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僅供欣賞。真假不保 1. 朱元樹(1880—1946),余姚朱氏一本堂第二十三世孫,字致棻,號敏人,光緒三十年考取進士,清末著名“四翰林”之一,畢業于日本東京法政大學,擅長書法,奉朝廷之命前往日本修讀法律。 鼓吹喧江雨不開,丹楓落葉放船回。 風行水上如云過,地近嶺南無雁來。 樓閣人家卷簾幕,菰蒲鷗鳥樂灣洄。 惜無陶謝揮斤手,詩句縱橫付酒杯。甲申(1944年)夏日錄黃山谷出迎使客質明放船詩 。朱元樹 2. 張啟后(1873-1944),字燕昌,號若曾,安徽泗州人,是一名書法家,光緒三十年二甲一名進士,散館授編修,官任陜西榆林知府,辛亥后,任國會議員,安徽政府秘書長,善詩文,工書法。 再到蓬萊路欲平,卻吹長笛過青城。 空山霜葉無行跡,半嶺天風有嘯聲。 細棧跨云縈峭絕,危橋飛柱插澄清。 玉華更控青鸞住,要倚欄干待月明。放翁過山青觀詩。壬戌(1922年)孟夏月 張啟后 3. 楊鐘義,(1854—1940),漢軍正黃旗人,姓尼堪。初名鐘廣,光緒二十五年改外官時冠姓楊。字子勤,號子琴、止庼、留垞,室名儼山簃,謚號文敬。光緒十五年進士。 蜻蜓低傍豆花飛,絡緯無聲抱竹枝。 憶得西湖煙雨里,小園清曉獨行時。 叔民先生有道雅正 釋道璨詩 楊鐘義。 4. 張之萬(1811年—1897年),字子青,號鑾坡,直隸南皮(今河北省滄州市南皮縣劉八里鄉雙廟村)人,張之洞堂兄。晚清大臣,著名書畫家。是清朝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朝元老。 水晶宮闕渺 云嶺王曉空.... 5. 孫家鼐(1827—1909),字燮臣,號蟄生、容卿、澹靜老人,安徽壽州(今淮南壽縣)人。清咸豐九年(1859)狀元,與翁同龢同為光緒帝師。 6. 洪鈞(1839—1893) 清末外交家。字陶士,號文卿。江蘇吳縣(今蘇州)人。祖上原籍安徽歙縣,曾祖時遷來蘇州。同治三年(1864)26歲時參加南京鄉試中舉,同治七年(1868)中狀元,任翰林院修撰。 7. 夏同龢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參加癸巳科鄉試,中舉人。清光緒二十四年(1899年)被光緒帝親筆御點為“戊戌科(恩科)一甲一名進士(狀元)”,授“翰林院修撰”。 款?識:萬山晴翠擁詩樓,撲落深杯碧欲流,何似霓裳同詠日,眾仙離曲江頭,飲東山酒樓四截之一,己亥五月書為舜渠三兄大人雅正。夏同和。 鈐??。合耐陀。ò祝⑽煨鐮钤ㄖ欤?/p> 8. 宋育德,字翰生,號公威,奉新縣人。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后裔。清末進士,光緒甲辰(1904年)曾被授予翰林院編修。 霜落江始寒,楓葉綠未脫。客行悲清秋,永路苦不達。滄波眇川汜,白日隱天末。 停棹依林巒,驚猿相叫聒。李青蓮詩 癸未(1943)五月 育德 9. 張謇[jiǎn](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號嗇庵,漢族,祖籍江蘇常熟,生于江蘇省海門市長樂鎮(今海門市常樂鎮)。清末狀元,中國近代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張“實業救國”。 10. 王仁堪(1849年—1893年),字可莊,又字忍庵,號公定,清代閩縣(今福州)人。光緒三年(一八七七)第一名進士,狀元。 ![]() 11.劉春霖(1872-1944),字潤琴,號石云。中國晚清直隸省河間府肅寧縣人,晚清德宗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甲辰科狀元,亦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名狀元,所謂"第一人中最后人"。劉春霖善書法,尤以小楷為著。小楷筆力清秀剛勁,深得世人推崇。時有"大楷學顏(顏真卿),小楷學劉(劉春霖)"之譽。 ![]() 12.陸潤庠(1841—1915)字鳳石,號云灑、固叟,元和(今江蘇蘇州)人。同治十三年(1875)狀元。 ![]() 13. 朱汝珍(1870—1943年),字玉堂,號聘三,又號隘園,廣東清遠人,清末民初書法家、文章家。 ![]() 14. 潘世恩(1769—1854)清朝名臣。初名世輔,小字日麟,字槐堂,一作槐庭,號芝軒,晚號思補老人,室名有真意齋、思補堂、清頌。 |
|