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是秋季的主氣,燥氣傷肺,容易出現(xiàn)皮膚干澀、鼻燥、唇干、咽痛、干咳等不適。故秋分后當(dāng)注意養(yǎng)陰潤肺,以緩其燥。 若不想服湯藥,可以吃哪些食物緩解秋燥呢? 以下列出十?dāng)?shù)種能潤肺化燥的食物, 以方便讀者選用。 蓮藕 深居水底,出于污泥,得水之性而能潤,得土之性而能補肺,其性涼亦入肺,且中空亦可比類于肺。蓮藕生性寒,熟性溫。生藕,能清熱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開胃益血。故有“暑天宜生藕,秋涼宜熟藕,生食宜鮮嫩,熟食宜壯老”的說法。此物煮食,最是潤肺養(yǎng)生的佳品,兼有止血之功。 梨 此物多汁而甘甜,味道可口,最能潤燥。且色白入肺,為秋令緩解肺燥的最佳食物。梨最適宜于肺熱咳嗽、小兒風(fēng)熱、咽干喉痛,大便燥結(jié)等癥。梨還有降低血壓,清熱鎮(zhèn)靜的作用。高血壓患者,如有頭暈?zāi)垦!⑿募露Q者,經(jīng)常吃梨,可減輕癥狀。可生吃,也可切片煮水服。因為梨性寒涼,對那些脾胃虛寒、消化不良及產(chǎn)后血虛的人,不可多食。脾陽虛者建議煮食更好。 甘蔗 甘蔗味甘而涼,亦因多汁而有潤燥養(yǎng)陰之功。生吃略傷脾陽,切片煮食甚好。 銀耳 其色白而入肺,其味甘而補肺,其性涼而養(yǎng)肺。銀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稱,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有益氣清腸的作用,還可以滋陰潤肺。做成粥服,是養(yǎng)肺潤肺的美味食品。 石榴 其味酸而甘,酸甘可化陰,可斂肺,適合于秋燥之時。且酸石榴對防治腹瀉很有效。 蓮子 其味甘澀,其性平,有補中益氣,養(yǎng)神清心之功效。既能祛除余暑,又能滋補強身,為滋養(yǎng)元氣之品,也是秋天最適時的養(yǎng)肺潤肺補品。 山藥 山藥色白,入肺,其性味甘平,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的功效。山藥的特點是補而不滯,且不熱不燥,不論男女老幼、有病無病、體健體弱,都適合食用。 蘿卜 蘿卜性涼,味辛而甘,有降氣、祛痰、消食、行滯、止血的作用。蘿卜既是一樣蔬菜,也是一種水果,生吃熟食皆適宜。俗話說,“入秋蘿卜,勝似良藥”。秋后吃蘿卜,既是當(dāng)令食品,又可讓人健康,且味道甚好。 花生 花生性味甘平,入脾、肺經(jīng),有潤肺、祛痰、和胃、止血、滋養(yǎng)調(diào)氣、清咽止瘧的功效。花生能治營養(yǎng)不良、食少體弱、燥咳少痰、咯血、皮膚紫斑、產(chǎn)婦乳少及大便燥結(jié)等病癥。新鮮花生最好連殼煮著吃,但不宜油炒或煎炸,以免增其燥性,反而不利于潤肺。 ![]() 板栗 其性溫而味甘,有健脾養(yǎng)胃、活血止血、補腎強骨之功,補腎則金水互生,健脾則土能生金。且板栗為秋分后的當(dāng)令食物。 ![]() 百合 其性味甘平、微苦,有潤肺、補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勞和潤燥止咳的作用,既是保健食品,又是滋補佳蔬。百合與大米做粥,甚能潤肺止咳。 ![]() 大棗 性味甘溫,補脾和胃,益氣生津,滋陰潤燥、益肺補虛,屬于清補食品,若與銀耳、百合、山藥等共同做粥服,其潤肺化燥效果更佳。 ![]() 蜂蜜 蜂蜜有潤腸、潤肺功效。肺與大腸相表里,許多與呼吸道相關(guān)的病癥會導(dǎo)致腸胃問題,而蜂蜜既可滋潤呼吸道,又能幫助排便,被視為是秋天最佳的養(yǎng)生食材。因蜂蜜過甜,甜可生痰,因此,對于痰多的患者不宜多食,且感冒或熱咳的人也不適宜食用。 ![]() 杏仁 杏仁有三大功效:一則潤肺;二則清積食;三則散滯。杏仁能潤肺、止咳、滑腸,對干咳無痰、肺虛久咳等癥有一定的緩解作用。杏仁分甜杏仁與苦杏仁,甜杏仁潤肺效果更勝一籌。 ![]() 柿子 不僅清甜可口,又具有藥用價值,無論是鮮柿、柿餅、柿霜等都能入藥。根據(jù)《本草綱目》的記載,柿子味甘性寒,可以消熱去煩、生津止渴、潤肺化痰、治療熱咳。柿子含有大量的鞣酸物質(zhì),不建議空腹食用。又因其性寒涼,故脾陽虛者切忌不宜過量食用。 ![]() 南瓜 南瓜是不錯的食物,還有不可忽視的食療作用。據(jù)《滇南本草》載:南瓜性溫,味甘無毒,入脾、胃二經(jīng),能潤肺益氣,化痰排膿,驅(qū)蟲解毒,治咳止喘,療肺癰便秘,并有利尿、美容等作用。 ![]() 豆腐 有清熱潤燥作用。《醫(yī)林纂要》云:“豆腐清熱,止咳,消痰。”凡咳嗽屬于風(fēng)熱或肺熱者尤宜。豆腐可口,可以做成各種美食,既養(yǎng)人,又潤肺。 另外,秋分之后,燥氣偏甚,建議少吃或不吃煎炸、燒烤、辣椒、火鍋等物,以免更增其燥。可適當(dāng)吃些新鮮蔬菜、水果,有潤肺化燥之功。建議平時常飲溫水,特別是運動汗出之后,或有口燥咽干時,亦可緩解秋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