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脾虛之前,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我們的脾,它在我們身體腹腔的左上方,是人體非常重要的淋巴器官,可以生產免疫球蛋白等發揮免疫功能;而中醫認為的“脾”,不單是指解剖學意義上的脾,而是具有更廣泛意義的。中醫認為,脾主運化,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說我們吃進去的食物,先到胃里,經過胃的作用之后,這些水谷精微是需要靠脾的運化,它會分配給五臟六腑,來滿足各臟腑的需求,所以在中醫里又稱脾是氣血生化之源。 脾不僅是運化水谷精微的,還負責運化水液,就是說我們每天喝進去的水、食物里面的水,一部分參與代謝,另外一部分要靠脾的運化作用排出體外,而這部分往往是氣態的水,保證身體內部的水液平衡,代謝正常。 脾虛,顧名思義,就是脾的功能虛弱了,自然會導致消化功能、水的運化功能受到影響,那么有什么原因可以導致脾虛呢?主要有幾個方面:長期吃肥甘厚味的食物,比如說肉食、燒烤、油炸食品等;思慮過度會傷脾;濕氣過重會困脾,導致脾最終受傷;情志不暢傷肝,肝氣不舒克脾等因素。這些方面都會導致脾受傷,進而形成脾虛的現象。那么脾虛,有以下7大癥狀。 1. 虛胖。脾虛的人會虛胖,這種胖和其它的肥胖還是不一樣,身體狀況會發虛,身上的肌肉不緊實,常常還伴有容易困倦感。 2. 水腫。脾虛會導致水的運化功能弱,進而導致下肢的水腫,也有眼皮水腫等情況。 3. 大便不成形。脾虛導致水運化弱,體內濕氣就會重,往往造成大便黏膩不爽,大便不成形,通常還會粘馬桶。 4. 舌苔厚。正常人的舌苔是薄薄的一層,而脾虛的人的舌苔是厚厚的,如果長期濕氣過重,則會生“痰”或生“熱”,則會演變成痰濕和濕熱,那么舌苔會增加厚重,乃至發黃。 5. 肚子大。脾虛的人往往肚子大或者小腹大,這是因為排便不暢,毒素堆積,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久濕生痰,形成瘀堵,導致肚子大。 6. 氣血不足。脾是氣血生化之源,如果脾虛,就不能形成更多的氣血,導致氣血不足。 7. 力量不足。中醫講脾主肌肉,脾虛會導致肌肉功能弱,自然會覺得渾身沒有力氣,同時也會因為氣血不足而羸弱。 脾虛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影響是非常大的,怎么去改善脾虛呢?健康管理師建議大家飲食有節,不暴飲暴食,飲食結構合理,不去過度思慮,學會調節情志,保持良好的心態,還有就是要堅持適量的有氧運動,可以增強脾的功能。以及吃一些健脾的食物,比如說南瓜、紅薯、小米、山藥等。 大家都記住了么?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感謝大家的點贊+關注,希望我的文章會對大家有幫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