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不要等到失敗時才記起他人的忠告,忠言逆耳利于行,良yào苦口利于病,世人往往喜歡聽信讒言,因為讒言總是美麗的; 不要等到生病時才意識到生命脆弱; 不要等到分離時后悔沒有珍惜感情; 不要等到有人贊賞你時才相信自己; 不要等到別人指出才知道自己錯了,其實,勇于承認錯誤并沒有人嘲笑你,反而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不要等到腰纏萬貫才準備幫助窮人,助人為樂永遠是一種美德,待到腰纏萬貫之時,你不一定會快樂,因為你的施舍別人不一定接受; 不要等到臨死時才發現要熱愛生活,生活真的很精彩,為什么要游戲人生。人生就像一條長河,永遠沒有盡頭,沒有止境,并不因為你的生老病死而改變。熱愛生活就等于熱愛自己。因為生命總要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面對不同的境況,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珍惜人生的每一次出桿,這樣的人生,才是無悔的人生。 →文←· →人←· →書←· →屋←· →小←· →說←· →下←· →載←· →網←· 養狗的故事——養生離不開一個“順”字 小時候在農村,家家戶戶都養狗,因為農村每家每戶住得比較零散,養狗一來可以防盜,二來夜晚有個什么動靜,狗就會吠,給主人家提個醒,外面可能有異常情況發生。因此在農村,狗的地位還很高,不同于城市,作為觀賞而已。 平時沒事的時候,我們就愛逗狗玩,拿出點小零食,逗著狗上躥下跳,看著狗高高興興地在身前身后跑來跑去,跳來跳去,心里格外高興。 對狗示好的辦法除了給點零食,有時候還可以用手摸它的背部,順著毛摸,摸上幾下,狗就躺下來讓你給它找身上的跳蚤,有時擔心你找不到,它會用嘴提醒你哪里不舒服,那里有跳蚤! 但狗也有一個毛病,摸它時只能順毛摸,如果你是逆毛摸,摸不上幾下,它就會發毛,渾身不自在,如果你還不住手,它可能會張口做出想要咬你的樣子。也許就這一個動作,讓它心里很是不爽啊! 離開老家多年了,每當想起逗狗時的快樂,我就會想起,逆著給狗摸毛的情形,為什么狗不喜歡別人逆著摸它的毛呢? 這個疑惑在心中存了多年,有一天向一個養狗多年的老人家請教,老人家的一句話讓我茅塞頓開。 “不僅僅狗喜歡順毛摸,任何動物都喜歡順毛摸,這是一種自然規律。狗喜歡順毛摸,人則喜歡聽順耳的話,喜歡用順手的人,就連切菜的師傅都喜歡順手的刀!你看看馬路上的汽車,哪個不是順著右邊,朝一個方向開,逆著開能行嗎?這個順啊,學問大著呢!” “這個順啊,學問大著呢!”老爺子的一番感慨,讓我沉思良久。其實人體的生理活動,不就是一個順嗎?如果沒有了這個順,出現了逆,不就會生病嗎?那我們治療疾病,不就是起到一個順的作用,順應臟腑氣機,順應氣血循環,順應升降沉浮,我們談養生,不也就是順應自然界的規律,順應生長化收藏? 一個順字,讓我想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 記得小時候太爺對我說過,治病要順其xìng養其真!我在《一個傳統中醫的成長歷程》中專門記載過這段話: “順其xìng就是順應各臟腑的特xìng,當升則升,當降則降,當藏則藏,余則瀉之,虛則補之,將臟腑調理到最佳功能狀態。比如,肝病用柴胡、薄荷,都是順應肝氣升發條達的特xìng。縱然肝陽亢盛,鎮肝瀉肝的同時也要反佐少量疏肝之yào;肺病用麻黃和苦杏仁,也是順應肺臟的宣發和肅降功能……” “養其真就是培養臟腑不足的精氣,讓臟腑能量充足,使其物質基礎得到補給,臟腑功能自然也得到了修復。如肝病用當歸,補肝之藏血;腎病用菟絲子,補腎之藏精;心病用棗仁,養心安神……” “臟腑之真得養,臟腑之xìng得順,其病不治自愈!” 如今通過養狗的感悟,我對“順”的理解,越來越深刻了,人活在天地之間,人的五臟與天地相應,心臟就好比天上的太陽,肺就好比大氣層,脾胃就好似肥沃的土地,肝臟就好比樹木,腎臟就好似海洋,天地相參,將人的五臟規律與大自然相結合,我們可以知道什么是順,什么是逆。 我在《醫間道——十站旅行帶你進入中醫殿堂》中寫道: “太陽從東面冉冉升起,而人體肝氣從左側徐徐上升!” “太陽從西邊緩緩落下,人體內yīn氣從右側通過肺的斂降徐徐下降!” “大地之中的水濕能夠滋養樹木,樹木不會枯萎;人體的腎水也能滋養肝木,防止肝火過亢!” “大海中水被太陽照shè,蒸發后化為水汽而上升為云,可以遮擋太陽的炎熱;人體的腎中水汽隨肝氣升騰,可以濟心火,防止心火過亢!” “太陽的照耀能夠溫暖大地,大地得溫能生長萬物;人體的心火下移,可以溫暖胃土,胃得溫可以腐熟水谷!” “太陽照耀后,土地變暖,溫暖的土地熱量下傳,可以使土中的水濕得以溫暖;人體心火的熱量,通過胃氣的下降,可以下jiāo于腎,溫暖腎中的寒水!” 人體yīn陽能量流 “大地的核心,地核中的熱量可以向外散發,溫暖大地的至深之處,其暖可以緩緩上升,土地中的水汽上升可以化為云彩,烏云的匯集化為雨水下降!” “人體腎中一縷陽氣徐徐上升,溫暖脾臟,脾臟得到腎陽的溫養,將小腸轉輸過來的食物營養成分,通過漚的作用,化為精微之氣,上升至肺,肺將精微之氣中清的部分通過宣發,滋養皮膚和毛發,濁的部分向下斂降滋養五臟六腑,廢棄之氣化為水液,通過三焦,入膀胱,變為小便!” 日從東方冉冉起,水在西邊瀝瀝聲; 腎水養肝能涵木,隨肝上達濟心炎。 麗日如心照胃土,其溫透胃暖寒泉; 腎中潛龍為一陽,溫脾如漚清陽升。 肺如華蓋能肅降,化汽為水三焦經; 三焦水道通州都,濁去精存再入腎。 外周氣流逆向行,中央胃降脾氣升; 人體yīn陽如兩輪,右側氣分左側yīn。 從上頁圖中可以看出,肝、脾是主升的,胃、膽、肺是主降的,為了使升降關系更加明確,我們可以將圖演化成如下: 人體yīn陽臟腑能量循環 這就好比漩渦一樣,它也是太極圖的一種演化形式。外邊大圓的運行,能夠推動里面小圓的運行,同樣,里邊小圓的運轉通暢,也會帶動外邊大圓的運行。 通過這個圖,我們就知道了臟腑的順是什么,疾病的產生就是違背了這個順,而臨床治療疾病,就是順應這個順啊! 肝氣是升的,是舒展的,肝氣郁結的病人在圖中,肝這個點是郁結的,想上升而又上升不了,因此肝氣郁結的病人,就需要用柴胡、薄荷等來梳理肝氣,順著肝臟的xìng格來用yào,順毛摸,疾病自然就好了。 脾臟也是主升的,濕邪困脾的病人,脾氣是下陷的,無法上升,因此對于濕邪困脾的病人而言,就需要借助白術、蒼術這些燥濕健脾的yào,順著脾臟的xìng格來,順毛摸,疾病自然就好了。 胃氣是下降的,對于胃氣上逆,出現惡心、泛酸、咽喉不適的病人,就需要借助枇杷葉、代赭石、竹茹等這些降氣的yào物,來降上逆之胃氣,順著胃氣以降為和的特xìng,順毛摸,疾病自然就好了。 肺屬金,主收斂,當肺氣的宣發太過,斂降不足,就容易形成肺火亢盛,人就容易落發,容易頭皮溢脂,這樣的患者治療時,就需要順應肺臟的斂降之xìng,收斂肺氣,苦杏仁、烏梅、五味子等,順其xìng,疾病自然就好了。 人體疾病的形成,不外乎外感與內傷,外感病散其邪,內傷病調其亂,調節人體氣機之逆亂,有些是因為氣機生發不足,有些是升發太過,太過與不及,均會導致五臟失調,把握好一個原則,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黃帝內經》說:“從yīn陽則生,逆yīn陽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 一個順字,將人體的生理之道,清清楚楚地展示了出來。而這個順字也為我們的養生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只要我們依據順的原則來養生,則會事半功倍。 何為順呢?就是依據你身體的需求來選擇合適的食物。有的人吃些寒涼的食物就會腹瀉,那么提示體內有寒,我們在飲食時就應該注意避免食用這類食物。還有痛風的患者食用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就會出現關節疼痛,那么對于這部分患者,就應該低嘌呤飲食。 同時,這個順字還應該表現在順應天時和地理。也就是說,最適合我們食用的食物應該是當地出產的時令的食物,這些東西對身體而言是最好的。不要去追求那些昂貴的或者稀有的食物,它們并不一定適合我們的身體。比如,四川盆地,氣候多濕,當地人嗜食麻辣,而不上火,如果不是處于那樣的環境,再吃大量的辛辣之物,可能就會出現上火不適了。廣東地處熱帶,當地人喜歡飲用涼茶,可是如果在東北,天天喝涼茶,身體可能早就吃不消了。這就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道理。 養狗的故事告訴我們,動物都知道順毛摸舒服。而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更應該知道,在養生上沒有必要盲目去追求什么時尚的潮流,不是電視上宣傳什么,我們就去學什么,做什么,而應該順應天時之氣,順應地域之境,順應五臟之xìng,在順中追求養生的境界。 炒菜的故事——中醫不同于西醫,它需要感悟 喜歡做菜的朋友都知道,在餐館吃上一道菜,回家后琢磨琢磨,自己就可以做了,這里面除了刻苦,更多的是一種對做菜的感悟力。 我喜歡做菜,也喜歡琢磨如何做菜,心情好時也愛模仿酒店大廚做幾道菜,雖然色香比之稍差,但味道絕不遜色。 炒菜時先放油,放多少?這是一種感覺。該什么時候放入主料,炒多長時間后放鹽,放調料,放多少鹽合適,是手感的問題。看看鍋里的東西,就知道大致放多少鹽合適了,放完后一嘗,正合適,不咸也不淡! 這是中國人炒菜的方法,你問酒店大廚,放鹽放5克好,還是6克好,他可能沒法說明白,但并不代表他不會炒菜! 西方人炒菜,據說得配上天平,500克ròu,放多少油合適,放多少鹽合適,他們有一套刻板的模式,正因為這種標準化的模式容易復制和推廣,所以肯德基全球有分店,我們這個小城市也有。 中西文化的差異,就好比炒菜一樣。 曾經在北京吃過意大利午餐,那個難吃勁,還不如回家炒個虎皮青椒吃。也許我長的是中國人的胃,不適合西方人的味道。 中國的傳統文化非常深厚,這一點只需要在全國多吃些地方菜就有深刻的體會了。 看病,其實和廚師做菜是一個道理。 中醫看病下yào,看似隨便,10克、12克好像隨便寫,有時弄上20克效果也不錯,有些派別,可能會用上50克,甚至100克。就好像炒菜一樣,隨手一勺鹽,就行了,味道卻很不錯! 在老家做菜,放幾個辣椒,就行了。到成都吃飄香辣子雞,有半盆辣椒,味道也很好。感嘆之余,慢慢品味,與眾不同,各有特色! 西方醫學追求一切標準化,量化,顯得非常科學。中醫看似隨意,讓人們覺得不科學,有些人甚至認為中醫是偽科學,爭來爭去,弄得中醫自己也搞不清該如何來發展。 于是許多研究人員借用西醫的模式,在老鼠身上扎針灸,在白鼠肚子里注shè大承氣湯,將已經臨床運用了幾千年的知識,反過來要老鼠點頭。如果實驗結果不對,則中醫是偽科學,如果老鼠點頭了,就科學了!將原本科學的東西反而弄得不科學了,這就是中醫現代化的悲哀。 如果將川菜的辣椒用量按照杭幫菜的要求控制,不知道是什么味道。 為什么我們吃不慣西餐,卻硬要追求西餐的格調,感受西餐的氛圍?是我們精神享受,還是胃在享受? 許多人認為西醫科學,經常一個感冒打了十多天的吊瓶,花了幾百元錢也沒好,但心里仍然是慶幸的,因為自己正在接受科學的治療,不知是身體得到了治療,還是精神得到了安慰? 感冒后,中醫通過刮痧,服用解表yào,一兩天就好了。但患者看到的不是精密的儀器,而是一碗黑色的苦yào水,沒有來蘇兒的味道,身體雖然康復了,卻說不科學。 我覺得,中國人吃的是中國的文化。 中醫看病,運用的也是中國的文化。 現在西醫分科很細,而疾病卻是復雜的,很難絕對進行分科,比如,一個患者可能既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又有腰椎間盤突出,同時還曾經有過腦梗死的病史,現在患者又出現受涼后咳嗽,喘不過氣來,頭暈、心悸。因為基礎疾病多且嚴重,患者就診時,可能得掛很多個專科的號,最終也很難解決,醫院往往會建議住院治療。其實如果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所有的疾病都與五臟有關,它們之間是相互關聯的。治療起來,應該全盤考慮,調理五臟,而不應該是顧頭不顧尾。將五臟調整到一種相對的平衡狀態,患者的癥狀都會得到改善。 經常有病人問我:“余大夫,你主要看什么病?” 我說:“我啥病都看!” “不可能!醫院的醫生都分科,有的看消化,有的看糖尿病,有的看肝病,你究竟看啥病呢?” 我還是回答,啥病都看!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中醫啥病都能看。 其實,真正的中醫,他看的不是病,而是人的五臟。通過四診之后,將收集到的信息匯集,醫生就可以判斷這個患者五臟各自處在什么狀況,通過調理五臟的盛衰,疾病不治而愈。 當我們在學習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