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對腫瘤患者而言,營養十分重要。營養不良可能引起對化療、放療等治療的耐受性下降,副反應加重,治療機會減少,最終導致患者生存期縮短甚至死亡。有數據顯示,重度營養不良使惡性腫瘤患者死亡風險增加1.47倍;當患者體重下降≥20%,放化療中斷率達53%;營養不良患者每月復發率是無營養不良患者的2.15倍。 為了更好的補充營養,在我國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下,各類食補藥膳層出不窮。但很可惜,對于罹患惡性腫瘤的患者而言,他們的營養狀況仍不容樂觀。 為什么普通的日常飲食難以滿足腫瘤患者的營養需要?
腫瘤本身是一種消耗性疾病,腫瘤組織葡萄糖消耗量是正常組織的7倍。這導致腫瘤患者機體能耗增加,正常機體能量供應不足。而葡萄糖是腫瘤細胞的主要代謝底物,腫瘤細胞糖酵解能力是正常細胞的20~30 倍,糖酵解強度與腫瘤生長速度和侵襲性密切相關。而脂肪則無法被腫瘤細胞用來供能。 為了選擇性的“餓死”腫瘤細胞,這就對腫瘤患者每日的能量來源提出了要求。依據國內外最新指南推薦腫瘤患者最高50% 的能量應由脂質供能,相較于正常人更高。對于身上帶瘤的荷瘤患者還應考慮進一步提高蛋白質與脂質的供能比例,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在日常飲食中,非專業的患者家屬較難把握個中分寸,這也導致了最終患者的營養狀態并未如預期中的改善。
在所有腫瘤中,實體瘤患者營養不良的比例要高于血液腫瘤等非實體瘤;實體瘤中,消化道腫瘤營養不良比例最高;消化道腫瘤中,食管癌等上消化道營養不良比例要高于直腸癌等下消化道腫瘤。這些差異,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不同腫瘤對進食造成的影響不同。以食管癌為例,作為上消化道腫瘤,食管癌極易造成梗阻等情況,導致患者進食或吞咽困難,這自然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營養狀況。 此外,放化療等治療造成的惡心、嘔吐、食欲降低、腹瀉、嚴重口腔潰瘍、黏膜炎等不良反應會影響患者的進食與消化。這些不良反應帶來的糟糕感受甚至可能會導致患者心理上抗拒進食,這無疑會讓保障營養成了無比艱難的事情。
依據國內外指南中對腫瘤患者的營養推薦應滿足以下幾點:
針對這樣的推薦,我們以60 kg為例:
折合為食物大類,即需要每日食用:
我們可以看出為了滿足腫瘤患者的需要,在不考慮實際消化吸收的情況下,這樣一個每日食譜,患者需要攝入的食物量還是比較大的。結合前文所說,腫瘤患者常會發生食欲不振或飲食吞咽困難,這樣一個分量的食物能否吃下,是個問題。如果患者還需流質飲食的話,這對家屬的營養搭配與烹調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對這樣的情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應運而生。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屬于特殊膳食用食品,當目標人群無法進食普通膳食或無法用日常膳食滿足其營養需求時,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可以作為一種營養補充途徑,對其治療、康復及機體功能維持等方面起著重要的營養支持作用。 以國產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速全素為例,針對腫瘤患者營養需求配方,應含有:
小結對于腫瘤患者而言,想要更好的打贏抗癌這場仗,身體是絕對的本錢,保障營養是第一位的需求。對于非專業人士,想要配出滿足腫瘤患者營養需要的每日飲食并非一件易事。并且由于腫瘤本身及治療的副作用,患者往往會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瀉、進食困難等狀況,這讓保障日常進食成了件難事。對于腸胃功能尚可的患者,口服營養支持是個可選的方案。但大家在挑選時需要注意選擇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不是什么所謂的營養品、保健品都可以作為腫瘤患者的營養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