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有頭痛的病友找我就診時都提到“打頸針”,那么到底什么是“打頸針”?真的能治療頑固性頭痛嗎?其實啊,“打頸針”全名叫做“星狀神經節阻滯術” (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是通過局麻藥作用于星狀神經節,起到相應的臨床療效。這又帶出另外一個概念了,什么是“星狀神經節”呢? 星狀神經節是由第 6、7頸神經節和第1胸神經節融合而成,位于第7頸椎橫突至第1肋骨頸前面,頸長肌之上,其周圍有肺尖、頸總動脈、鎖骨下動脈、椎動脈等。大家一看到星狀神經節的解剖可能就會打退堂鼓了。哇!周圍這么多重要的器官,要是不小心打錯了地方該怎么辦哪?其實啊,經過對于經過規范訓練的疼痛科醫生來說,這個治療只是住院醫生必須熟練掌握的其中一項常規操作而已,操作過程也不復雜,關鍵是病人仰臥后頸部充分放松,治療醫生用示指或示指、中指尖端把患者治療側重要的血管撥向外側。進針到達骨面后注藥,前后不用1分鐘即可完成整個操作,一個療程一般10—14天。 那星狀神經節阻滯術(SGB)是如何治療頸源性頭痛的呢? 頸源性頭痛是影響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頸源性頭痛是指頸枕部或及肩部組織的器質性或功能性損傷所致的以同側頭痛為主的一組綜合征,常伴有頸部壓痛,與頸神經受刺激有關。椎動脈型頸椎病是頸椎病中常見的一種類型,其發病僅次于神經根型頸椎病。該疾病與頸交感神經受到刺激致椎動脈痙攣有關,是椎動脈綜合征出現眩暈、頭痛等癥狀發作的重要原因。SGB在治療該類疾病中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此法不僅通過中樞作用調節下丘腦以維護內環境穩定機能,從而使機體的植物神經功能、內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保持正常;還通過外周作用使分布區內的交感神經纖維支配的心血管運動、腺體分泌、肌肉緊張、支氣管收縮及痛覺傳導也受到抑制,促進局部炎性滲出物和致痛物質的吸收,組織新陳代謝增強,阻斷疼痛一肌肉組織缺血一疼痛的惡性循環,從而加強頸椎旁阻滯治療的效果。 研究表明,反復進行SGB,對植物神經是一種復活鍛煉,可以恢復由于交感神經活性增高而造成的交感迷走平衡的破壞。血中去甲腎上腺素 (norepinephrine,NE)是反映交感神經活性的敏感指標。研究發現疼痛、癌癥、更年期綜合征患者行SGB后血清中的NE明顯下降,但仍在正常范圍內;而正常人行SGB后血漿中NE濃度雖有所改變,但差異不顯著。同時,SGB可改善組織器官的血供,改善異常的血液流變學指標,包括降低全血高黏度及紅細胞壓積等而加快血液循環。再者,SGB使腦血流增加的作用超過任何藥物,下丘腦血流的增加能起到維持垂體激素平衡的作用,從而調節異常變化的內分泌系統。另外,有文獻報道,SGB后慢性疾病患者的細胞、體液免疫功能均改善。 歡迎大家到我科咨詢治療,害怕打針的也可以做星狀神經節激光治療,效果會比阻滯術要來得慢一些,但是可耐受性高,無創無污染無風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