即購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