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古話叫:“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在酷暑之際,天氣高溫潮濕,加上喝啤酒、吃燒烤,讓風濕類疾病出現病情反復的情況比較常見。濕悶相并的季節使人困重不爽,也讓不少痛風患者感到疼痛難忍。今天小圃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痛風究竟和哪種體質有關系? 其實關于痛風的發病機理,早在幾千年前的中醫理論中就已經明確是和濕熱有關。元代的醫學家朱丹溪指出:“痛風者,大率因血受熱,已自沸騰,其后寒涼外搏,熱血得寒,汗濁凝滯,所以作痛,夜則痛甚,行于陽也。”“痛風,內由平素肥甘過度,濕壅下焦;寒與濕邪相結郁而化熱,停留肌膚。”這些論述之中,“熱血”、“汗濁”、“肥甘過度”、“濕壅”貼切的說明了我國古代中醫早已對痛風病的致病原因有了非常到位的認識。通過現代臨床上觀察,痛風患者濕氣都很重,而濕氣又會導致發作的進一步加重,如此循環,病情便遷延不愈。從這里也能發現,痛風原來和濕熱體質有關系。 那怎么判斷自己是否是濕熱體質呢 起床時——看感覺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頭發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件濕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那么可以肯定你體內有濕了。 如廁時——看大便 清晨方便后,可以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一箱水還沖不凈。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復擦也擦不凈,(這就是問診單上為什么要問大便的原因)也說明體內有濕了。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也可以幫助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的,但現在很少有人是這種健康的大便。體內有濕的情況下,大便的顏色發青,溏軟不成形,(這是脾虛的重要標志,很多人都有)總有排不凈的感覺。時間長了,宿便產生的毒素積留在體內,則百病重身。 洗漱時——看舌苔 上完廁所后我們通常就開始洗漱了,刷牙前我們不妨抽出幾秒鐘,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們身體狀況的。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干濕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著名老中醫張代釗教授認為:濕氣、瘀堵、氣郁和毒素是人體滋生疾病、罹患腫瘤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濕氣,已成為危害人們健康的最大兇手,另外濕氣不除,還會引發各種疾病。而祛濕的關鍵在于健脾,而滿圃香美五珍粉采用純天然的健康植物食療配方,甄選優質大自然原料,精選貴州興義薏米、福建蓮子、山東芡實、新疆若羌紅棗、東北高粱米,而其含有的芡實祛濕的同時還能補脾;高粱米也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通過食用五珍粉即可達到祛濕健脾的功效。另外小圃提醒:在痛風的發作期,患者一定要注意戒酒,少吃葷食,多吃高鉀、固腎、活血的食物。 中醫的體質學說首見于宋金元時期,沿用至今。中醫體質學說認為,體質是在人體在先天遺傳和后天獲得的基礎上形成的代謝、功能和結構上相對穩定的特質。由于體質差異,致病因素作用于人體的臨床表現和證型也各不相同。 中醫體質分為平和質、痰濕質、瘀血質、特稟質等9 種基本類型,痰濕體質是一種常見的中醫體質類型。其與痛風、高尿酸血癥、代謝綜合征等疾病的發生有密切關系,隨著現代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的變化,痰濕體質與痛風、代謝綜合征、高尿酸血癥基礎及臨床研究日益得到關注。 中醫認為,體質的差異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痰濕體質是痛風發病的內在基礎。一項針對1230 例高尿酸血癥患者的體質辨證統計結果顯示,氣虛痰濕質1040 例,占84.6%。中醫體質研究的課題組臨床觀察363例原發性痛風患者,其中痰濕體質者占68.7%。 由此可見,痰濕體質與痛風之間具有明顯的相關性,是痛風發病的危險因素,調整痰濕體質是防治痛風的重要措施。 高尿酸血癥是痛風的生化基礎,調理痰濕體質亦是降低血尿酸的有效途徑,血尿酸的降低能夠減少或杜絕痛風的復發,并減輕持續高尿酸對人體其他器官的潛在損傷。 痰濕體質影響高尿酸血癥及痛風的發生、發展趨勢和預后轉歸,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1、痰濕體質決定高尿酸血癥及痛風發病方式并影響其發展傾向。痰濕體質導致高尿酸血癥及痛風患者機體對某些致病因素存在易感性、易罹性。 2、痰濕體質影響病機從化。病邪進入人體,病情可隨體質而發生變化。痰濕體質者受邪后多從濕化、寒化,濕熱體質者受邪后易從熱化,主導疾病的傳變趨勢。 痰濕體質的形成存在明顯的地域性差異。《丹溪治法》中說:東南地下,多陰雨地濕,凡受必從外入。表明地理環境及氣候潮濕等因素,能使人感受濕邪。若素體內濕偏盛,則易感外濕之邪,困脾生痰,易形成痰濕體質。我國臺灣地區原住民的痛風患病率為11.7%,遠高于大陸的2%,多因南方瘴癘、久雨多濕內外濕邪夾雜,易致痰濕體質,故多罹患痛風。 汕頭、上海、山東、北京等地的調查結果也提示,飲食習慣如富含高嘌呤的飲食對痛風的影響不能低估。高嘌呤食物大都是肥甘厚味之品,易招致內濕化痰形成痰濕體質。因此,氣候環境及飲食習慣是導致痰濕體質形成的重要原因。而肥人多痰濕,故痛風之人又以肥胖的痰濕體質人群為多。此外,不良的精神因素也可導致痰濕體質的形成。如果思慮過多,耗傷心脾,脾胃運化功能減退可影響精微物質代謝與輸布,逐漸成為痰濕體質。 體質是可以調節的。通過對間歇期及慢性期痛風中醫方藥及證候文獻的檢索研究,結果顯示痛風的主要證候為痰瘀痹阻證和痰濁阻滯證。因此,中醫對痰濕體質的調理方法主要健脾化痰祛濕。使用的藥物主要有蒼術、白術、薏苡仁、土茯苓等,這也說明了痰濕是痛風及高尿酸血癥的主要病理產物及致病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