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有12個時辰,不同的時辰,世界有不同的狀態(tài)。一年有12個月,不同的季節(jié),萬物有不同的變化。 喝茶可以養(yǎng)生,眾所周知,可是怎么喝才能達到養(yǎng)生的效果。作為一個愛喝茶又喜歡養(yǎng)生的老茶人,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隨著時間的變化茶葉應該怎么喝。 一天當中,不同的時間段,我們應該喝什么茶? 上午 人在沉睡一夜后,身體往往處于相對靜止的狀態(tài),喝紅茶則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同時能夠祛除夜半淤于體內(nèi)的寒氣,讓大腦供血充足。在吃過早餐后半小時后飲用。 下午 人體在下午會進入困乏狀態(tài),此時飲用綠茶或者青茶可使這一癥狀得到緩解,清肝膽熱,化解肝臟毒素,利水去濁,令排尿順暢。 晚上 三餐之后,人體會在消化系統(tǒng)內(nèi)積聚一定量的肥膩之物,晚飯飲一杯黑茶有助于分解多余脂肪又助消化。黑茶性質(zhì)較溫純,對睡眠影響相對較小。 一年有四季,不同的季節(jié),我們又應該怎么喝茶? 春季 春天萬物復蘇,陽氣生發(fā),但這時人們卻普遍感到困倦乏力,適宜喝花茶。 花茶甘涼而兼芳香辛散之氣,有利于散發(fā)積聚在人體內(nèi)的冬季寒邪、促進體內(nèi)陽氣,令人神清氣爽,可使“春困”自消。 夏季 夏日,驕陽似火,人的體力消耗很多,精神不振,適宜喝綠茶、黃茶、生普洱等,以輕發(fā)酵茶為原則。 綠茶清涼、消暑;白茶清熱、解毒;黃茶清熱、生津。,都比較適合夏天飲用。 秋季 秋天,天高云淡,金風蕭瑟,花木凋落,氣候干燥,令人口干舌燥,嘴唇干裂,中醫(yī)稱之“秋燥”,適宜喝發(fā)酵程度高的白茶和烏龍茶。 青茶,不寒不熱,既能清除體內(nèi)余熱又能生津養(yǎng)陰。 冬季 冬天,天寒地凍,萬物蟄伏,寒邪襲人,人體生理功能減退,陽氣漸弱。適宜喝紅茶、黑茶。 紅茶冬天喝可以養(yǎng)陽氣。而且紅茶和黑茶對胃的刺激性相對非常小。 愛喝茶是一件好事,恰到好處的喝茶,不但能帶來獨特的味蕾體驗,而且有益身心健康。在合適的時間喝適合的茶,才是養(yǎng)生的正確打開方式。 -Tea- |
|
來自: 我是圭水 > 《茶的品鑒常識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