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要:寸上寸(脖子頭部),隔姜灸(破傷風、咬傷,身向四肢為病退),防蚊噴劑(肉桂艾草煮水),小柴胡湯(三陽并病,太陽陽明先解表后攻下),先治新病后痼疾,五臟所惡為兇,豬苓湯(腎結石)。” 伊尹 01 — 條辨十五:問曰:寸脈沉大而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實氣相搏,血氣入藏即死,入腑即愈,此為卒厥,何謂也?師曰:唇口青身冷,為入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為入腑,即愈。 寸脈,即陽脈,對應上焦,胸部,肺心。 寸上寸,即寸脈超過腕橫紋向手指方向延伸,主項部、脖子、后腦、頭部。 寸脈胸陽沉大而滑:沉為病在里,大代表里實很盛;滑,氣血流動很快,為氣。 氣血很盛一直往上沖,如五臟,包括腦,則出現卒闕,腦中風,突然昏迷過去,用百會、十宣放血急救,把實氣放掉。 唇口代表脾,脾統血,青色為脾臟寒,代表中焦冷(胸中之血不能下行故冷),血一直往上沖,入頭會出人命。 身和,手腳溫,沒有痙攣,有力氣,汗自出,為入腑,會自愈。 02 — 條辨十六:問曰:脈脫入藏即死,入腑即愈,何謂也?師曰:非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瘡,從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難治。 治病大原則:痛、瘡往四指方向發展,為從身體向外走,吉。由四肢往里走,兇。 例如破傷風,受傷在手指,紅線往手掌、手臂方向走是在發展,用隔姜灸法在身體側距紅線一寸處逐步驅趕,紅線會退回手指,則愈。 防蚊蟲噴劑:肉桂+艾草煮水,噴在皮膚。 脈脫:脈變的很細小,脈形不規則,危險。脈太實也不行,太弱也不行。 03 — 條辨十七:問曰:陽病十八,何謂也?師曰:頭痛,項腰脊臂腳掣痛。問曰:陰病十八,何謂也?師曰:咳上氣喘噦咽腸鳴脹滿心痛拘急。五藏病各有十八合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為一百八病。五勞七傷六極,婦人三十六病,不再其中。清邪居上,濁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谷饦(tuō)之邪,從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風中于前,寒中于后,濕傷于下,霧傷于上,風令脈浮,寒令脈急,霧令皮腠,濕流關節,食傷于脾胃,極寒傷經,極熱傷絡。 以上數字為虛數,大概的數量。看看即可,不必背誦。 住在太熱、太冷的地方都不好,亞熱帶比較好。 04 — 條辨十八:問曰:病有急當救表者,何謂也?師曰:病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體疼痛者,急當救里;后身體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 有便秘,有傷寒,先解表,若先攻下則表邪下陷。表邪入胸腔,產生肺積水,十棗湯證。 醫生誤下,下利清谷,陽虛而陰不守,身體虛痛,同時有表癥,應先救里,或表里藥方合并使用。 七天不大便,加葛根湯證,表里處方并用。 三陽并病,用少陽和解,小柴胡湯,三陽之病皆愈。 05 — 條辨十九:夫病痼疾,加以卒病,當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陳年痼疾,加上新發生的病,先治新病再治痼疾。 痼疾代表很久了,很久沒有發生危險,可以先稍等。 例如,女人腳腫30年,現在出現頭痛、背痛或感冒之類的病,先治新病,再治舊病。 06 — 條辨二十:師曰:五藏病各有得者,愈;五藏病各有所惡,各隨其所不喜者為病。病者素不應食,而反暴食之,必發熱也。 舉例,心臟為火,生熱;肝臟為木,稍寒。
平時胃口不好,突然胃口變好,代表胃氣會回來。手腳冰冷的人,胃氣到不了四肢末梢,吃東西也吃得少,若能多吃,則手腳熱。 07 — 條辨二一:夫諸病在藏,欲攻之,當隨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與豬苓湯,余皆仿此。 圖解豬苓湯(豬苓、茯苓、阿膠、滑石、澤瀉等量)。
豬苓湯內有滑石(去腎結石潤滑)、阿膠(防止結石劃傷出血)。
青鹽,也可以排腎結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