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cher-Langebeck入路主要用于顯露髖臼后柱及后壁,圖中深紅色區域為可直視下的區域,淺紅色為手指可以觸摸到的區域
手術步驟:
切口體表投影:
A. 患者俯臥于可透X線的手術臺上 B-C. 患者亦可側臥于可透X線的手術臺上,術中C形臂透視,可觀察髖臼正位、髂骨斜位和閉孔斜位像 D. 手術切口以大轉子頂點為中心。向近側延伸至髂后上棘遠端5cm處,西向遠側沿股骨干延伸,止于大轉子下方8cm處 手術入路: A. 銳性切開皮膚、皮下,于臀大肌中上1/3鈍性分開臀大肌纖維,向下分開髂脛束 B. 沿臀大肌纖維走行分離臀大肌,從股骨大轉子向近端分開臀大肌至第一支橫行的神經血管束
C. 分離梨狀肌及其相鄰的上、下孖肌和閉孔內肌,距離股骨止點1.5cm切斷,向外側翻轉,如有必要可切斷臀大肌位于股骨的止點
D-E. 術中照片顯示標記后切斷外旋肌群,并牽向外側
F. 將兩把頓頭板鉤分別插入坐骨大孔和坐骨小孔,即可顯露整個后柱,并直視髖臼后壁,同時能夠保護坐骨神經 G. 如果需要顯露關節,可做T形的關節囊切開術,自關節邊緣0.5cm處切開,避免損傷盂唇
H. 閉合切口時注意修復切開的外旋肌、臀肌止點
切口的關閉與重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