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過程與寫作學習過程(下) 周子房 (上海知明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三、在寫作過程中展開學習過程 解決了在寫作過程中選擇學習焦點的問題,接下來就要思考如何在寫作過程中展開學習過程。從基本形式看,學習過程的展開可以分為“充分展開”與“有限展開”。圍繞學習焦點的學習過程需要充分展開,其他環節因為學習時間的限制則只能“有限展開”。在寫作過程中展開學習過程,就是“充分展開”與“有限展開”有機組合。 充分展開學習過程旨在讓學生通過深入的學習體驗,獲得有質量的學習成果。有效的學習需要一系列明確的學習體驗。“精心設計的體驗是將觀念變為現實的唯一途徑?!碑斍霸S多教學理論和模式都認為,最為有效的學習成果往往源自那些聚焦問題的,并包含由激活舊知、體驗新知、應用新知和融會貫通四種不同的教學活動所構成的學習體驗循環圈。為了方便大家理解這四種不同的教學活動。下面結合課例《我和_____過一天》中的“構思好故事”環節進行闡釋。該環節一共設計了“嘗試構思”“指導構思”“調整修改”和“交流反思”四個活動,其實質就是設計了激活舊知、示證新知、應用新知和融會貫通四種教學活動。 (一)激活舊知 當學習者激活已有知識和技能的心智模式,并將其作為新學習的基礎時,才能促進學習。如果學習者有過相關經驗,那么在第一階段就要激活這些經驗,以此作為學習新知能的基礎。如果學習者沒有足夠的相關經驗,則第一要務就是提供真實的或模擬的經驗,學習者運用這些經驗來為新知能的學習奠定基礎。在課例《我和 ______ 過一天》的“構思好故事”環節中,圍繞第一個學習要點“根據人物的特點合理想象,構思發生在一天之中的有新意的故事”,李老師設計的第一個學習活動是“嘗試構思”。 你和故事中人物的這一天是怎么過的,在什么時間?你們去了哪里?做了些什么?請根據自己選擇的材料,按照表中提示,嘗試填寫自己的構思圖表。(見下表) 讓學生根據提示調動已有的故事寫作經驗,先嘗試獨立完成故事的構思。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激活舊知”的教學活動。 有關的研究表明,激活舊知不只是幫助學習者回憶已有的經驗或提供相關經驗,還涉及心智模式的激活,修改或調整這些心智模式能促進學習者將新知識納入已有的知識中。幫助學習者回憶或開發一個相關的結構來組織知識,有利于學習者學習復雜的任務。如果學習者有可以被用來組織新知能的心智模式,教師應該鼓勵他們激活這一模式。如果學習者的心智模式不足以充分組織新知能,這時最好由教師提供一個結構,使學習者可以用來作為建構新知能所需的組織架構,以此促進學習。在上述“嘗試構思”的活動設計中,李老師就提供了一個“我和______過一天”的故事構思圖表,來幫助學生激活已有的知識和技能。 (二)示證新知 當學習者觀察將要學習的新知能的示證時,才能促進學習。示證新知強調向學習者展示如何在具體的情境中運用新知識。示證新知的基本要求是緊扣教學目標進行,并提供相應的指導。當學習者得到指導,將一般的知能與具體實例相關聯,或是將有機的知識結構與具體實例相關聯時,才能提升示證新知的質量。 李老師在“指導構思”的活動設計中,結合一般的提示信息,呈現了《我和孫悟空過一天》的構思圖表樣例。這就是將一般的知能與具體實例關聯起來,從而方便學生觀察到新知能的示證。 1. 教師指名匯報構思圖表,其他同學思考:你覺得他構思的這個故事會吸引你嗎?說說吸引你的理由或修改的建議? 2. 教師拿出一個示例與同學討論:這個故事有新意嗎?發現情節的波折和人物的變化了嗎?(見下表) 3. 師生提煉以下評改注意事項: (1)我是不是圍繞中心詞選擇前面列出的兩至三個事件? (2)我是不是按照一定的時間順序安排了事件? (3)我是不是嘗試做到情節有波折,人物有變化,讓故事有新意? 在寫作教學實踐中,李老師還可以選擇另一種示證方式。根據學生前面完成的構思圖表,選擇一兩個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當堂完善,并以完善后的構思圖表作為示證新知的實例。這種結合課堂生成的實例來提供指導的方式,是更為理想的一種新知示證方式。 (三)應用新知 當學習者運用新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來解決問題時,才能促進學習。當學習者有機會進行操練,并將所學的技能應用到各種具體情境中,技能水平才會得到提高。應用新知同樣要緊扣目標進行。只有當應用的新知能和所學的知能類型相一致時,才能促進學習。學習者在應用新知時,還需要接受相應的反饋。在必要的情況下,為學習者提供一定的輔導,并在后續的應用中,逐漸減少這種輔導,應用新知的效果才會得以提高。課例《我和 ______ 過一天》的“構思好故事”環節設計了一個“調整修改”的教學活動,“根據以上評改注意事項的提示,完善自己的構思圖表。調整材料順序,增刪內容,讓故事有新意,更加吸引人?!边@就是一個應用新知的活動。讓學生運用剛剛學到的知識,完善自己的構思圖表。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修改構思圖表的具體情況提供必要的輔導和反饋。 (四)融會貫通 當學習者分享、討論、反思和鞏固習得的知識和技能時,才能促進學習。有效的教學需要為學生提供機會,進行反思、討論和鞏固。這些活動方式可以促進學生整合新學的知識,并確保知識的保持率和后續的應用。有效的教學必須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機會來展現他們新近的習得。通過向同伴介紹和解釋自己的所學,既可以體驗成功的自豪,又可以鞏固所學的知識。有效的教學還需要提供機會,讓學習者將新學習的知識整合到日常生活中。課例《我和 ______ 過一天》的“構思好故事”環節還設計了一個“交流反思”活動。 1. 同桌分享:與同桌交換構思圖表,互相分享,互提建議。 2. 小組交流:對比最初稿與修改稿,談談構思的優化及自己的收獲。 這就是一個融會貫通的活動。通過“同桌分享”和“小組交流”,學生有機會分享、討論、反思和鞏固自己在故事構思方面的收獲。 激活舊知、示證新知、應用新知和融會貫通四種教學活動的有機組合,為學習構建了一種能確保獲得深刻體驗的展開方式。通過這一系列教學活動的展開,可以充分保證既定教學目標的達成,幫助學生有質量地完成學習任務,實現從“不會”到“會”的飛躍。 應當明確的是,激活舊知、示證新知、應用新知和融會貫通四種教學活動的組合,是一種能促使學習過程充分展開的基本設計方式。在教學實踐中,根據實際需要可以對這些活動進行適當的調整、合并或省略。尤其在設計“有限展開”的學習過程時,更需要靈活地運用這些“變式”。這些“變式”的具體形態可以參考上述課例中的“有限展開”環節?!盎臼健焙汀白兪健钡挠袡C組合,可以規劃出寫作過程中學習的“充分展開”過程和“有限展開”過程,鋪設一條讓每一位學生都能觀賞到美景的觀光道。 綜上所述,提升寫作學習質量的根本途徑是在寫作中學習寫作,基本方式是根據寫作過程組織學習過程,實施策略是在寫作過程中選擇學習焦點并圍繞焦點展開寫作學習過程。 (本文選自《語文教學通訊·小學刊》2019年7-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